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純真與練達閱讀答案

純真與練達閱讀答案

純真與練達閱讀答案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純真與練達

  郭啟宏

  ①純真與練達是兩種不同的素質,這兩種素質在文學家身上,表現得尤為鮮明。

  ②純真,指的是文學家胸中一片赤誠,有時竟如未曾入世的處子。《浮生六記》作者沈復絕無掩飾地敞露胸襟,是其純真;魯迅讓愛子騎在脖子上,吟出“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是其純真;郭沫若在抗戰時期,為一曲《思鄉曲》所動,竟於稠人廣座之中失聲慟泣,是其純真;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的詩人田間,在日常生活中並非口若懸河的雄辯家,據丁玲所記,說話還有些靦腆,這也是其純真。至於作家寫作時異於常人的諸般表現,更令人見其肝膽。傳說湯顯祖寫《牡丹亭》至“賞春香還是舊羅裙”,抑制不住,跑到染房裡落淚;狄更斯伏在自己的手稿上哀哭;福樓拜為他筆下的包法利夫人服毒而痛苦呻吟;果戈理突如其來的哈哈大笑……作家坦然披露胸懷,讓世人一覽無餘。沒有這種純真,作者絕寫不出真性情的文字,而免不了時有造假。

  ③練達,照字面上解,是熟練通達,實際上是對事情本質透徹的理解。《紅樓夢》中有一楹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倘若剔除其世故的一面,便是很好的說明。上面列舉的大作家都有各自的深沉,魯迅的深刻固不消說,郭沫若又豈止熱烈而已?對於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恩格斯認為自己從中“所學到的東西要比從當時所有的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裡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果戈理晚年為世界觀所苦,終將《死魂靈》第二部手稿付之一炬,也是練達的曲折表現。沒有這種練達,作家絕寫不出深刻的文字,而難免要流於膚淺。

  ④純真與練達這兩種不同素質,乍看來似若冰炭,然而,它們卻應該而且能夠和諧地統一起來,其實兩者本來就是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是一個對立統一體。文學創作要求文學家既純真又練達。這是因為:只有純真而無練達,任情感氾濫起來,文字自然缺乏深度;反之,練達有餘純真不足,又容易變得圓滑,文字也會失卻光澤。我們看到,古往今來的大手筆總是兩種素質兼而有之。我特別敬佩偉大的曹雪芹,你看,一部《紅樓夢》,通篇是真情流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同時又通篇蘊涵哲理,“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⑤文學家既要純真,又須練達,二者間充滿辯證法:對待生活既充滿熱情,又能冷靜進行剖析;立身處世既心無詭詐,又胸有準繩;不論何種際遇,既能深入進去,又能超脫出來;在創作過程中,既能如痴如醉,走火入魔,又能冷心鐵面,不斷戰勝自己;靈感之強烈,如霹靂經天,而思維之縝密,又如水銀瀉地;一篇寫就,既能感情濃烈,色彩斑斕,又能鞭辟入裡,力透紙背;甚至行文上疏密有致,疏可走馬,密不透風,“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凡此種種,推而廣之,都是純真與練達之間的辯證法。

  ⑥時代寄厚望於既純真又練達的`全素質文學家。(選自《雲夢生涯》,有改動)

  1.請在下列段落序號間用“‖”劃分文章層次,並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

  答:①②③④⑤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論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②③段中提到的人物有幾個是重複的,如魯迅、郭沫若、果戈理,換成其他人物的例項好不好?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文中劃線句子的作用,另外選取恰當的事例,寫一段能夠替代它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④⑤兩段都是闡述“純真”和“練達”之間關係的,能否刪掉其中一段?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關於文學家素質的論述,帶給你怎樣的啟迪?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②③④⑤‖⑥或①‖②③‖④⑤‖⑥

  中心論點:文學家既要純真,又要練達。(意思對即可)

  2.不好。這兩段文字分別論述“純真”與“練達”在文學家身上的鮮明體現。有意識地重複運用這些典型例子,充分證明這兩種素質在文學家身上可以並存。為下文的論述作鋪墊,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意思對即可)

  3.示例:我特別喜愛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作品把讀者帶進個個充滿奇趣的童話世界,體現了作者內心可貴的純真與美好。其實,尖銳而深刻的諷刺才是其靈魂所在,寄予了作者熱切的憂世情懷。

  4.不能。因為④段主要是從文學創作角度闡述文學家做到純真與練達和諧統一的重要性。而⑤段則具體地從生活態度、立身處世、創作過程、作品特點等方面,進一步闡述純真與練達在文學家身上的辯證統一,是對前文論述的深化和總結。(意思對即可)

  5.示例:不僅文學家既要純真又要練達,作為中學生,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把純真與練達和諧地統一起來。我們擁有純真,就擁有一顆童心,就會熱情樂觀地擁抱生活,感受幸福。擁有練達,就能夠恰當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只談“純真”或“練達”者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