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遊子吟> 遊子吟註釋譯文及賞析

遊子吟註釋譯文及賞析

遊子吟註釋譯文及賞析

  導語:遊子吟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釋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 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 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絃,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 四句的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 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 鬱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改寫遊子吟一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天空下著大雪,風兒不停地吹。一個遊子回到了家,稍事休息後他又要出遠門了。夜裡,兒子看見母親只穿著一件單衣,在等下吃力地為他縫補衣服,連忙說:“母親!您快歇下吧!您身體不好,彆著涼了。”母親聽了兒子的話,怕他擔心,就去睡下了。不一會兒,她聽到了兒子的呼嚕聲,就躡手躡腳地下了床,點起油燈,繼續一絲不苟地給孩子縫衣服。也許是年老眼花,一不小心把手指戳破了,但她只是放在嘴了吸了下,就接著逢了。縫了大概半個時辰,母親也累了,她伸了伸腰,理了理亂糟糟的頭髮,捶了捶背,再專心致志地縫起來。

  深夜了,兒子突然醒了,看見隔壁母親的房間露出微弱的燈光,偷偷地走過去,。當他看見母親疲憊的身軀在燈影裡搖晃時,他再也忍不住了,失聲叫道:“母親!”母親笑著對兒子說:“我已經把你衣服補好了。兒啊,你可要早回啊,母親老了,經不起一人在家的孤單啊!”眼裡流露的依依不捨傷心的.眼神。“我一定會早回的,回來陪伴我親愛的母親。”

  兒子走了。他穿著母親為他縫好的衣服,感覺格外溫暖,也格外貼身、舒適。他知道這衣服雖不是綾羅綢緞,但每一針都包含著母親的愛啊!母愛如同春天的光輝,孩子就像大地的小草一樣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我們一定要報答母親。但我知道,無論如何,也無法報答完這比天高比海深的情意!

  改寫遊子吟二

  孟郊,唐代詩人,出身貧寒,屢次趕考,方中進士。 一次趕考前的夜晚,他和母親圍坐在小炕桌前。昏黃的油燈下,孟郊刻苦讀書,母親在為他縫補衣裳。母親左手拿針,右手拿線,正在穿針引線。由於人老眼花,半天也沒穿好。孟郊抬起頭來,“娘,讓我來吧!”“不用,不用,快看你的書。”母親一邊說,一邊繼續穿針引線。忽然,母親的手指被紮了一下,滲出了鮮血。孟郊奪過母親手中的針線,一邊替她穿好,一邊動情地說:“娘,這次去長安,我一定要好好考試,早日考上狀元,也好孝敬您老人家。”母親高興地說:“好孩子,娘就等著這一天哪!” 孟郊繼續埋頭讀書。娘一邊縫補一邊說:“孩子,出門在外沒人照顧,你一定要學會照顧自己。”孟郊說:“娘放心吧,我又不是三歲小孩。”說著,又把油燈撥亮了點兒,朝母親那邊推了推。母親說:“天冷了,娘給你縫了件新棉衣,來,試試看合不合身。”孟郊穿上棉衣,身上頓時感到暖和了許多。母親說:“好吧,快脫下來讓娘給你把紐扣釘上,明天就可以穿著上路了。” 夜已經很深了。母親說:“孩子,快睡覺吧,明天還要早起趕路哪!”孟郊說:“娘,您也早點睡吧,為了兒子趕考,你已經三天三夜沒有閤眼了。”母親說:“你這一去,還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娘還要給你再準備準備其他東西。” 孟郊的眼睛溼潤了。他的眼前,浮現出母親白天下地勞作,夜晚紡線織布的身影。母親的白髮越來越多,身體越來越消瘦。看著燈下母親那穿針引線的瘦弱身影,他翻身起床,提筆寫下了那發自內心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此,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就一直流傳到現在。

  改寫遊子吟三

  夜靜悄悄的。在一間小茅屋裡,一位白髮蒼蒼臉上佈滿皺紋的母親正在油燈下為將要出門遠行的兒子縫製衣服,兒子手中拿著一本書,正專心致志的讀著。

  在桌子的正中央放著一盞油燈,油燈的一邊放著一疊書,另一邊放著一疊織衣服的工具。母親那經脈突兀的雙手左邊拿著針,右邊拿著線,小心翼翼地把線穿過細小的針孔。母親把對兒子的千般情,萬般愛都縫入了一針一下線中。儘管沒有綾羅綢緞有的只是家中普普通通的布,但密密麻麻的針腳中縫進了母親深深的情。

  釦子鬆了,母親就用針縫得牢牢的,她一不小心把手扎破了,母親用嘴吸了一吸,便又縫了起來。她想:“兒子一去,不一定什麼時候回來,我一定要好好地縫。”有的衣服經過長期磨損,已經出現了斷線和有洞的地方了,母親拿起針,一針比一針縫得密,一針比一針縫得牢,就這樣一件接一件。母親的動作聲雖然很小,但還是把孟郊驚醒了,孟郊看在眼裡,感動在心上。

  母親一件接一件地縫,終於都縫好了,這時,天也亮了。孟郊穿上母親縫好的衣服,心裡非常感動,他想:“我們做兒女的,怎樣也報答不了母親給予的關懷,母愛比天高、比海深、比地大;母愛像陽光,哺育小草,可小草卻報答不了陽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