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有一種輝映叫相信閱讀答案

有一種輝映叫相信閱讀答案

有一種輝映叫相信閱讀答案

  導語:透過不斷進行閱讀練習,可以幫助大家提高語文水平。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有一種輝映叫相信閱讀答案,供各位閱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有一種輝映叫相信

  ①陌生人都可以信任嗎?回答的比率相差甚遠,從挪威的65%到巴西的5%左右。世界銀行的史蒂夫·奈克指出 的:“信任是影響一個國家經濟健 康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在信任度較低的時候,個人和組織在參與經濟交易時會更警惕,因而往往抑制國家經濟。”

  ②人生或者社會最大的浪費,就是彼此都不相信!知名危機管理專家王微說:“信任也是生產力。”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

  ③多年前一個朋友的朋友第一次包車去西藏,路過一個小村莊,一個小女孩攔住了他們的車,問他們是不是要路過前面的某個鎮子,司機說“是”,於是那女孩便讓司機帶上給在前方某鎮子打工的哥哥1000元錢,而司機和女孩素不相識。當時我朋友的朋友震驚於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純真,從此愛上西藏。

  ④想買書,店內卻沒老闆,書友可在紙上寫下購書名單,將錢自行放入錢筒中。這成為臺灣“BOOK ANEW”二手書店特色,成為愛書人口耳相傳的誠實書店。27歲的老闆認為,“愛書的人素質高,不會偷書”,且書的單價低,轉賣也無法獲利。信任的後果是,書友們一般多塞錢支援他。書店辦得越來越好。

  ⑤商務部曾有個統計,我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我國每年簽訂約40億份合同中,履約率只有50%。在誠信成本太高,而失信又幾乎沒什麼成本的情況下,違約、造假、欺詐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兩年,紅木古典傢俱市場低迷,雪上加霜的是,我的一個朋友,被遵化的一個生意夥伴“拖欠”380萬貨款,其實是賴賬,朋友是在醉的時候跟我說,他知道,在這個騙子橫行的年代,被騙是多麼丟人。

  ⑥這就是信的代價。血淋淋、活生生的代價。沒有信任,人是真的孤單!

  ⑦信,一個字,好貴重;如果變成兩個字“相信”——互相信任,人生即可輕盈。世界最幸福國家挪威,年度人均GDP高達5.3萬美元,為世界最高水平。74%的挪威人都表示其他人值得信任,這個比例為各國之最。

  ⑧信,是沒有被汙染的初心是天光,它有一種輝映,叫相信,彼此互信。紐約市的一個流浪漢Valentine,在路上向一個企業高管Harris女士乞討。Harris女士拿出自己的信用卡  讓他去買點東西,並等他回來還卡。流浪漢並沒有逃之夭夭,很快把卡還給了這位慷慨的女士。流浪漢事後說,“她相信了我,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永遠不會!”

  ⑨1984年的一天,一個66歲老頭在華爾街穿著裙子和褲襪扭動腰肢翩翩起舞,惹得眾人狂笑。他不是瘋子,他正是剛和員工打賭輸了的沃爾瑪創始人老沃爾頓,他告訴人們,老闆更應信守承諾。

  ⑩要彼此相信,得從自己守信開始。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無論經商還是待人接物?

  【問題】

  1.選文中作者闡明的主要觀點是什麼?(4分)

  答:________

  2.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選擇一種論證方法,結合本文具體內容簡要分析其作用。(6分)

  答:________

  3.結合選文,說說第9段劃線句在表達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

  4.閱讀下面的`連結材料並回答問題(6分)

  “老人倒地扶不扶”和“困窘者街頭求助幫不幫”等問題,社會上對此爭論激烈。

  肯定方認為,應該“扶”“助”。據有關機構調查,老人倒地訛詐的現象極少,“不扶”“不助”違背文明社會“扶弱濟困”的公德,“不扶”已造成的許多不良後果,也拷問著社會的良知。

  否定方也有“不扶”“不助”的道理。

  請結合選文說說你怎樣對待這類事情?

  答:________

  【答案】

  1.  (4分)闡明的主要觀點是: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礎。

  2.(6分>本文采用的論證方法有:正反對比論證,道理(引用)論證(3分)。 示例:第⑨了正對比淪Z.本段與③④兩段進行了正反對比論證,本段結合我國現實,陳述信任(用)缺失給國家經濟建設和個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從反面突出論證中心論點,使論證更加嚴密,更具有說服力(3分)。

  3.(4分)這裡形象描述一個當街認真“跳舞”引起眾人狂笑的情景,一定程度上說明作為年邁踐行諾言的不易,反襯出他對待員工的誠懇態度。這一典型事例有力論證了中心心論點,並將其深化——“要彼此互信,得從自己守信開始”。(意思接近即可)

  4.(6分)參考答案一:首先應該相信他人是真的遇到了困難,伸出手幫人一把,傳遞了愛心,美化了社會風氣,即使有以行乞為業者,自己並不損失多少,一樣收穫助人為樂。參考答案二:我對行乞者不會不加區別地給予救肋,否則助長有些以乞討斂財者不勞而獲的心理;對倒地老人,扶不扶先判斷真假判斷的,我不會扶,以免被不必要的麻煩糾纏,但我會打相關的電話報告情況。

  (以上兩種意見能言之成理,符合社合公序良俗,符合“建設文明、和諧社會”大方向以及正當的人之常情即可酌情給分,持否定態度卻不採取積極措施的適當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