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段落概括

岳陽樓記段落概括

岳陽樓記段落概括

  1.第一段: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盛況,作記緣由.

  第二段:總寫岳陽樓的大觀及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卻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麼?(作者寫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目的是什麼)?

  說明滕子京雖然被貶謫,卻依然積極進取,有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

  2.銜遠山,吞長江用銜和吞寫出了洞庭湖的什麼特點?

  生動表現了遠山、長江和洞庭湖的關係,寫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氣勢。

  3.第二段表明岳陽樓之大觀的句子是什麼?景物特點怎樣?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表現了洞庭湖景象開闊而多變化的特點,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氣勢。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優勢的句子是什麼?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5.作者寫岳陽樓及其周圍景色的目的是什麼?景色特點與作者本人特點有聯絡嗎?

  寫岳陽樓及其周圍景色的目的是引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景色特點與作者本人特點吻合:洞庭湖景色開闊,極有氣勢,這與作者的開闊胸襟和宏偉氣度吻合。

  6.由景入情,領起下文的句子是什麼?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7.三、四兩段寫出哪兩種不同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的不同覽物之情?

  景色一:天氣陰冷(陰);相關覽物之情: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悲)

  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關覽物之情: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喜)

  8.寵辱偕忘的寵和辱分別之什麼?

  寵:提升;辱:降職。

  9.洞庭湖一帶並沒有虎和猿,怎樣理解虎嘯猿啼?

  可能是遷客騷人覽物時產生的幻覺,也可能是由風聲產生的想像。

  10.酈道元在《三峽》中也以猿鳴烘托淒涼的氣氛,他是怎樣寫的?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1.陰晴兩幅圖畫,都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

  由白天到黑夜。

  12.遷客騷人的兩種覽物之情的實質是什麼?

  他們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

  13.作者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的目的是什麼?

  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4.古仁人之心的內涵是什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闊大);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以天下為己任)。

  15.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與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開闊的胸襟,以天下為己任。)

  16.居廟堂之高和處江湖之遠分別指什麼?進和退分別指(呼應)什麼?

  居廟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處江湖之遠指不在朝廷做官。進指(呼應)居廟堂之高,退指(呼應)處江湖之遠。

  17.用原文語句回答怎樣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8. 點明中心的句子是什麼?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9.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指什麼?

  遷客騷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

  20.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麼人?

  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21.范仲淹藉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滕子京的勸勉,結尾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慨。就全文來看,這句有何言外之意?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願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22.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

  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品德。

  23.本文以作記為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及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