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讀後感2篇

《岳陽樓記》讀後感

《岳陽樓記》讀後感2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岳陽樓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岳陽樓記》讀後感1

  “先天下之優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句於大家而言並不陌生吧,沒錯,它正是出自範公的《岳陽樓記》。

  馮玉祥將軍有書:“兵甲富胸中,縱教他虜騎橫飛,也怕那範小老子;優樂觀天下,願今人砥礪振奮,都學這秀才先生”。這兩句話準確地概括了範公的一生。

  范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他從小喪父,家境貧寒,但他發憤讀書,早起煮一小碗粥,涼後劃為四塊便是他一天的飯食。之後他科舉得官,授龍圖閣大學士,為政清廉,且力圖革新。後來,西下頻頻入侵,邊境動盪不安,朝中又無軍事人才,於是他便以文官身份統兵成邊,大敗敵寇。西夏人驚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萬”,邊名尊稱他為“龍圖老子”。後又被調後朝中主持慶曆新政的改革,大刀闊斧地除舊圖新,又數遭貶黜,但他澄清吏治,憂國憂民之心始終未改,無論在邊防,在朝中,在地方,他總是“進亦優,退亦優”,其憂國憂民之心如熾如焰。

  初讀此文,我完全是以一種兒童稚嫩的眼光來閱讀,只驚歎文中所描繪的大好風光:八百里太湖,淼淼瀟湘,風物或陰晦蕭索或晴朗明宇,既有“欲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陽樓”的化不開的愁思,也有“純色醉巴陵,闌干落洞庭”的燻醉人的欣喜。然而,在學習了之後,我才如夢初醒,這些所謂的“領會”多麼膚淺。

  首先,《岳陽樓記》並不在岳陽樓所作,洞庭湖之大觀當時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說這是一篇借題發揮之作。範公將他一生經歷的政治波濤將他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將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萬千氣象傾瀉而出,然而又頓然一收,總結成這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化為不落的絢爛彩虹,橫跨天際,光照千秋。這聲大徹大悟的感嘆如名煞大廟的鐘聲,渾厚沉遠,感悟大千;這一聲大嘆悠悠千年。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激勵著多少壯士任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範公畢生奉行的價值觀。他用自己的俸祿,在家鄉買“義田”千畝,救濟貧窮的族人,而自己卻貧苦一生,以至於死時“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為民請命,憂民之憂,救百姓於水火,這就是他永恆的追求。

  孟子有云:“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他以範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異曲同工之處,都為“先憂後樂”皆為利國利民為宗旨。古人能以此為目標,我們現代人不是更應該為之努力嗎?

  反觀當下,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每個公民,又有幾個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今社會就沒有那種“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辦不走”的現象了嗎?現在就真的是“天下為公”了嗎?

  你看吧,現在也不是《禮記》中的“大同社會”啊,我們有什麼理由嘲笑古人呢?我們現代人嘲笑古人“迂腐”、“守舊”“古板”,殊不知對後人而言我們也是古人,一萬年以後的人們也同樣嘲笑今天的我們,既然如此,我們有有什麼資格過分自傲呢?我折服於範公的才華,折服於他筆下如滔如虹的氣場,更折服於他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歷史記載的範公一生堅守著“先憂後樂”的行為準則,我不知道範公是否真的做到了,但我隱隱覺得他做到了,能寫出《岳陽樓記》沒能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定吧不會是“摧眉折腰”為求“事權貴”之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壞)和個人(得失)而或悲或喜,這是他的曠達胸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他的遠大政治抱負。他身上有著“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杜甫的影子,也有類似“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龔自珍的心境。試問世間能有幾個范仲淹?

  知我心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想我知你,但又好像不知你,範公希文。

《岳陽樓記》讀後感2

  聖人和我們凡人就是不一樣。

  我若是面對“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景象,肯定會像“遷客騷人”一樣情緒低落,面對“春和景明,皓月千里”的景象,則肯定會像他們一樣心曠神怡。我無法跳出俗人心理,做不到異於“二者之為”,修煉不成“古仁人”。

  我又想,如果真有一位范仲淹先生所說的“古仁人”站在我身邊,則何如?當我因濁浪排空而情緒低落時,他表情凝重。我問他:“您在想什麼?”答曰:“憂吾君。”我大佩服。待到我因春和景明而心曠神怡時,他先生依然表情凝重。我問他:“您在想什麼?”答曰:“憂吾民。”我特佩服。趕緊溜走,害怕自己的俗氣汙染了聖人。

  此種人似乎只能敬而遠之。

  由此看來,大家不願當聖人,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拿著勁兒活著,太累了。

  以愚之見,如果大家真的把范仲淹先生的觀點落在實處,會嚴重影響旅遊產業發展的。把美景道德化,政治化,太可怕了。

  觸景生情本屬人之常情。范仲淹先生的.意思是應該避免此種人之常情,要滅“情”入“理”。然而這種“理”並非理性和理智,而是“天理”。這不是將正常情感昇華,而是壓抑它。所以《岳陽樓記》有一股“存天理滅人慾”的味道。

  我如何判斷范仲淹先生的“理”屬於“天理”呢?

  因為如果不是“天理”,就需要論證,就需要說明這樣做的充分理由。可是你看,範先生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不打算做任何論證的。為什麼這樣做就合理?為什麼只有這樣才算“仁人”?古代究竟有多少“仁人”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據我看孔夫子也沒做到)假如一個社會真的人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會出現何等怪異的局面?這些,範先生都置之不論。無須論證之理,如果不是假設,就只能是“天理”了。

  《岳陽樓記》是一篇比較典型的“傳道”型文章,作者很少在“說服”上下功夫,他是在“宣講”,在“代聖人立言”。據我所知,范仲淹寫《岳陽樓記》之前並未親身到過岳陽樓。那就是說,文中的景色描寫和遊客心態描寫,都是虛擬的。這和孟子虛擬“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例子是同一種辦法,表現了佔領道德制高點者異乎尋常的自信——我已經真理在手,剩下的任務只是用盡可能吸引人的辦法加以傳播,不必拘泥什麼真實性和邏輯性的。

  很多人都認為“文革”是反對孔孟、破壞傳統文化的。這是一種相當片面和膚淺的看法。其實“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說法,與“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思路是很相似的,相承一脈。而範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克己思路,與文革中的“狠鬥‘私’字一閃念”也是血脈相連。“文革”中甚至要求每個人都“心裡裝著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這是比范仲淹先生更徹底更激進的“先天下之憂而憂”。“文革”的有些理念,確實是反孔孟的,例如“造反有理”,但是從整體上看,如果沒有儒家文化做支撐,“文革”是發動不起來的。“文革”在很多方面不但不反孔,反而是把儒家的一些理念推向了極端,要認真往全民落實(六億神州盡舜堯)。

  《岳陽樓記》我初中就背下來了,至今未忘。真是寫得漂亮,堪稱絕唱!重讀此文,愚以為范仲淹先生完全有權利選擇自己跟什麼人走,做什麼樣的人。樹立一種道德高標,不是不可以。然而作為現代的語文教師,對此事只可提倡,不可強求。我一向認為基礎教育沒有培養聖人的任務,它是培養合格公民的。

  而從角度說,這種“傳道”式“宣講”式的文風,則不宜提倡。按這個路子寫文章,倘不具備范仲淹那樣閃光的才華,則不但會弄得“假大空”,而且將充滿陳詞濫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