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英雄的背後》的閱讀答案

《英雄的背後》的閱讀答案

《英雄的背後》的閱讀答案

  英雄的背後

  章東磬

  (1)船東家的後山上,就有一座當年抗敵將士的墓園,宜昌的朋友告訴我們,那座墓很大。但已經許多年沒有去過了。船東十二歲的女兒很可愛,她自告奮勇為我們帶路。

  (2)這山本來就很美,再加上長江的映襯。幾個人走走停停,用各種詞彙對這美景讚歎不已,快到山頂,小姑娘指指一棟教室模樣的房子,“就在那兒,到了。”我問她:“墓地在學校的院子裡嗎?”“不是,學校就在墓地上。”我驚愕地聽著她的話,小姑娘又告訴我:“剛建校的時候,伙房裡燒的都是挖出來的棺木。”

  (3)我望著那可愛的小姑娘,她純真地笑著,帶著期待看著我。她剛剛把那麼新奇刺激的事情告訴了我這個外地人,我怎麼不如她預期的那樣笑呢?

  (4)我怎麼會笑呢?孩子,難道老師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們,那被剖開的墓地裡埋的是什麼人嗎?

  (5)一萬五千多士兵就陣亡在這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土地上,其中還有剛剛十六七歲的少年。那時候,中國農民家的孩子營養普遍不好,十六七歲的小兵,大多還沒有上了刺刀的步槍高。他們就端著比自己還長的槍上陣拼命。如果他們活著,都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他們也會在自家的桔園裡小口地啜著香茶,悠閒地看著兒孫溫暖地頤養天年。可他們為了別的中國人能有這一切,死掉了。

  (6)天認得我們,就在此刻,下起了極細極細的雨,那雨珠細小得像眼淚,只有飄到臉上你才覺得到,暖暖的,在臉上緩緩的流。

  (7)我熟悉這種雨。1999年和2002年,我曾兩次拜祭滇西騰衝的國殤墓園,那是抗戰後期國軍強渡怒江、克復騰衝的烈士墓。那兩次分別是五月初和十月初,都是滇西氣候最好的日子,都是風和日麗的中午,但當我們踏上墳山石階的時候,天就變了。兩次一模一樣,都在那一刻下起了綿綿的小雨,天會哭。

  (8)此刻,在幾千裡外的湖北,悲涼的蒼天再一次伴著我,籠罩住這長江西陵峽邊的莽莽群山。

  (9)從今天的小學校能看得出來,這片墓地曾經很有規模。過去墓地擴大的石臺,變成了整個校園的石基,石頭階梯正前方几十米外的雜草中,有一座乾涸的水泡,丈餘見方,用巨石和水泥壘砌而成,池壁上,刻著“浴血池”三個字。這是戰死的將士們在告別人世、將被埋葬之前,最後一次沐浴更衣的'地方。那時的三峽尚沒有電,水抽不到這麼高的地方來。為了讓逝者乾乾淨淨地走,生者們把江水一挑一挑運到山頂上,在這池子裡為他們拭去遍身的血跡和泥土,為他們換上洗淨的軍衣。

  (10)臨近春節,正放寒假,學校裡都很清冷。場前有一根旗杆,怎麼看都覺得那底座與校舍風格相去很遠,基座特別高大,還刻出一圈圈有稜有角的飾邊,一座鄉村小學不會在旗杆上下這麼大功夫。猛然想到,這基座本是紀念碑的。周邊的裝飾,正是四十年代的風格。只是那本應高大莊嚴的石碑不知去向了。

  (11)這山裡並不缺地,也不知是哪位德政的官員將學校建在這片本應永世得到尊重的墓地上。其實墳頭推平了,教室就修在上面未嘗不可,讓那些遠離故鄉的死者可以傾聽到孩子們琅琅的書聲。可你為什麼要挖墳,為什麼要燒棺木,為什麼要譭棄那記載了上萬人忠勇拼搏、為守衛腳下這塊土地而捐軀的石碑呢?死無葬身之地,這本是中國人最惡毒的詛咒,竟應驗在這些以身死國計程車兵身上。

  (12)我們看到了那塊蒙羞的石碑,它仰面朝天地躺在石階腳下,就像中彈計程車兵。它無奈地仰望長天,裸露著胸膛上的碑文。每天都有無數的孩子在它身上跳躍嬉鬧,幾乎磨平了那用血肉刻寫下的碑文。碑上積滿了塵埃,片片斑駁。我們取出隨身攜帶的飲水,小心地、一個字一個字地洗淨了它。

  (13)讀著上面記錄一萬多士兵一步一個血腳印而終至獻身的碑文,心如刀絞。未死者將犧牲戰友的忠骨埋在了他們用血守衛的土地上,他們深信:從此忠骸有寄了,從此魂夢有託了,從此歸家有路了。可結果呢?

  (14)天色漸晚,我們不得不回去。寂靜的山裡已有耐不住的孩子們早放起過年的鞭炮,遠地一陣緊似一陣,就好像從幾十年前一直留到今天的槍聲。每年的春節和清明,還會有人來這給他們放鞭炮嗎?我很後悔沒有帶幾瓶白酒上來,不能在春節之前,在他們捐軀六十年的時候陪他們多坐一會兒,陪他們一起守歲,陪他們說說話。這麼黑的夜,不會孤獨麼?

  (15)天漸漸地暗下來,兩岸的峭壁衝到雲裡,看不到頂。一隻焦黑如墨的蒼鷹在陰霧中盤旋於我們頭頂,久久不肯離去。那一刻,我知道了,無論墓地在還是不在,那上萬忠勇的靈魂永不會離開。我們都抬起頭,注視著那隻鷹,它優雅地滑翔在冰冷的天際,沉默而高貴。

  4. 下列對文字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當小姑娘告訴我“學校就在墓地上”時,我已然“驚愕”,然而當她天真地把燒棺材當做新奇刺激的事情告訴我,還期待著我的笑時,我對小姑娘的冷漠麻木感到痛心和失望。

  B. 文中提到了三次祭拜墓地時天空都下起綿綿細雨,營造了悲傷的氣氛,烘托了祭拜者沉重的心情,也凸顯了將士精神的感天動地。

  C. 文章語言風格突出,抒情性強,綜合運用整句與散句結合,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以及比喻、擬人、借代等多種修辭手法來加強感情色彩。

  D. 作者以象徵的手法收束全篇,將滑翔於天際的雄鷹作為將士精魂的寄託,給讀者留下了思考回味的空間,引人深思。

  5. 第九自然段講述“浴血池”的來歷,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6. 作者在文中抒發了哪些思想情感?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答案】

  4. A A項,“我對小姑娘的冷漠麻木感到痛心和失望”分析錯誤。小女孩並不是麻木冷漠,而是天真無知;我也不是對她感到痛心,而是對人們已然忘記了這些英雄,已經不再給後代人講英雄的故事,傳承英雄的精神感到失望和痛心。故選A。

  5. 結構上的特點:插敘

  作用:(1)補充埋葬將士的情節,使內容更充實。(2)表現人物心理,“我”充滿情感地回憶英雄們埋葬時的情景,表達了我對英雄的離去的沉痛又崇敬的心情。(3)側面烘托人物形象,透過生者不辭辛苦挑水並鄭重為將士們清洗更衣,烘托出將士們高大英勇的人物形象,體現了人民對他們的敬重。(4)對比,將以前人們對將士遺體的尊重與現在對他們墓地的破壞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出當前人們對英雄的淡漠,體現了作者的痛心與反思。

  6. (1)對戰士們慷慨赴難、忠勇精神長存的崇仰。(2)對後世淡忘英雄事蹟、淡漠英雄精神的痛心。(3)對自己未能帶酒祭拜亡靈、陪他們守歲的自責。(4)對英烈們忠魂永存,靈魂永遠高貴的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