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感到十分的氣憤。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園內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閣樓;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還有許多景物時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甚至還有許多是按照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果你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但是!這一切卻不復存在了。那些可惡的侵略者闖入了圓明園,毀滅了圓明園!
這些可惡的侵略者把院內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竟然用牲口或大車搬運;最可恥的是實在拿不動的,就任意破壞、銷燬。這些可惡的侵略者,把我們中國人的東西、財產全部銷燬,同時燒燬了他們破壞的罪證。這些可惡的侵略者,銷燬了我們中國人“最大”的寶藏,“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現在想起來,我感到非常憤怒、惱火;想起以前那個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現在已經被那些侵略者燒成了只剩下幾根柱子的廢墟,想起以前那個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如今變成這個樣子,讓我心裡充滿著對侵略者的仇恨。
我國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變成這個樣子。這就是侵略者的罪惡,也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氣憤。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2
今天,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限的惋惜!
圓明園是專供皇帝、后妃遊樂的。他們為了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到農村看看,就在園內造了“買賣街”、“山鄉村野”,“買賣街”上並沒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宮的人扮演的,“山鄉村野”並沒有農夫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擬建造供皇帝、后妃享樂之用。
圓明園非常的美麗,圓明園有一些名勝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有獅子林、平湖秋月、安瀾園……,而且裡面的文物很多,很壯觀。圓明園佔地約5000畝,水面佔十分之四,大小山巒起伏,各態湖泊星羅棋佈,凌空俯視如千島之國。本園佔地210公頃,水域約4/10。東部為園內最大水面福海,外圍環列10個小島,構成一處大型園林景區,共有10座園中園和建築風景群。福海略呈方形,東西皆寬五六百米,水面開闊。盛時每逢陰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先後在此舉行龍舟競渡和放河燈等民俗活動。我真想去圓明園遊覽一番啊!
但是,好景不長,英、法聯軍在1860年的時候讓美麗的圓明園變成了灰燼。更讓我氣憤的是:他們竟然當場拍賣文物!一個青銅鐵器3英鎊賣掉了!一副圖畫則1英鎊賣掉了!這……簡直就是中國人的恥辱!!!
一代名園圓明園,毀滅了。它毀於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毀於清政府的與無能。它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後了也會捱打的證明。我們中華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決不允許別人欺侮我們。為了讓圓明園的悲劇永遠成為過去。為了使我們中國不再落後,不再受外國的欺壓,我現在要刻苦學習科學知識,讓烈士用鮮血染成的國旗在空高高飄揚,永不垂下。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3
《圓明園的毀滅》講述了這樣一個悲劇。圓明園曾經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被譽為“萬園之園”,可這樣一座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卻在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聯軍掠奪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在10月18日和19日,八國聯軍甚至在園中放火,把圓明園化成了一片灰燼。
我每次讀到這裡,便既憤怒又悲傷,憤怒的是侵略者的可恥;悲傷的是那時清政府的軟弱無能。難道中國人會永遠忘記鴉片戰爭的恥辱、會忘記“東亞病夫”的稱號、會忘記那些不平等條約......
不!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回看華夏王朝走過的既短暫又漫長的五千年曆史,發現中國早已不再等待,而是自己在創造機會,讓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當東方雄獅已經甦醒,中華民族便打開了嶄新的篇章!告別了過去的弱小與封閉,迎來了輝煌的未來!
作為新一代的中華兒女,我們應該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強大,讓祖國強大。梁啟超先生說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這一句話把我們新一代的少年與國家聯絡起來。是的,現在中國土地大、人口多、又富強,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國家,但我們不是永遠的孩子,有一天我們必須從長輩手中接過任務,或許是個一個事業、或許是一份工作、或許是一個家。但千千萬萬個人合起來便是一個國家!如果我們不在少年時代打下堅定的地基,那未來又要何去何從?
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學會知識和為人處世,這樣我們才能用自己的才學為祖國的輝煌之路掃清障礙,讓祖國不再受列強的侵略,日益強盛!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4
聽海航老師的課,總會有這樣的結果:他讓我的思維的觸角伸展得很遠,很遠,那麼多的觸角想要什麼都抓住,但抓住以後又是遺憾,因為我終於發現其實我什麼也沒有抓住——海老師對於課的領悟與駕馭,不是我想得那樣機械與單一。
在這堂課上,海老師的板書設計得別出心裁:“不可估量”、“不可估量”,還是“不可估量”;“化為灰燼”、“化為灰燼”,還是“化為灰燼”!這是多麼出人意料的“一唱三嘆”啊!
這一節課,航老師上了整整四十分鐘,這四十分鐘裡,他神色凝重,感情彭湃。他在課上的每一句導語、每一次議論都顯得水到渠成、渾然天成。
圓明園作為民族的驕傲,我們沒有理由不自豪;圓明園作為民族的恥辱,我們同樣抬不了頭。圓明園,留下來的
第一,看似矛盾的對立面,其實並不完全對立,只要條件適宜,它們也可以 互相包容、互相轉化。
第二,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甚至是每一個課時的教學,都應該視為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海老師在設計《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的教學時,充分地考慮了構成課堂生態的各個主要因素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絡:圓明園的美不勝收應該驕傲,但是不能忘乎所以;圓明園的毀滅應該譴責,但是不能一味罵街;一把火可以統統燒燬圓明園昔日的燦爛陳列,但也有它少不了的更加可貴的東西……這些要素,需要全面、立體的加以兼顧。
第三,課如其人,海老師儒雅、厚重、真誠、磊落。說到底,課的設計不是最主要的,他的每一節課,都是用他的感情在播撒,用他的心在譜寫。
面對大海,我們雖然渺小,但是大海不會阻止渺小對他的呼喚;面對高山,我們雖然低矮,但是高山不會阻止低矮對他的仰視;面對大師,我們總想,總想聆聽你多一點,再多一點……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5
前幾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名為《圓明園的毀滅》,學完後,帶給我的感受很深,它主要是講:
十九世紀左右,我們建了一座皇家園林,非常宏大也非常壯觀,裡面有很多花花草草和歷史文物,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園林,非常美麗。可是後來英法聯軍看上了我們的財富,來搶奪圓明園的珍寶,並把圓明園燒了,給我國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我很恨那些英法聯軍,他們殘暴,貪婪,自己國家那麼富有還來搶奪我們的財物,從課文裡的那句“統統掠走”體現出了他們的貪婪,而且他們不僅搶走了我們的東西,還把圓明園燒了,這多麼殘暴啊!我覺得這些英法聯軍實在太壞了。可這不僅是英法聯軍的錯,這裡面還有我們中國的錯。
我們中國以前如果不為了辦太后的生日而把大量錢財用在宴會上,那就可以給軍隊,讓他們去痛擊那些英法聯軍,就因為我們沒有去阻止他們,他們才這樣大膽,得寸進尺。如果我們去阻止了他們,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損失了,因此,我們的,也是中國政府懦弱,無能的錯,他們不把錢財用在正確的地方,導致我們失敗。
英法聯軍燒掉的不僅是一園林的瑰寶精華,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我們中國人被他們看成膽小如鼠的民族。
我們中國人的尊嚴在那場大火後沒了,圓明園沒有重建,還是那幾根剩下的殘柱,我們要銘記國恥,記住圓明園是怎麼被輕而易舉得毀滅的,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為明天的祖國爭一臉光!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6
今天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心頭的怒火久久不能被澆滅。
圓明園是我國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那裡彙集了全國的名勝,不僅能看見各民族典型建築,就連國外有名的景物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圓明園建造用了一百五十多年,佔地面積為三百五十多公頃。圓明園裡收藏著歷代各時期的奇珍異寶。可是,如此美麗的圓明園,卻在1860年被野蠻的侵略者所破壞,圓明園的奇珍異寶被搶劫一空,更可惡的是用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如今只剩下一片廢墟。
圓明園如此輝煌,是幾代人的努力啊!就被一把火燒光了,可惡的是英法聯軍在我國國土上橫行霸道,胡作非為,他們燒了圓明園這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使之毀於一旦,他們向圓明園伸出魔爪,可見他們是多麼的野蠻、無恥。
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舊中國的恥辱,1894年8月,日本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對日本宣戰,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由於清政府的無能以及西方列強對日本的支援,戰爭以中國失敗告終,清政府無奈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我讀完課文,掩卷沉思,我們現在處於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但是我們不要忘記舊中國的恥辱。長大一定要成為國家棟梁之才,一定不要讓《圓明園的毀滅》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7
我們的祖國,有世界史上的藝術瑰寶,也有烙印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噩夢,集二者為一身的就是那被一把火燒燬的圓明園。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明的皇家園林,她有著恢宏的佈局,宏偉的建築和收自天南海北的藝術精品,可是,這世界史的上藝術瑰寶,建築史上的精華,就這麼在侵略者骯髒的手上毀於一旦,他們喪盡天良地攻入圓明園後,就肆無忌憚地開始搶掠。他們就是一群無恥,可惡,卑鄙的強盜!流氓!而最令人無奈的,是那時無知的中國人民,腐敗的清政府。當侵略者發起攻擊,事情還可以挽回時,官員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奮力抵抗,而是逃之夭夭:當侵略者任意搶奪時,中華人民並沒有奮力阻止,而是跟著衝進去搶奪財寶,趁火打劫。這時我不僅要問了,中國受到的欺凌,到底是誰的錯?侵略者?還是我們自己?我不免又想到了敦煌的經卷以及背上千古罵名的王道士,那時外國的冒險家以難以想像的低價買走了難以計數的中國敦煌經卷。而王道士還畢恭畢敬地稱他們為貝大人,司大人。而在這之前,王道士曾經把一些經卷報上了官員。可這些官員呢?卻把它包裝一下放進箱子,打算給哪個官員當生日禮物,後來真的要運去京城的經卷卻又簡陋地用草蓆一卷,就上路了。而運貨的人在哪歇息就在哪順手抽下幾卷,等真正到了上級手中時,就只剩下零零落落的幾捲了。現在我們來想像一下,假如你成功地阻擋了偷運我們財寶的外國車隊,在那時你又能怎樣?所以國恥的背後,有侵略者的野蠻與貪婪,也有我們需要反思的國人的無知與懦弱。
今天,當我們坐在書聲朗朗的教室裡讀書時,一定要銘記這八個字: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從自己做起,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讓那段歷史永不重演。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8
圓明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家園林,建造圓明園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園內既有模仿的各地風景名勝,也有按古人想象而建造的,還有很多非常珍貴的寶物。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瘋狂地掠奪園內的寶物,並放火焚燒。
我對此感到十分震驚,並無法忍受當時清政府的無能和懦弱,而最可惡的,是那些侵略者們。我很想問他們:“你們在我國各地燒殺搶奪,這些難道還不夠嗎?如今還把圓明園的寶物搶走,並放火焚燒,把我國的文化瑰寶都燒成了灰燼。這是我國、乃至世界的損失,你們應該為此感到羞愧!法律是不會容忍你們這樣做的!”
憤怒之餘,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了一件事,它差一點就要被我遺忘。
一年暑假,我像往常一樣睡懶覺。突然一陣聲音,把我吵醒了。我一邊想著這吵鬧聲從何而來,一邊拉開窗簾。在拉開窗簾後,我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到了: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由人組成的正方形方陣,他們一邊高聲喊著:“一二,一二……”的口號,一邊向西邊走去。過了一會兒,他們又邁著整齊的步伐回來了。我看著他們的身影,不禁感慨:“如果中國再多一些像這樣的人,祖國就會更加強大了吧!”從此以後,我每天就聽著他們整齊的口號聲起來。
“如果當時多一些像他們那樣的人,當初圓明園的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吧!”我陷入了沉思。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強大起來了,再也不會被人任意欺凌了!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9
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心情澎湃,覺得火燒圓明園是中國歷史一個莫大的恥辱。
文中講述了1860年8月,英法聯軍侵犯我們的首都北京,併到圓明園內把各種奇珍異寶統統掠走,最後,竟用大火將圓明園化成一片灰燼。
讀完了這篇課文,我真為這個猶如人間仙境,美不勝收的園林感到無限的惋惜。彷彿看見了那一把大火將圓明園燒成灰燼,彷彿看見了英法聯軍正在貪婪地搬運著圓明 園裡寶物。彷彿看見了慈禧太后拖家帶口的從圓明園中逃離,又彷彿看見了千萬中國人在圓明園僅剩的幾根殘柱旁嘆息。
可是最可惡的是萬惡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把我國的名勝古蹟燒燬或破壞,他們還讓我們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國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英法聯軍為什麼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後,要是當時我們強大,他們能敢嗎?作文
從圓明園被毀的'恥辱,我想,為了不讓這段屈辱的歷史重演。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我們的科學技術和軍事國防水平,所以我們要學習別人好的經驗,取長補短,這樣才能趕上先進國家,不再受到外來侵略。
同時讓我深深地認識到"落後就得捱打”這一不變的真理.它在時時刻刻地激勵著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後為祖國效勞,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0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了北京,他們擁有先進的槍炮,雖說那時清兵很多,雖然奮起反抗,可是清軍的裝備落後。英法聯軍擁有的是炮彈,可是清軍只有馬刀和弓箭,沒過多久清軍就倒在了侵略者的槍下。他們很容易的就闖進了圓明園,英法聯軍進入圓明園後,什麼寶貝都不放過,首飾珍珠等小物品能帶走的就統統掠走,大花瓶等沉重的東西不能帶走的就就全部毀掉。然而,這群強盜還不罷休,十月十八日、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直到我國人民這個用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結晶,化成灰燼。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築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從此金壁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珍貴的歷史文物——沒有了!這座萬園之園,東方的博物館,獨一無二的人間仙境——圓明園變成了一堆廢墟。
我憤怒,因為一座精美絕倫的園林毀於一旦;我後悔,中國政府那麼強大,為什麼沒有力量來反抗;我不解,同是女媧創造的人類,為什麼要給我們帶來災難。我明白了,落後就要捱打,就要受壓迫。《圓明園》,記錄著一個民族的榮耀與屈辱。歷史不堪回首,中國要強大。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1
今天我又翻開那熟悉的語文書,又讀到了《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讀完,我百感交集,憤怒、悲傷和惋惜注入我的身體,合二為一。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外,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建築雄偉。不僅有著金碧輝煌的建築,各地的名勝,夕陽景觀,還珍藏著各個朝代的青銅禮器、名人書畫。整座園林的結構極為巧妙,構造技術精湛,是藝術世界的精華,也是世界文明古建築之一。可好景不長,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城,奪走了那些文物,還將圓明園化為一片灰燼。
此時此刻,我憤怒無比,我心想:要是當時的祖國不那麼懦弱,要是當時清朝政府有著更先進的武裝,要是當時的人民意志再堅定一些,就不會留下那段屈辱的歷史。可現在也不能反攻了,因為我國正在實行和平主義,不能把我國的名聲給丟了。不過,我們還可以將祖國建設的更強大。此時,我又想到了當時戰爭的情景,那群橫行霸道的惡魔張著它們那幾千張醜惡的嘴臉,焚燒著那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來上次在香港拍賣會上發生的事:幾個銅像都以昂貴的價格迴歸祖國,這本身就是我們國家的東西,現在卻以異常昂貴的價格拍賣回來,這簡直就是我們國家的恥辱。
想到這,我又想起了以前的我,整天除了吃喝玩樂什麼都不知道,作業又不願意認真寫。沒上一年級時,媽媽就叫我每天寫兩頁的練字,我卻總是丟三落四的,經常會草草地完成,有時還會偷偷落下一頁。現在學了這篇課文,我再也不浪費時間了,學會了珍惜時光,以後爭取做出偉大的事業,讓國家變的更加強大。
是呀,落後就要捱打,只有我們現在好好學習,奮發圖強,才能使我們的祖國走向世界巔峰。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2
這星期我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讀過文章後,又聽了老師的講評,感覺到心裡很是憤怒和惋惜。
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等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十分可惡。能拿走的,統統掠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滅。為了銷燬罪證,10月18日和19日,大約三千名侵略者奉命在圓明園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擁有各地名勝和西洋景觀的皇家園林,在中國地平線上的文明奇蹟——已經消失了。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濃縮了中華民族的建築智慧和博採中西眾家之長的人類歷史上輝煌的建築群,經過幾代人的長期勞動,花了一百五十年才建造出來的。圓明園已經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輝煌。想到這裡,我就感到無比的憤怒。
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晚清時候的消失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國家的衰敗,國力孱弱,造成了中華民族的恥辱。如果國家強大,擁有非常先進的科技和軍事力量,那麼中華民族就不會被外國列強所欺侮。所以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和未來的建設者,現在就要努力成為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的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捍衛者。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3
我在老師的教導下,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從中我真是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當我讀到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我感到無比自豪。我從中知道了,原來圓明園裡,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圓明園裡的風景優美,在園內參觀,偏僻在幻想的境界裡漫遊。我讀了這一個自然段,知道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的聰明才智,才所以建造出這一個世界園林的奇蹟。圓明園裡還收藏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所以,我以後要保護好祖國悠久的燦爛文化。
當我又讀到第五自然段的時候,我感到無比憤怒和惋惜。因為,英法侵略者,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到的就搬走,實在拿不動就任意破壞。就這樣一座世界園林,化為灰燼。這邦可惡的強盜,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把我們中國人民辛勤勞動建造而成的圓明園毀滅掉。如果,我當時在場,我真想問清朝政府你們為什麼不反抗敵人,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國寶被敵人搶走而無動於衷,難道你們不愛自己的祖國嗎?
當我學完了這篇課文,我真的非常痛恨那些強盜,他們不僅把我們的國寶搶走,更可恨的是還要我們用昂貴的價錢把它買回來!所以,我以後要刻苦學習,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使國家變得更強大!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4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十分心痛,因為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在野蠻、貪婪的英法聯軍手中喪生了。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一共佔地三百五十多公頃。圓明園中不僅有不少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景物,也收藏著歷代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還有歐、美風格的景物。這樣一項偉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才修建成。但是,1860年10月6日,圓明園被英法聯軍侵佔,隨後他們把圓明園裡收藏著的珍貴文物洗劫一空。能拿走的全部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壞。1860年10月18日,三千多名侵略者放火焚燒圓明園,大火籠罩了整個北京城。
這些侵略者,破壞了我們幾千年的文明,奪走了我們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毀壞了一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他們在我們的國土上為所欲為、隨心所欲。一座世界文化寶庫,就在他們這種瘋狂的行動中毀於一旦。
這使我想起了舊中國的恥辱:英國逼迫我們割讓香港,賠償銀兩數百萬。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860年,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1898年,香港被英國強行租借,租期99年。香港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國土,卻被這些侵略者佔領。
一個國家如果落後就要捱打,只有變得繁榮富強,才不會遭受外來侵略。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而奮鬥!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5
當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當人們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而歡欣鼓舞的時候;當上海市博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那段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最近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讓我更加了解了中華民族過去的那段恥辱。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陵園,那裡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還存放著各種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他是我們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可是,因為清朝政府的無能和腐敗,竟讓殘暴的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貪婪的把園內凡是能那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用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做了這些還不夠,他們為了銷燬罪證,竟讓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園內放火。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化為了灰燼。
我痛恨清朝這幅的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這些萬惡的洋人的淫威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來掃除國內的革命勢力。我更痛恨這貪婪的英法聯軍,圓明園有什麼過錯,你要一把火把他燒了呢?你難道還想燒燬罪證嗎?你雖然燒了圓明園,但你不能燒燬歷史,這段刻骨銘心的屈辱,已深深的刻在了中國人的心裡,無論怎樣都是抹不去的。
唉!圓明園光彩奪目的輝煌就這樣在短短的幾天內毀於一旦,他失去了昔日的光輝與繁華,失去了以往的耀眼與奪目,我只能嘆息你那美好的過去。今天,我們可以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我們可以盡情在開滿鮮花的公園裡遊戲;我們可以在家中享受一切美好的待遇。但我們還是要努力、刻苦的學習,掌握好科學知識,作21世紀的和格接班人,讓歷史不再重演,讓祖國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