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雀》的閱讀答案
閱讀理解關鍵是掌握解題的正確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任何閱讀理解方面的題目應該都難不住同學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雲雀》的閱讀答案,歡迎大家閱讀。
《雲雀》
吱吱嘎嘎,吱吱嘎嘎
三月上旬的一天午後,我到田裡整地,頭頂上忽然傳來銀鈴般美妙的歌聲。不用說,這是雲雀離開附近麥田裡的巢,逐漸飛上高空時的《出征謠》。
我抬頭仰望天上,光耀奪目的太陽下,一隻雲雀直上雲霄。
吱吱嘎嘎,吱吱嘎嘎
和著旋律急速的歌唱,兩片小而黑的羽翼迅疾地扇動著,而每一次扇動都將陽光像金粉一般灑向空間。
雲雀是歌的精靈,它們在麥田的土塊間築巢,作為慈愛的父母,辛勤勞作,用心撫育後代。它們天生的敏銳的感覺,最先迎接春的迴歸:它們藝術家的氣質,不許自己長期守著兒女,憑著一股嚮往藝術的慾望.振翅直上藍天。只有天空,才是這些 歌的精靈 夢寐以求的靈場。鳥兒到達那裡才能忘卻一切,專心唱出自己的歌。
吱吱恰恰,吱吱恰恰
空中的歌不住變換著調子。我用沾滿泥土的手遮著前額,目不轉睛地望著天上。陽光如芳醇美酒一般瀰漫天空,我終於尋到那小小的黑點兒。這位 歌的精靈 在那恰到好處的高度,唱出了充滿情懷的 春的歡歌 。
雲雀不再往更高處飛翔,那小小的羽翼一直停留在那片獨自歡樂的.天地裡盡情歌唱。是的,它是獨自歡樂。遠遠望去,只是小小的一丁點兒,而那小小的一丁點兒,卻包含著一個激烈震動的胸膛,一個極度興奮的靈魂。
吱吱恰恰,吱吱恰恰
猶如水晶盤內的玉珠、金珠急遽轉動,這是一串串美妙而甜潤的音的連續,是熱情的火花。這火花以迅猛的速度自由自在灑向空間,同陽光交流、融合,雨霧般細密地降落在大地上。
雲雀是天才的優秀的藝術家,和眾多藝術家一樣,它十分陶醉於自己的藝術。它高高挺起胸脯,歌聲如噴泉般進發出來,那樣快活,那樣圓潤,叫人永遠聽不夠。
吱吱恰恰,吱吱恰恰
它在空中忘情地歌唱,那響遏行雲的歌聲,既非為著異性,亦非為著幼雛,完全是為著善於歌唱的鳥兒自己。但是令人擔心的是,在自我陶醉之餘,這位 歌的精靈 會不會跑了調兒,將美妙的音律無端地浪費?
我用手打著眼罩向空中張望,發現剛才一直盯著的那個小黑點兒急速晃動起來。雲雀唱累了,它忽然又看到大地上一望無垠的麥田,想起那裡有自己的巢,於是緩緩地搏動雙翼,向著麥田飛旋下來。
恰依恰克恰,恰依恰克恰
這是《凱旋歌》,較之剛才如噴泉般醉心高唱的《穿雲歌》,此刻是一連串憂鬱而沉悶的聲音 這是沒辦法的。因為這位 歌的精靈 畢竟不過是一隻老鳥,當它在空中突然想起青草叢中的自家時,自然不能不為度世的艱辛而憂心忡忡。
相當於雲雀同一族群的麻雀,在漫長的春天裡,一支山曲也不唱,一心為育雛和生活而忙碌。雲雀比起麻雀之類的烏兒,未免太藝術化了。為了考驗自己的技藝,它不管做什麼都要升上高空。
還有,杜鵑鳥把蛋生在別的鳥的巢裡,外出也沒有固定的地方。雲雀為了避免這種浮浪的性格,又未免有些兒女情長了。它時而在空中高歌,又時而飛旋下來。這完全是因為那份難捨難分的親情。其實,它這一生就是來往於麥田和高空之間,也就是來往於親情和藝術之間。
人何嘗不是這樣呢?
我嘴裡嘀咕著,又弓下腰來繼續剷土。
閱讀題:
11.作者筆下的雲雀唱了幾首歌曲,各有什麼特點?(6分)
答:
12.文章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塑造雲雀的形象,請簡要加以說明。(6分)
答:
13.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對文中劃線句子進行賞析。(4分)
答:
猶如水晶盤內的玉珠、金珠急遽轉動,這是一串串美妙而甜潤的音的連續,是熱情的火花。這火花以迅猛的速度自由自在灑向空間,同陽光交流、融合,雨霧般細密地降落在大地上。
答:
14.結合作品,對下面兩個問題進行探究。(8分)
(1)文章最後兩個劃線句的描寫,透露出作者什麼樣的心理?(3分)
(2)有人說,這篇散文以託物言志的手法,探討了生活與事業之間的聯絡。請結合文字,聯絡現實,談談你的見解。(5分)
答:
參考答案:
11.作者筆下的雲雀唱了三首歌曲。《出征謠》如銀鈴般美妙;《穿雲歌》(《春的歡歌》)充滿歡樂的情懷,圓潤美妙,響遏行雲;《凱旋曲》憂鬱而沉悶。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歸納文章內容的能力。
【解題思路】本題表面上考查文章的內容,實際用意則在於考查把握文章整體結構的能力,要注意從全文的角度進行恰當的梳理,避免遺漏和重複。概括特點的時候要注意結合文字中具體的詞句。
12.(1)作者對雲雀進行多角度的直接(正面)描寫,如肖像描寫( 兩片小而黑的羽翼 )、語言描寫( 吱吱嘎嘎,吱吱嘎嘎 )、動作描寫( 振翅直上藍天 )、心理描寫( 想起那裡有自己的巢 )、環境描寫( 陽光如芳醇美酒一般瀰漫天空 )。
(2)作者還透過自身情感和心理的變化對雲雀進行間接(側面)描寫,突出雲雀令人心馳神醉的特點。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及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的能力。
【解題思路】描寫是塑造形象的主要方法:
(1)正面描寫,包括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13.(1)運用通感(比喻亦可),以水晶盤、玉珠、金珠、火花、雨霧等視覺形象描繪雲雀歌聲的奇異美妙。
(2)運用擬人,以人格化的手法形容雲雀歌聲與陽光相互輝映的效果。
(3)運用對比,將水晶盤、玉珠、金珠、火花、雨霧等事物的色彩和形態加以對照,突出了雲雀歌聲的奇幻。
(4)運用化用(引用亦可),將白居易《琵琶行》中 大珠小珠落玉盤 的詩句巧妙變化,突出了雲雀歌聲的圓潤。
(5)運用反覆,以 火花 強調雲雀歌聲充滿了令人難以想象的熱情。
(6)運用頂真,以 火花 聯絡上下句,更顯條理清晰,格調清新。(答出兩點即可)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
【解題思路】畫線句子綜合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且彼此糾纏在一起,分析起來可謂既難又易。表述的時候要明確地說出修辭手法,然後加以簡練的解釋。
14.(1)徘徊於親情與藝術之間的糾結,與雲雀同病相憐的無奈。
(2)示例一:有的人像麻雀一樣,一味地專注於世俗的物質生活,沒有自己的精神追求。這樣忙忙碌碌活了一輩子,等到兒女長大,不免會內心感到空虛;回憶自己的一生,也會覺得自己獨特的人生價值較少得以實現。
示例二:有的人則與麻雀相反,一味地專注於純粹的精神生活,絲毫沒有考慮到自己和家庭的生活需求,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這樣的人在事業上可能會取得較大的成就,但也往往與時代脫節,不大容易被人們理解接受。
示例三:有的人像雲雀一樣,糾結於生活與事業之間。但凡事需要平衡,生活與事業也並非矛盾對立,格格不入。工作之時努力成就自己的事業,工作之外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如果統籌兼顧,就能起到相互促進的效果。
示例四:有的人像杜鵑一樣,放縱自己浮浪的性格,既不安於平凡的生活,盡到自己的本分和責任;又缺乏事業上的追求,無法達至高遠的精神境界,凡事得過且過,隨波逐流。這樣的人到頭來註定一事無成,為人恥笑。
(提示:這幾種人代表著學生可能選擇的立場、角度,學生回答時要注意理性地分析,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價值觀。)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進行解讀的能力。
【解題思路】
(1)抓住文章倒數第3段這句話: 其實,它這一生就是來往於麥田和高空之間,也就是來往於親情和藝術之間。 倒數第2段有一個詞 這樣 ,由此可以見出作者的糾結和無奈,但如果說是 痛苦 、 煩惱 則錯誤。
(2)所謂 生活與事業 ,其實也就是文章所說的 親情與藝術 。題目明言 託物言志 ,那麼可以抓住雲雀、麻雀、杜鵑等具有象徵意義的鳥類進行論述,倒數第3、4段的議論非常重要,可以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