查文庫>閱讀答案> 芒種的閱讀答案

芒種的閱讀答案

芒種的閱讀答案

  (1)小滿過後是芒種。芒種,該種莊稼了。

  (2)卻沒有莊稼。土地被炮火翻起一層,又翻起一層。焦土上散落著彈殼,彈片,水壺,斷臂,炸爛的腦袋,凌亂纏繞的腸子。遠方,有河。河套裡,有蘆葦。那裡不是戰場,蘆葦半人高,連成了片。

  (3)山子趴在蘆葦叢中,聽潺潺的水聲。他感覺自己就要死了。他受了傷,白森森的腿骨上,落幾隻貪婪的綠蠅。他抬手去轟,卻轟不走。他就不轟了。他不敢碰自己的骨頭。

  (4)山子是被打散的。兩天前,山子拖一條傷腿,鑽進蘆葦叢,就一直躲在裡面。他聽見遠處有隊伍打過去,幾小時後,再有隊伍打過去,半天后,又有隊伍打過去。終於,槍炮聲稀下來,直至沉寂。卻不敢爬出去。山子搞不清楚,現在,這裡是紅區,還是白區?

  (5)離他不遠處的蘆葦在動,有節奏地,窸窸窣窣,窸窸窣窣。

  (6)山子端起槍,閉上一隻眼。手指扣緊扳機。身體繃緊成弓。山子沒有開槍。槍膛裡只有一顆子彈。山子一直在等。他不敢開槍。蘆葦叢很密。他不知道對方是誰,自己人,還是敵人。他終於發現對方的腦袋,看清對方的軍裝。幾乎同時,對方的槍口,幾乎頂上他的腦袋。

  (7)山子還是新兵。

  (8)兩個人近在咫尺。他們狠狠對視著。對方的槍,幾乎觸及山子的眉心;山子的槍,幾乎碰到對方的牙齒。山子牙關輕顫,聽到的卻是對方沉重急促的喘息。山子恐懼到極點。他想扣響扳機。可是他想起家鄉的妻子。這麼近的距離,兩個人,必將同歸於盡。

  (9)山子不想死。他沒有開槍……

  (10)山子集中意志,盯著對方的腦袋。那腦袋變得模糊,丈變得清晰,變得很大,又變得很小,變得很近,又變得很遠……太陽漸漸毒熱起來,山子的神志開始恍惚。好幾次,他的面前,突然翠綠一片,火紅一片,金黃一片,漆黑一片。

  (11)山子決定同歸於盡。

  (12)他扣著扳機的手指,慢慢加著力氣。

  (13)對方突然笑了。扔下槍。

  (14)那一霎間,山子想扣響他的槍。他認為自己是勝利者。他甚至看到對方的腦袋爆開,濺出紅和白的血。可是他的手指突然僵直,不能彎曲。

  (15)對方爬到山子面前,他說,咱們都不是打仗的材料。

  (16)山子的槍,頂著他的嘴。他的口水,將槍口打溼。

  (17)他傷得很重。一條腿腫得很粗。潰爛處流著腥臭的膿液,爬著密密匝匝的蛆蟲。他從山子面前爬過去。爬幾步,停下,解開乾糧袋,留下一塊餅。他說,謝謝。然後,繼續爬。

  (18)山子的槍,始終瞄著他,直到他徹底消失在蘆葦叢。

  (19)那塊餅,救了山子……

  (20)幾個月後,打掃戰場的時候,山子再一次發現他。他的頭歪著,脖子上,兩個並排的槍眼。身上到處都是血。血已凝固。他像個千年的陶俑。

  (21)那兩槍,也許是戰友打的,也許是山子打的。衝鋒號響起的時候,山子和他的戰友,沒一人受傷,他們不需要餅。

  (22)山子想起他爬走時,還說過一句話。山子就哭了。

  (23)他說,今天芒種,咱們該回家,種莊稼了。

  13.下列對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文章開始對戰場的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渲染了戰爭淒涼的氛圍,為全文定下悲愴基調。

  B.負傷的山子在僵持中,神志開始恍惚,體現山子的緊張,他畢竟只是一個新兵。

  C.“他”殺死山子輕而易舉,可是“他”卻沒有這樣做,是因為“他”負傷太重,希望藉此能獲得山子的高抬貴手。

  D.文章中有許多關於蘆葦的描寫,如“蘆葦半人高,連成了片”,這些描寫為山子在蘆葦叢中躲藏以及山子和“他”在蘆葦叢中相持等情節做了鋪墊,使情節設計合理可信。

  E.“他”的餅救了山子,而山子卻很可能是殺死他的兇手,可見戰爭讓山子變得冷酷無情。藉此展現戰爭原罪的主題。

  14.從小說看,山子有哪些性格特點?請作簡要分析。(4分)

  15.小說結尾提到“他說,今天芒種,咱們該回家,種莊稼了”,請結合小說,探究這句活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案:

  13.C、E(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和山子都不是打戰的料,都是受害者;山子的哭代表他的無奈與痛苦,並非冷酷)(答E得3分,答C得2分,答A得1分,答B、D不得分)

  14.要點:①對戰爭有著本能的畏懼與厭惡②善良③質樸(按點分析,條理清晰,言之成理;任意答對兩點即可,但是每一點內必須有事件+分析,缺少事件或分析即扣1分)

  15.探究要點:①體現“他”善良淳樸,對生活的憧憬樸實而純淨②“咱們”說明“他”對戰爭的厭惡與不認可,體現對戰爭的諷刺反思,如此善良的人成了戰爭的犧牲品,可見戰爭的罪惡③前後呼應,結構嚴整(如有其他觀點,言之成理亦可,每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