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孤獨的守望》閱讀答案

《孤獨的守望》閱讀答案

《孤獨的守望》閱讀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在語文教學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學生日常獲取知識、資訊重要方法,也是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必然需要和適應未來資訊社會的必備技能。

  孤獨的守望

  方愛華

  (1)在穿越了一條條寬闊馬路,躲過來來往往的車輛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準備走進那座高樓大廈的時候,卻忽然被不知藏在什麼地方的孤獨感襲擊。於是,我飛離城市,開始找尋那些遺失在遠處的疼痛或者溫柔,來到那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

  (2)轉過一道山樑,又穿過一道峽谷,眼前豁然開朗。那是一種驚詫!彷彿一下子掉進了一幅最濃豔的油畫裡。一朵秋陽,斜掛山腰,被染紅的山風成了最隨心的畫家。一筆畫山,山披燦爛,一筆描水,水放金光,一筆潑在山溝裡,溝裡成了五彩的天堂。

  (3)撥開路邊密密麻麻鮮嫩的細葉,下面,竟藏有一彎清溪。凝神斂息,閉目細聽,一股山泉之清涼,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剎那間沁過心田,直達肺腑,身心更是說不出的爽朗。尋著水聲一路走來,水卻似多羞的少女般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會被濃陰掩翠,一會兒環佩叮噹,一會兒彎成一枚碧玉,一會兒又不知躲藏到哪裡去了。細看那水寧靜之極,無波無痕,柔潤如美玉。那是誰家女兒懸掛於頸間的玉璞?押著唐韻,攜著漢風,一點點的走近,走近,將心清涼成一片溫潤的水域。

  (4)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塵世苦苦尋求而不得的心靈的棲息地。

  (5)我在進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變得很寧靜。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從這幅靜默的油畫中走出來,一路跋山涉水而來的疲倦和煩躁一掃而光。一處處低矮的農舍以最簡單的裝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後面是五彩錦緞裝扮起來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間的讚歌,我看見純樸與豔麗和諧的統一。

  (6)田園,多麼美妙的字眼,它讓許許多多流浪的心靈找到了家的溫暖。嫋娜的炊煙,雞鳴狗叫,滿山遍野的牛羊,子孫繞膝,我多麼希望看到曾經在這裡上演過的那些溫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圖景啊。然而這裡擁有的除了安靜還是安靜。看不見炊煙,聽不見鳥語,也聽不見動物的歡鳴,就連風都停駐在不知什麼名字的山那邊。

  (7)物競天擇,時代猶如一列火車,轟鳴著滾滾向前。貧困終被繁華取代,寧靜總被喧譁掩蓋。那些沒了主人的房屋,虛掩的房門,荒涼的院落,都似在訴說著一種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後的柿子樹上,掛滿紅豔豔的小燈籠,就連地上也落了許多熟透的柿子。這些原本代表豐收的累累果實,在這裡忽然受到冷落。

  (8)一方石碾,豐碑一樣默默地站在時光的懷抱裡。深深的皺紋裡記載著多少酸甜苦辣的過往?它在懷念那些五穀豐登的日子吧,還有那吱吱唱著的遠去的歌謠。我看見空地上的水井裡面裝滿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9)所有的土地都荒蕪著,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懷抱成一堆坐在秋陽裡,哀傷而無助。曾幾何時啊,彷彿還看到它們挺拔著腰桿,向上生長著濃濃的豐收和喜悅。一些被開墾的梯田就那麼閒散地敞著懷,留著斑駁的印記,像是刻滿了主人點滴的心事。幾壟白菜,幾顆蘿蔔成了這些被棄置土地的最後守望者。

  (10)我停下探訪的腳步,對著一片寧靜和絢麗沉默。

  (11)我不知道繁華在身後隱退的時候,是不是一些東西也會隨之消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就這樣被遺棄在遠離塵世的地方,在時光的隧道里獨自演繹著一場興衰與榮辱。美麗與孤獨同在,寂寞與哀愁共存。

  (12)在村莊的深處,終於見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麼安然地倚在門口,身後巴掌大的小院裡,兩棵參天的老槐,像碩大的兩把巨傘,衛士一樣的護著庭院。樹是老人出生時爺爺種下的。

  (13)老人手捧山裡紅,熱情地招待我們這些遠方來的客人,她說家裡沒什麼好吃的,只有這些山裡的果子。問她為什麼不和兒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捨不得啊,幾十年的家!”

  (14)已是夕陽西下,那些山、那些樹、那些落寞的房屋都開始變得暗淡起來。我最後一次回望山村的時候,老人正被金色籠罩,彷彿坐在一片燈影裡。

  (15)她在守望著一個人的山水,守望著一個她自己的家麼?

  (選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2期,有刪改)

  1.文章的題目為“孤獨的守望”,從文中看包含哪些含義?(4分)

  2.第3自然段中畫線的文字描寫了寧靜的清溪,請分析它的表達特色。(6分)

  3.文章從第6自然段起用較長篇幅寫村莊的各種景象和自己的感受,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4分)

  4.第7自然段說“貧困終被繁華取代,寧靜總被喧譁掩蓋”,結合全文探究這句話包含了作者怎樣複雜的感情。(6分)

  《孤獨的守望》閱讀答案

  1.①莊稼、蔬菜孤獨地守望著被棄置的土地;②老人孤獨地守望著被遺棄的村莊;③村莊的一切孤獨地守望著過去的生活;④作者孤獨地守望著美麗的精神家園。

  2.①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描寫;(2分) ②運用比擬(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想象豐富;(2分) ③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氣勢和感染力。

  3.①寫出了眼前村莊的.荒涼與冷落;②與小村曾經的溫暖與喜慶豐收形成強烈的對比;③充分表達出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希望人們對美麗村莊行將消失給予高度關注;④為下文村莊真正主人的出現作有力鋪墊。

  4.①作者肯定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希望山裡人能夠擺脫貧困,希望山村的發展能夠融入現代文明;②對美麗山村被遺棄成為空村的荒涼景象十分痛惜;③對逃離喧囂城市卻因鄉村衰落而陷入更大孤獨感到迷惘。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是考查理解分析文章標題的能力。理解分析指的是理解標題含義並分析標題與文中的觀點態度的關係;概括歸納指的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以便探究標題的語境引伸義和其在結構上的作用;鑑賞評價能力指的是標題在語言、方法技巧上的表現。近幾年有關標題的高考題常常圍繞這幾個能力點出題,考查得很細緻,也很全面。解答“設這個標題的原因”這類題可分四步走。

  第一步,明確標題表面義。標題有時就是一個名詞概念或者一個形象的短語,理解其表層含義是深入挖掘其中心義的前提。標題的表面義就是標題中每個詞語含義的組合。

  第二步,分析文章結構。考慮文章的謀篇佈局的匠心所在。標題常常與文章的選材安排有關,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線索。

  第三步,概括文章內容。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內容,歸納概括文章的寫作內容,因為標題常常就是文章內容的濃縮。

  第四步,挖掘標題的中心義。設這個標題的原因,一定與文章的中心有關,因為文章的標題是不會遊離於文章中心之外的。理解標題的中心義,要善於透過表象,找到文章結論性質或議論抒情的語句,發掘出人物和事件所蘊含的哲理美,當然,有的標題本身就有點題的作用。

  以本文的題目為例:首先分析其表面義:很容易從文章中得到兩點:一地的莊稼守望著田野;老人孤獨的守望著村莊。再進一步,村莊也在守望,守望著記憶裡的一切。在最後,作者說,老人被金色籠罩著,在守護著自己的一個家,實際上已經看出作者的感情傾向——自己正從老人身上感到一種靈魂的守望,守望著這片靜穆美麗,悠然安詳,但卻孤寂落寞的精神家園。

  2.試題分析:表達特色類題目是常規考題,首先要斷定是什麼表達方式,一般分析的都是描寫類的文字。如果是描寫,就抓住幾個結合來分析:虛實結合,動靜結合,聲色結合,多角度結合,注意修辭方法,注意疊詞的運用,注意句式的特點(長句,短句,對稱句)

  3.試題分析:問文字為什麼這樣寫?其實是問它的作用。句段的作用是什麼呢?先要答出文字寫了什麼?再分析有無對比襯托的手法,與前後文的關聯(照應、伏筆、鋪墊),對外部來說,有無啟發讀者思考的功用。

  4.試題分析:這類對農耕文明漸趨式微的憂傷小品是處於轉型期中國社會的一種時代情感。這種情感是複雜的,既有對社會進步的期待,又有在工業文明的傾軋下,農耕文明的靜穆和祥和被破壞的感傷、失落和憂慮。更有對農耕文明這種融入民族血液的精神失去根基,而心靈還暫時沒有皈依的一種迷惘和空虛,甚至是害怕、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