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原文:
暮春即事
葉採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暮春即事詞字詞解釋:
①瓦雀:在屋瓦上活動的鳥雀。行書案:瓦雀的影子在書案上移動。
②點點楊花入硯池:點點楊花飄入室內,落在硯池裡。
③周易:儒家經典著作。
暮春即事翻譯:
屋頂上兩隻麻雀的影子在書案上移動,點點楊花飄入屋內。落到硯池中。我靜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會,依然潛心地讀著《周易》,不曉得春天過去了多少時間。
暮春即事閱讀答案:
試題:
小題1:從“動與靜”關係的角度賞析《暮春即事》。(4分)
小題2:“閒坐小窗”與“閒敲棋子”中的“閒”情是否相同,請簡析。(4分)
答案:
小題1:這首詩用動靜相生的手法描寫了封建時代讀書人埋頭書案,苦心研讀的情景。開頭兩句寫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到書桌上,楊花輕揚飄入硯池。這是動景,為後面兩句小窗讀周易的靜景作鋪墊映襯。這裡以靜意觀動景,以動景達靜意,給人一種悠閒喜悅之感。
小題2:不相同。“閒坐小窗”之“閒”是一種悠閒喜悅之情;“閒敲棋子”之“閒”似閒不閒,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焦躁不安。
暮春即事創作背景:暫無
暮春即事賞析:
這首《暮春即事》,是寫古時的讀書人,一心埋頭書案,浸沉在書中的那種專注精神。十分寧靜的書室,垂柳飛絮的季節,春風嬌弱的日子,屋裡似乎沒人,幾隻麻雀兒悠閒自在地漫步在書桌上,柳絮輕盈地隨風飄落,賴在硯臺上不肯動彈,竟然無人拂拭。書室的寧靜是由動態的'畫面表現出來的。這裡感覺不到人的影響。不然,麻雀不能閒步書案,柳絮那得安臥硯臺。這是以動襯靜的反襯手法。書室裡其實有人,那是詩人,“閒坐小窗讀《周易》”。然而,書室卻寧靜得似乎沒有人的存在,看來書室的一切動靜同詩人都毫不相干,他如老僧入定,全部心思都在《周易》這本書上呢。書室的寧靜正襯托出詩人的寧靜。
結句“不知春去幾多時”是推進一層的寫法,拓展了全詩的時間容量。詩句描寫的是眼前之景,表現的卻是一春之事,花開花落純任自然,詩人未曾留意,何嘗動心。進一步表現了詩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然而,這只是這首詩的表層意思。
“閒坐小窗讀《周易》”,《周易》的哲學思想是理學的理論基礎,詩人透過這一細節,不著痕跡地透露了全詩的主旨。當詩人全身心地沉浸在理學世界中的時候,內心世界一片從容,一片自然和樂,世間萬物都不能進入他的意識。詩人表現的是他的理學涵養功夫。
個人資料:
葉採,字仲圭,號平巖。南宋時期官員,建陽(今福建)人,葉味道之子。明嘉靖《建陽縣誌》卷一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