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拜訪閱讀理解附答案

拜訪閱讀理解附答案

拜訪閱讀理解附答案

  拜訪

  郭凱冰

  男人還沒想要進去的時候,不小心弄出了一點響聲。

  男孩在裡面問:“誰?進來吧。”說話的同時,男孩已經把門打開了。

  男人還沒想好說什麼,只好進到屋子裡。

  屋子裡挺簡陋,一張小床,一輛很舊的腳踏車,除了這些,就是滿屋子的畫。有的畫在布上,有的畫在紙上,有的是用鉛筆畫的,有的是用彩色顏料畫的。

  男孩請他坐到小床上,自己坐到一個放在畫架邊的小凳子上。

  “叔叔,您是不是旁邊蓋新樓的?”

  男人一驚,口袋裡的手使勁攥了攥:“你認識我?”

  “我猜的。您身上有種味道,跟我爸爸一個樣。”

  “你爸爸是幹建築的?”

  “我爸爸在另外一個城市做建築工。您看,這是我給他畫的速寫。”

  男人接過男孩遞過來的一幅畫:畫上是一箇中年男人,穿戴跟建築工地上許多男人一樣。可那雙眼睛亮亮的,讓這個父親又不同於工地上的其他男人。男人想,這是一個對日子有盼頭的父親。

  “叔叔,您看,這是我妹妹。”男孩又遞過一幅畫:一個小女孩,頭上扎著兩個朝天撅著的小抓鬏,臉蛋紅紅的,鼻樑上還有一道細細的灰,站在畫布裡朝著男人調皮地笑。男人看著這個甜甜的小姑娘,嘴角忍不住翹起來。

  “這是我上一次回家的時候,給妹妹畫的。她剛燒完午飯,鼻子上還有一道灰呢。”男孩也跟著笑。

  男人鬆弛下來,把手從口袋裡抽出,甚至將背靠在男孩捲起的被褥上。

  “小子,你平時怎麼吃飯——也不見你的鍋碗瓢盆。”

  “我在旁邊的中學吃飯。那裡饅頭不貴,還可以喝一碗湯,免費的。”

  “菜貴不貴?”

  “好像也不貴,我沒買過菜。”

  “哦,捨不得吃菜呀。聽說你們學美術的學生能掙錢呢。我們村裡有一個畫畫的大學生,給畫廊打工,一個晚上就掙五百塊錢。你怎麼不也掙點,改善一下生活?”

  “我也掙的,叔叔。這些天,我給旁邊那幾個商店畫廣告牌,您沒看到我天天站在梯子上嗎?”

  男人當然看到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他們站在腳手架上議論,如今還是有一技之長掙的錢多,不遠處那個畫廣告牌的男孩,一天下來,比他們十天的工錢都多。

  “今天人家先給了我五百。這下好了,我可以不用跟家裡要錢,就能夠跟著班裡出去寫生了。”男孩拍拍自己大大的褲兜,很自豪的樣子。

  男人笑了,右手撐著腦袋,很舒適的樣子。這孩子,一點也不知道作假。

  “你怎麼不在學校上學,來這裡自己租房子住?”

  “今年我跟著老師學專業呢。高三都這樣,找個老師學專業。其他同學都在老師家樓下租了房子,我錢不夠,就來這裡找了這間要拆的房子,一個月才三十元錢。”

  “那老師水平行?”

  “行!老師還說我畫的是最好的,他讓我考中央美院,那可是中國最好的美術院校。”

  “有志氣的好小子。”

  “叔叔,您的孩子上幾年級了?”

  “我的孩子……嗯,好像是上初三了。”

  “是的,我要向你爸爸學習。”男人又笑了。

  “哎呀,對不起叔叔,您是不是來借水喝的?我忘了給您倒水。”

  男人不是來借水喝的,不過並沒有阻攔。接過水,大口喝了。男孩在一邊看著就笑。“叔叔,您喝水的樣子,跟我爸爸一個樣。”

  “你爸爸是什麼樣?”

  “是……不是沒禮貌呀,叔叔,這可是我媽說的,她說跟我們家的老黑牛喝水一樣。”

  “好小子,你說我是牛飲!”男人突然很興奮,起身拍了站在床邊的男孩的肩膀一下,那肩膀很結實。是個結實的小夥子,男人在心裡這麼想。

  “我要走了,小子,謝謝你的水。我就是來借水喝的,可惜你小子想起來的太晚了,讓我渴得不行,來了個牛飲。”男人再一次拍拍男孩的肩膀,走出去。

  “叔叔,您丟了東西。”

  床上,靜靜地躺著一把刀子。

  “防身用的,小子。送給你了。你一個人,拿著防身吧。”

  男人轉過身,身後傳來“砰”“吧嗒”的關門鎖門聲。

  男人沒有回頭,自言自語道:“真是個機靈的小子。”

  月亮出來了,男人覺得眼前一片明亮。

  走在路上,男人想,要是自己的兒子這麼有出息,該多好。再過幾天就到了探視的日子,管教來信說,兒子最近在裡面不太安心,讓自己去看看。明天先讓工頭預支一個月的工資,大概可以的。

  (摘自《貴港日報》,有改動)

  (1)文中說“床上,靜靜地躺著一把刀子”,這一情節在文中早有暗示,請找出兩處並簡析。

  (2)文中畫線的句子“月亮出來了,男人覺得眼前一片明亮”有什麼作用?請結合語境加以分析。

  (3)請簡要分析“男人”這一人物形象。

  (4)有人說,小說的最後一段純屬多餘,你認同這一觀點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①補充敘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間的矛盾關係,使情節的內在邏輯更加合理;②加速情節發展,為下文瑪蘭的言行提供依據,使小說進入高潮;③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強化情節平中見奇的效果。

  解析 首先要對這則報道的內容有初步的瞭解並進行深入分析,總結出它在表現文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結合補敘手法對文章情節的作用(使情節完整、合理,推動情節發展,使情節跌宕起伏)簡要分析即可。

  2.(1)比喻和誇張。“河灘上像鋪了一塊花毯”是比喻,“一片花海”是比喻兼誇張。這些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河灘上黃花盛開的美景,為後面寫“少年”採摘小花和“小女孩”的勸告作鋪墊,同時也烘托了主人公“花兒”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心靈。

  (2)反覆描寫相似的情節,旨在突出叫“花兒”的小女孩的美好形象。第一次是寫小女孩勸告“少年”尊重生命、愛護自然,第二次是寫“少年”勸告另一個女孩尊重生命、愛護自然,而後一次的說話聲音是叫“花兒”的小女孩烙印在“少年”心中的。這種看似荒誕卻充滿詩意的情節安排,恰到好處地刻畫了人物形象,突出了小說的主題思想。

  (3)“花兒的聲音”一語雙關,既指那個叫“花兒”的小女孩熱愛自然、珍惜生命的話語,也指滿河灘的花渴求人們尊重、愛護的心聲。這話在結構上的作用是:呼應標題,照應前文,收束全文。

  3.(1)寫女孩的外貌,暗示女孩的真實身份(為後面交代其真實身份埋下伏筆);寫小夥子的外貌,為寫姑娘相信小夥子撒謊作鋪墊,進而推動情節的'發展。

  (2)①角色錯位,姑娘假裝成有錢人,小夥子假裝成普通人;②內心情感錯位,兩人的語言心理行為不符合自己的真實身份;③結果錯位,真實身份與故事身份形成突轉。

  (3)①“等著的轎車”(白色小轎車)成了姑娘撒謊演戲的道具,說明姑娘的一系列言行都是在欺騙對方。②“等著的轎車”(白色小轎車)顯示了小夥子的真實身份,表現了他先前的表白是逢場作戲。③“等著的轎車”(白色小轎車)讓小夥子看穿了姑娘的謊言,明白了姑娘的真實身份。

  4.(1)①“男人還沒想要進去的時候,不小心弄出了一點響聲”,暗示“男人”是想偷偷地進去,不想讓人發覺;②“男人還沒想好說什麼,只好進到屋子裡”,說明“男人”對被發現缺乏心理準備,並不是真正地來“拜訪”的;③“男人一驚,口袋裡的手使勁攥了攥”,看出男人被認出的緊張感,“使勁攥了攥”的當然是那把刀子;④“男人當然看到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可以看出“男人”的這次“拜訪”是有預謀的;⑤“男人不是來借水喝的,不過並沒有阻攔”,直接點明瞭“男人”不是為水而來,而是另有所圖。

  (2)一方面寫月亮出來照亮了黑暗,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男人”心理的變化:摒棄了黑暗,變得一片輕鬆。

  (3)“男人”是一個差點失足犯罪、良知未泯的打工者(建築工人)的形象。他為了去探望勞教的兒子而想透過搶劫的方式弄到錢,但當他面對單純機靈的“男孩”時,不禁心生關切、愛憐,良知再現,最終救贖了自己的靈魂。

  (4)認同。文章到倒數第二段故事情節就已經非常完整了,以此結尾能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增強小說的文學色彩。

  不認同。小說最後一段是前面有關情節的註腳,照應到了前面“男人”談自己兒子時的不自然,也交代了“男人”“拜訪”“男孩”的緣由,使全文情節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