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 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精選15篇)

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

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精選1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

  大年初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於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後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麼相較於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裡,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後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於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麼這部電影裡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2

  很多電影都是到了第二部口碑開始下滑,雖然長津湖之水門橋也是第二部,但是我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甚至覺得這個第二部超過了第一部。

  第二部可能不如第一部的歷史場面更宏大,但是它將極限的表達出志願軍戰士的頑強戰鬥意志,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有可能還會超越第一部。雖然電影的總時長比第一部略短些,但是節奏不拖沓,整部電影看下來讓人感覺很爽,結束的時候總覺意猶未盡。

  “水門橋”顧名思義就是圍繞一座橋展開的戰鬥,戰爭很激烈也很讓人痛心,炸橋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避免不了會帶來人員傷亡,電影接近結尾的時候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和第一部的冰雕有異曲同工之妙。水門橋為何如此關鍵?片中,水門橋是一座背靠懸崖的半懸空通道,這裡身兼發電廠、水壩等功能,還是美軍撤往興南港的通道。導演徐克曾在採訪裡解釋:“如果志願軍把這座橋炸掉,機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坦克、車輛就會難以透過,志願軍就有時間趕上來。

  《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他們面對裝備精良又佔據地理優勢的美軍,做出了巨大犧牲。電影以極其逼真的場景,以令人髮指的戰爭殘酷場面,帶著我們穿越了歷史的天空,來到這段令人髮指和感動及深思的戰場。影片中講述的是一段令我們窒息垂淚的歷史,令我們深刻體會到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從拍攝角度上看,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調色,構圖都很恰到好處,看下來不會有電影畫面帶來的頭暈的感覺。演員的演技是真得好,在鏡頭特寫的時候放大了面部表情,動作都太到位了,這部電影火,是很有沒有道理的!

  在影片的最後,伍萬里抱著伍千里的骨灰回到故鄉,虛擬的千里對萬里說道:“你不是說你一塊石頭能打三十下水漂嗎?”萬里解釋道:“那是撿到塊特別的石頭”,千里問道:“什麼是特別的石頭”,萬里哽咽住了。也許那塊特別的石頭是伍千里能帶著第七穿插連的弟兄們平安回來。但戰爭是殘酷的,哪有那麼多特別的石頭,我們能撿到的只有普通的石頭,革命的勝利不是靠運氣,而是實打實用他們血肉之軀拼搏出來的。

  電影中除了伍萬里的成長線之外,其他志願軍戰士的群像也被塑造得更加豐滿:連長伍千里能力強、能穩住大局;狙擊手平河沉默寡言,但非常靠譜;火力排排長餘從戎整天樂呵呵,時刻照顧伍萬里的安危;指導員梅生看上去書卷氣十足,但他實際上不僅戰術過硬,而且非常果敢。他們沒有主角光環,但他們各個都是主角。

  走出電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路的繁榮景象,不由地感嘆道:“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萬家燈火,是他們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啊!”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應該更加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學習更多的本領去建設國家,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那些為國家,對得起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們。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3

  水門橋不是一座橋,是古土裡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電站水壩,是戰鬥中美軍機械化部隊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之戰是長津湖戰役中抵擋美軍撤退的連級戰鬥,如果能阻止美軍從水門橋上撤退,美軍陸軍一師將會被全殲在此。

  長津湖戰役打響的第三天,我志願軍就意識到了美軍陸軍一師有逃跑的跡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願軍58師172團2營爆破組趕赴水門橋作戰,將水門橋橋面炸燬,但當時美軍的武裝實力與工業實力早已能甩我國一大截,在我軍傷亡眾多將橋面炸燬後,陸軍一師僅用不到40小時就已經將整個橋面完全修復。12月4日,爆破組再次將橋面以及梁箱一同炸燬,這次,有鋼材的美軍第73工兵營很快就又架起了橋樑。12月6日夜,志願軍80師240團3營七連連長姜慶雲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再次赴戰水門橋,激戰過後,志願軍戰士以傷亡十人的代價,將水門橋的橋面以及橋墩炸燬,這是志願軍對水門橋實施的第三次轟炸,這次,水門橋上炸開的豁口寬達8.8米。

  第三次炸燬水門橋後,美軍在日本定製了8套M2橋樑元件。12月8日,美軍C-119運輸機將這8套元件投放至黃草嶺,計劃開始動用重兵部隊修復橋樑。這八套元件中,其中一套元件落在了志願軍陣地上,一套在投放過程中被摔壞。美軍用6套元件重新駕起了水門橋。

  電影中美軍渡過水門橋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願軍180團2連、240團5連。這兩個連的戰士,在戰鬥中因氣溫驟降永遠留在了自己的戰鬥陣地上。

  今天,我們把這場英勇之戰製成影片,在萬家團圓時全國放映,正是對犧牲戰士的深刻緬懷,也在不斷提醒著世人,今日的萬家燈火是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因此,這部包含著血與淚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去看看。

  長津湖戰役中,我志願軍共三次炸燬水門橋。在沒有任何重火力的掩護下,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惡劣風雪中,數千名志願軍踩著厚厚的積雪,挪動著已然凍僵的身軀。反穿棉襖、身負炸藥,用血肉之軀把大橋連同基座全部炸燬。在我們用小米加步槍,用戰士的血肉之軀抗戰的時候,美軍則用飛機、坦克、大炮輪番轟炸,成百上千噸的炮彈在我軍狙擊陣地上炸響,1950年12月1日4日,我軍兩次炸燬水門橋,付出了巨大犧牲。這短暫的勝利,一幕幕、一幀幀都讓人揪心不已……

  1950年12月6日,我軍再次下達了炸橋任務。在零下35度的極寒天氣下,七連的戰士拼盡全力,用血肉之軀綁上炸藥,硬生生的頂了上去,炸燬了水門橋。之後,美軍生產了每個元件重達1.1噸的鋼橋元件,動用大型運輸機空投到美軍陣地,僅用不到兩天的時間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載重機械部隊透過的橋樑。最終,這場戰役以我軍犧牲巨大、美軍艱難撤退告終。我們落後、貧窮,這場戰役中,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試圖彌補著我們與美軍相差了一個世紀的武器裝備力量。也正是這赤裸裸的差距,不斷告誡著每一個國人,落後就要捱打。

  美軍透過橋樑之後,看到的是早已經被活活凍成冰雕的中國志願軍。他們也不禁感慨:“只有中國的戰士,才有這樣頑強不屈的精神。”而這個連隊,最終只剩下了三個人,這個連隊就是《長津湖》中的七連,他的名字叫“鋼七連”。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4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轟炸水門橋,阻止敵軍繼續前進的故事。

  花兩個多小時看完長津湖之水門橋,感覺自身的`渺小!看到炸彈炸去,他們的軀體像紙牌一樣消失不見,卻不能幫他們一秒,當看到餘從戎吸引炮火,當看到梅生女兒的照片,當看到七連實到一人,我明明知道他們終究會勝利,卻希望導演能夠將結局更改一下,哪怕多活一個人也好!可後面看著越來越嚴峻的局勢,我卻害怕七連成為無人生還,我在影院看得哭出了聲,卻又怕影響他人。我似乎也成為了七連中的一員,好像大聲的告訴他們有埋伏,好想給談子為捂住傷口,我想提醒他們身後有人,可這隻能想,我救不了他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我覺得用最高禮儀來接待他們,當之無愧,他們值得這樣!

  借這個電影可以跟大家說說。如今我們能吃飽穿暖,沒有戰爭,和平年代,全都是靠這些抗美援朝的老前輩們,拿命拼來的,看到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拼命的去守護和捍衛我們的祖國,我就止不住的流淚,當我在恨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的時候,卻忘了是他們拼命換來這個太平盛世,我又有什麼資格說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我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更加積極樂觀面對,這樣才不會讓他們白白犧牲,更不會讓他們寒心,我想對他們說,現在我們國家繁榮昌盛,再也沒有人敢侵略我們的國土,我在影片當中看到,一個人說,要是我們國家也有自己造的戰鬥機,就不怕被壓下去了,我想說,不止有了戰鬥機,有各種各樣的武器,再也沒人小看我們中國了,我們已經強大了,再也不怕有人敢踏進我們的國土了,志願軍老前輩們,你們可以安心了,我們會一直記住你們的,謝謝你們的付出。

  很震撼,最後只剩伍萬里一個人的時候,真的破防了,超級感動,被伍萬里感動到了。“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這句話一說出來,淚水真的止不住了。易烊千璽現在真的越來越棒,他一直在從偶像派轉變為實力派。易烊千璽是一名真正的演員,而不是偶像,他的演技也一直變得越來越好。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很震撼,也很好看,很值得看。從幾年前的《少年的你》到今天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和《奇蹟·笨小孩》,每一部都是很好的作品,都很值得看,每一部電影的主題都很好,很好。易烊千璽是一名優秀的演員。

  “他們(九連)炸了一晚上只炸了一個洞”,平和拿著炸藥包和坦克同歸於盡,他的手被坦克的履帶來回碾壓。在最後一刻,伍千里開槍點燃了炸藥包。這是平和的犧牲,也是炸橋的勝利!

  餘從戎在雪中醒來,發現電臺可以用的他爬上了山峰。看到了不遠處的美軍的飛機,彈藥和掃射不可避免。為了保護戰友,在說完“再見了七連的戰友們”,跑起來吸引美軍的注意,卻也犧牲在炮火之中。

  梅生開著在古土裡發現的裝甲車,咬著女兒的照片。為了保護伍千里的行動,點燃後背車上的可燃物,義無反顧地向敵軍衝去。這是梅生的犧牲,也是為千里爭取的時機。梅生實現了“如果我們不打那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可是他沒做到“教好囡囡的數學”!

  伍千里帶著炮衝上了橋面,迎接他的是兩旁的美軍,但他只是笑了笑,準備要開槍點燃彈藥,遭到了美軍的掃射。在槍林之中還是完成了最後的使命,橋再一次被炸燬!

  “只要橋還在我們的任務就還在”橋炸了美軍修補了,可是最後“七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那個江邊的野孩子經過戰爭的洗禮長大了。

  一代人吃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做了五代人的事,一代人打了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建了五代人的功。

  多少英雄埋骨他鄉,多少青春一去不返,多少犧牲未及留名。歷史不容忘卻,祖國方能年年平安、歲歲年輕!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5

  春節期間,舉家團圓,其樂融融。一部催淚大片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震撼來襲,其精美的畫面,激動人心的戰爭場面,比起上一部《長津湖》過猶之而不及,當你看到戰士們,面朝祖國,旭日升起的地方,舉手致敬,新中國萬歲,你一定淚眼模糊。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是一部身心受到震撼的催淚劑的電影。

  電影開場,聯合國軍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打得丟盔棄甲。敵方主力是美軍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見大勢已去,下令南撤前往興南港,因為那裡會有軍艦接應。

  從美軍陸戰1師所在的下碣隅裡直到古土裡的水門橋,一路都是山路。水門橋依山而建,是一座建在崖壁上的懸空橋,穿過水門橋之後就是平原。對美軍的機械化部隊而言,水門橋就是生死之橋。

  149分鐘的片長,重點就是講述“三炸水門橋”這場經典戰鬥。

  讓我們感受一下戳人的淚點。

  七連戰士們集結執行炸橋任務前,在明知此戰過後戰友們多數會壯烈犧牲之時,一向向著祖國的方向敬禮,齊聲大喊“新中國萬歲”。

  梅生在傷重到雙眼看不清、已經奄奄一息的情況下,卻義無反顧的駕駛著點燃了烈火的裝甲車衝下山頭、衝向美軍,是他在犧牲前嘴裡還噙著女兒的照片,是他在犧牲前回憶起本來答應妻子要活著回來教女兒數學。

  志願軍第九兵團在結束了長津湖戰役休整部隊清點人數時,伍萬里用堅毅的聲音大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宋時倫將軍問伍萬里“你有什麼願望”而伍萬里高聲回答“恢復七連建制”,是宋時倫將軍向伍萬里授旗。

  七連戰士平河抱著炸藥包,不顧坦克掃射,毅然決然地跑到了坦克跟裡,被無情的坦克碾壓到了車底。他犧牲了自己,炸掉了坦克,然後炸壞了一斷橋面。

  七連的戰士們本以為自己的任務終於完成,卻沒想到,炮彈一個接著一個的繼續飛過來,敵人的援軍到了,好多輛坦克就地待命。

  這就是一場雙方力量非常懸殊的戰鬥。沒有援軍,他們用驚人的毅力,靠著自己所剩不多的子彈,對抗著敵軍的坦克、炮彈、甚至飛機。

  敵軍甚至殘忍地用飛機向他們可能藏匿的地方投燃燒彈,是一名戰士用自己做引,吸引了敵軍的燃燒彈,犧牲自己,保護戰友。

  條件再艱苦,他們無人想著退縮,都很勇敢地往前衝,一次一次不顧生命危險地衝鋒。

  看到他們絲毫不顧及自己生命,流血犧牲,保衛國家,難免感動地熱淚盈眶。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向英雄們致敬。生在這英雄們流血犧牲換來的和平時代,我們何其有幸。

  對於家鄉,對於祖國,正如梅生所說,“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

  他們的確做到了,他們也的確在用生命完成任務。

  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千千萬萬個小家,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奔赴前線,浴血奮戰、英勇殺敵、坦然赴死。

  他們用血肉之軀和裝備精良的美軍打了一場硬仗,完成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我們築起了一道新的“長城”。

  抗美援朝這場戰爭,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與世界上最強大的作戰意志的一次碰撞與對決!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美軍正攜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國的光環,擁有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到了對於任何國家而言處於一種不可戰勝的軍事力量,更擁有碾壓其它任何國家的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

  伍千里目視美軍用重新用空運過來的M-2鋼樑修復橋面、完成撤退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特別感嘆美國用極其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最終讓美軍陸戰一師成功逃離了我志願軍的圍追堵截。

  雪與火,生與死,冰冷與溫暖,燃燒與寂靜,合在一起,震懾了我。

  《水門橋》讓我明白,所有的大,都大不過生命之大。

  此時此刻,你我吃著火鍋,在暖氣房子裡享受著盛世太平。

  先人的死,是為了後人的生;先人的勇,是為了後人的安;先人的情,是後人永遠不可遺忘的燈塔。

  這是家之傳承,更是國之積澱。

  一如孫楠在電影主題曲《天地我來過》中唱著,“替我看那山河壯麗”,我們每每會被這樣的場景和描述觸動,也正是因為這份傳承與積澱,早已刻在每個國人的基因當中。

  細想想,相比上下浩蕩五千年,那場“區區”72年前的戰爭,其實和我們的距離,遠比想象中要近上太多。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我們能做的,唯有拒絕遺忘。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6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農曆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溼潤著,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行炸橋任務。所有戰士立刻出發前往目的`地。

  戰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一次次完成任務,最終除了伍萬里以外,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而幸福的生活。

  為所有烈士們致敬,為所有為抗戰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7

  在大年初一這天,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其實於我個人而言,我並不是很喜歡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卻被它深深的感動了。

  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敵我不過,準備撤退,而撤退的必經之路,就是水門橋。為了不讓他們逃跑,中國的志願軍軍隊要炸燬水門橋,在這場戰爭中,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百多人最後只剩下一個人活著回到了祖國,無數的戰士用身軀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其中有幾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就是中國軍隊的物資、環境與美軍的對比了。在嚴寒中,美軍能喝咖啡、還能聽音樂,而中國的志願軍卻到了要吃雪的地步,且因為當時中國的落後,大部分武器都是透過搶奪美軍的得來,且在前進時一會兒就會有美軍飛機轟炸,可見二者的差距與戰爭的殘忍。

  其次在劇中有明顯體現的,便是伍萬里和伍千里的兄弟情誼了。兩人在同一個連隊中,但是伍千里並沒有因為伍萬里是自己的弟弟而手軟,更是嚴格要求。最後為了炸燬水門橋伍千里英勇犧牲了,伍萬里與哥哥的屍體一起靠在一塊石頭後面,第二天美軍發現了兩人依偎著的身軀,便用火燒了伍千里的屍體,火融化了冰雪,兩人一起滑下了雪坡,火的溫暖又讓伍萬里甦醒過來,後來志願軍軍隊發現了他,他便僥倖活了下來。這一段當時真的令我大受震撼,也被兩人的兄弟情誼深深的打動,也同時被保家衛國而犧牲的一個個戰士們打動。

  這部電影記錄了歷史,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8

  今晚,我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在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的較量,迫使美軍撤離,而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離的必經之路,志願軍為了阻斷通行,在物資短缺裝備告急的情況下,與美軍周旋,“三炸三修”的故事。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也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連長伍千里那鏗鏘有力的話語,不停地在我的耳畔迴響,腦海裡也不斷地浮現著一個個英雄的壯舉。

  當看到平河被坦克拖拽、碾壓下,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側臉看向連長,告訴他“開槍”,我的淚水模糊了雙眼;當看到餘從戎全身被火燃燒著,卻依然選擇狂奔引走敵機,直到整個身子化成灰燼才終止,我的內心無比地震撼;連長伍千里隻身落入敵群,面對幾百個手握機槍的敵人,他沒有跪地求饒,而是從容地笑著,準備完成任務,不幸的是炮彈沒有爆炸卻被敵人接連擊中數槍,在即將墜落橋下時,他用手裡的機槍燃爆了炸彈……

  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讓我看到了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同暴風雪鬥,同坦克鬥,同燃燒彈鬥,同裝備最好的人數比我們多好多倍的美軍鬥……,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膽怯,而是忘我地無條件地完成任務!

  坐在暖室裡,外面也是正下著雪,讓我情不自禁地把七連戰士作戰的場面和自己比。比環境,我們不用到寸步難行的暴風雪中工作學習,然而吹著暖風的我們卻難有他們那鋼鐵般堅定的意志;比面對困難的勇氣,他們拖著受傷的身體,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完成任務的決心和行動也沒有絲毫的動搖,而我們身體健康無礙,卻有很多理由將當前事擱置或拖延下去;比犧牲精神,梅生說:“我們的任務就是炸橋,他們修一次我們炸一次,哪怕只有一個人要完成任務。”從當兵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把生命交給了國家和人民。而生活在幸福的社會主義國家裡的我們,有時候為了個人利益卻很難取捨……。七連戰士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他們的英雄壯舉,讓我在今後的生活中有了榜樣和力量!

  水門橋之戰,給每一位觀眾上了一節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觀影現場,不斷傳來發自內心的驚歎聲、惋惜聲和陣陣的啜泣聲,從這些聲音裡我聽出了他們和我一樣地震撼和感動,同時也有對幸福生活的滿足和珍惜。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9

  今天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鬥,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著扔來的手榴彈,為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訊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淨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0

  繼之前看過長津湖戰役電影之後,在今天又繼續看了水門橋,回來我特意查詢了一下歷史上水門橋戰鬥的具體情況。可以說,電影只是一種載體和一個呈現,真正的戰鬥更加的殘酷和慘烈!

  1950年,新中國成立才一年,國內各方面建設落後,戰後還沒有喘上一口氣,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我們的戰士缺少後方支援,依然沒有擺脫炮彈靠搶的局面,與裝置精良的美軍面對面打仗,的確是艱苦卓越的戰鬥!

  不管是長津湖戰役,還是之後的水門橋戰役,都只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戰鬥的縮影!電影是以直觀的形式去展現,一場戰鬥,最後只留下來一個人,這是希望,是精神的傳遞,也是不滅的火種!不屈的精神!

  我們今天的和平,是有多少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1

  晚飯後特意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之後,七連的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炸燬水門橋,切斷美軍撤退的唯一道路。

  我想所有看完這部影片的人,心靈都會受到一種敬畏和震撼,這是何等崇敬的愛國情懷啊。志願軍戰士在面對武器裝備強大的美軍面前,一次又一次地衝向敵人陣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打開了一條條血路,戰鬥的場面震撼著觀眾的心靈。

  志願軍戰士在雪地裡遙望著祖國的方向,他們想家了,但想的是國家。他們的臉上、手上全是凍傷的痕跡,觸目驚心,那一罐從美軍那裡繳獲的罐頭大家還互相推讓。

  當看到平河在戰友第一次炸橋失敗後,他鑽到了橋面上的坦克下方,卻被坦克壓住了身體,無法點燃近在咫尺的炸藥包。他眼含淚水,要伍千里向他身邊的炸藥包開槍時,我的眼淚怎麼也無法控制,真的是淚流滿面,戴著的口罩一下全溼了。

  為了引開敵機的火力,餘從戎站在山頂朝著戰士們隱蔽的相反方向奔跑,幾架敵機追隨著他的身影,扔下了幾十發炮彈,他的身子頓時炸的如紙片在火光中飛舞,此情此景我只覺得心在戰慄,這是何等的一種情懷啊。

  還有噙著女兒照片、開著冒火的履帶車衝向敵陣的梅生,那翻滾著的車子被不斷炸響的一刻,半截照片在炮火中輕輕飄落,梅生再也看不到可愛的女兒了。

  被密集的子彈擊中但在墜橋前打中炮彈並炸橋成功的伍千里,更是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戰鬥結束時伍萬里在報到時說的那句“第七穿插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我想這個資料再一次撕裂了觀眾的心。

  整部影片每一個場景都感人至深,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如今的和平就是無數這樣的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讓我們在享受歲月靜好的同時銘記歷史。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2

  過年期間自己去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感慨頗多。

  餘從戎、梅生、伍千里在水門橋一戰中都犧牲了,餘從戎為掩護萬里而犧牲,梅生則嘴裡咬著女兒的照片開著燃燒的車從山上一路下來衝進美軍陣營,犧牲在熊熊烈火之中。千里在被打中三槍即將跌落橋下的最後時刻,仍不忘自己的任務,沉著聯開三槍,擊中炸彈,和敵軍同歸於盡。英雄穿插連七連最後只剩下一個萬里!讓人不由泣下!而最後伍萬里就一個要求:恢復七連編制!這是要讓英雄七連的英勇精神一直傳承下去!這是一群沒有任何私心、只有大愛的人啊!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之所在,是我們永遠的楷模!和他們相比,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奮進?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是先烈和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向先烈們致敬,向英雄們致敬,向一切為祖國和平做出奉獻的人們致以最高的敬禮!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3

  隨著春節的到來,許多愛國電影紛紛上映。今天,我和家人一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愛國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950年美國攻佔朝鮮,企圖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我國的故事。看完了這部電影,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影片中,長津湖天氣惡劣,氣溫低至零下30多度,一名美軍的杯子留下的水印,在短短几秒內成霜結冰;美軍部隊在撤離時遇見了凍成冰雕的志願軍,原來是我們的軍人準備伏擊美軍,卻在不知不覺中被凍成了冰雕,指導員正拿著望遠鏡尋覓著敵人,戰士們端著槍,拿著手榴彈,隨時準備給敵人迎頭痛擊。長津湖這惡劣的環境震撼了我。

  戰爭開始,美軍早早佔領了制空權,導致我軍被大大壓制。食物缺乏、子彈缺乏、防寒衣物缺乏,就連後勤部隊運輸也會被空軍攔截,有很多戰士尚未到達戰場,就已經倒在了美軍炸彈的掃蕩下,更何況美國還有坦克這種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支援。敵人的強悍震撼了我。

  可就是在這種種艱辛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非但沒有撤離,反而愈戰愈勇,先是炸燬了敵人的訊號塔,擊敗了前來援助的軍隊。在最後的大總攻中,志願軍殲滅了敵人的大部隊和司令員,只有少部分敵軍撤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意志力深深地震撼了我。

  最後,電影中指導員的那句:“現在我們打這場仗,就是為了將來我們的孩子不再打仗”深深地觸動了我。是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志願軍先烈們的英勇犧牲。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使命更是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強則國強,祖國就不懼侵略者,亦不會發生戰爭。我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我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4

  今年春節,爸爸帶我去看電影,它叫《長津湖》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主演吳京是我和爸爸都是他的鋼粉。

  《長津湖》戰役中,美軍有一支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打進西伯利亞號稱“北極熊團”的部隊。但是它們卻被中國志願軍打敗,那戰鬥場面激烈程度讓我感到非常震撼。

  中國人民志願軍拿著美軍瞧不起的武器,吃著美軍覺得連飼料都不如的食物“土豆”,身上都沒有像樣的棉衣。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志願軍還一直要頂著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溫和暴風雪,還要抵擋住美軍的先進武器戰機、坦克和裝甲車。

  美軍有很多戰機、坦克,而中國人民志願軍連一輛坦克都沒有,更別說戰機了,大部分志願軍還在使用日本一九零五年設計的三八式步槍。

  我國志願軍沒有理會聯合國軍隊的羞辱和嘲諷。他們一直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血肉組成鋼鐵長城。

  聯合國軍隊在麥克阿瑟將軍地指揮下,由於他對志願軍的傲慢與偏見,聯合國士兵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北極熊軍團一敗塗地。最後他醒悟到這是他見過意志力最堅強的對手,也是最令人敬畏的對手“中國人民志願軍”。

  我記得鋼鐵七連指導員在戰鬥時,拿著自己女兒的照片說:“這場戰爭不是爸爸想打,而是我們這代人必須要打,只有我們打敗敵人,才能讓後代人從此不再有戰爭。”先輩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才換來了現在祖國的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我們如今生活在國富民強的時代,更應努力學習,將來都能成為建設國家的有用之人!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5

  春節假期,我們觀看電影《長津湖》。這是一場壯懷激烈的戰役,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電影《長津湖》以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作戰,在及其惡劣的環境下,面對著裝備精良的美國軍隊,我們志願軍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打出了我國軍威國威。

  影片中最讓我動容的有兩個場面,其中一個場面是:當天晚上,志願軍兩個連的戰士在高地等待阻擊撤退的美軍。長津湖當時的氣溫降到零下40度,志願軍戰士穿著薄薄的棉衣,身上覆蓋著皚皚白雪。他們依然手持武器,雙眼炯炯有神地注視著前方。隨時準備著殲滅敵人。可他們最終化作了一座座晶瑩的冰雕。100多個人的連隊,用他們的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連被美軍稱為“常勝將軍”的阿克麥瑟,也向我們的英雄們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他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人,我們永遠也無法戰勝他們。”是啊!正如毛主席所說:“洋人瞧不起我們,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

  還有一個場面是:在茫茫夜色中,伍連長和戰友們反穿著白色棉襖,匍匐在雪地裡,身上都揹著幾公斤重的炸藥。第一次行動,美軍一下子就打死了三個志願軍戰士,還有人負傷了,可是戰士們不敢停下來,依然前赴後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後面人又衝上去。就這樣,伍連長成功地穿過了美軍的陣地,把美軍的指揮部炸燬了,可許多戰士的生命也沒有了。看到這裡,我的雙手握緊拳頭,恨不得要去為志願軍戰士報仇雪恨。想想我們現在的繁華盛世,是他們的血肉之軀築建而成。今天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作為一名小學生,從今以後,我要加倍努力學習,從小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要為祖國做貢獻。

  一場戰役打出了百年的盛世繁華。當我走出影院,發現天格外藍,樹分外綠,廣場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這顯眼的自然是那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這盛世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