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元稹> 唐代元稹的離思文言文翻譯

唐代元稹的離思文言文翻譯

唐代元稹的離思文言文翻譯

  離思五首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組悼亡絕句。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寫了詩人對亡妻韋叢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的思念。小編為你整理了元稹的離思,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一、原文

  離思五首

  其一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繞街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閒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其三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其五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二、註釋

  ⑴篸(zān):古同“簪”。

  ⑵須臾(yú):片刻,很短的時間。

  ⑶散漫:慢慢的。

  ⑷慵(yōng):懶惰,懶散。

  ⑸水晶簾:石英做的簾子;一指透明的簾子。

  ⑹吉了:又稱秦吉了,八哥。嫩麴:酒麴一樣的嫩色。

  ⑺紕縵:指經緯稀疏的披帛。

  ⑻“曾經”句:此句由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意思是已經觀看過茫茫大海的水勢,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⑼“除卻”句: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賦》裡“巫山雲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雲.其他所有的雲彩都稱不上彩雲。

  ⑽取次:隨便,草率地。

  ⑾緣:因為,為了,由於。

  ⑿發:開放。

  ⒀白人:皮膚潔白的人。詩中指亡妻。

  三、譯文

  其一

  愛在早上的鏡子裡面欣賞殘妝,釵環插滿在髮絲叢之中。

  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面,好像一朵紅花甦醒綻放,又好像要化開了一般。

  其二

  山泉繞著街道緩緩流去,萬樹桃花掩映著小樓。

  我在樓的上面悠閒地翻看道教書籍慵懶著沒有起身,隔著水晶簾看你在妝臺前梳頭。

  其三

  著壓的紅羅總是追逐時髦新穎的花樣,繡著秦吉了花紋的紗布染著酒麴一樣的嫩色。

  你說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質太薄弱,稍微有些經緯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其四

  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雲靄,就覺得別處的雲黯然失色。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於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其五

  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你這個皮膚潔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兩三棵樹一樣靜靜地站在江邊,可憐只有一樹綠葉和我一起度過殘春。

  賞析:

  經歷過滄海之水的波瀾壯闊,就不會再被別處的水所吸引。陶醉過巫山之雲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雖常在花叢裡穿行,我卻沒有心思欣賞花朵,一半是因為自己已經修道,一半是因為心裡只有你……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釋是說。痴迷在你愛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夢幻裡,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愛你沒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後也沒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沒心思去愛,因為心裡只有一個你……

  元稹愛妻的名韋,字蕙叢。比元稹小四歲,二十歲和元稹結婚,二十七歲時就不幸死去了。元稹大概是古人寫給妻子詩歌最多的一位詩人了,他的許多詩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可以想象,元稹的後半生都在懷念著自己的妻子。不知道元稹作了多少首悼念懷念妻子的詩,但現在還能看到的就有三十多首。除了這首,還有《譴悲懷三首》、《六年春遣懷八首》、《雜憶五首》等等,可以說篇篇都感人至深。我們從這些詩篇裡可以想象韋叢是一個賢淑美麗的女人,還可以知道元稹是一個痴情感恩的男人。

  元稹個人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漢族,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生平

  元稹8 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彷彿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後來《西廂記》故事所由。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風格

  他非常推崇杜詩,其詩學杜而能變杜,並於平淺明快中呈現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於情趣。樂府詩在元詩中佔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並序》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啟發了白居易創作新樂府,且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缺點是主題不夠集中,形象不夠鮮明。和劉猛、李餘《古樂府詩》的古題樂府19首,則能借古題而創新詞新義,主題深刻,描寫集中,表現有力。長篇敘事詩《連昌宮詞》,在元集中也列為樂府類,旨含諷諭,和《長恨歌》齊名。其鋪敘詳密,優美自然。元詩中最具特色的是豔詩和悼亡詩。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緻生動,不同一般豔詩的泛描。悼亡詩為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在詩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韻相酬的創始者。《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均依次重用白詩原韻,韻同而意殊。這種次韻相酬的做法,在當時影響很大,也很容易產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傳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創以古文制誥,格高詞美,為人效仿。其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敘述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文筆優美,刻畫細緻,為唐人傳奇中之名篇。後世戲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創作出許多戲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和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等。元稹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合集多種。其本集《元氏長慶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今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