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遊子吟> 古詩兩首泊船瓜洲和遊子吟的教學設計

古詩泊船瓜洲和遊子吟的教學設計

古詩兩首泊船瓜洲和遊子吟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真摯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泊船瓜洲》,並會默寫。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詩歌的意思。

  教學難點 :

  體會詩人描繪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詩人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匯入 。

  一提起母親,一提起家鄉,我們倍感親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吟誦母親和家鄉的詩句。

  二、整體感知,重點品析。

  (一)一讀,初讀全詩,瞭解詩意。

  1.出示詩題,簡介作者。

  透過預習,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誰嗎?

  (1)這道詩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簡介王安石的`資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21歲中進士,當過十多年地方官,後來兩次擔任宰相推行變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讀全詩,讀清字音,標畫出生字。

  3.指名讀詩,糾正字音。

  數重山(shù chóng) 照我還(huán)

  4.引導學生了解全詩的大意。

  (1)知詩人:宋,王安石。

  (2)解詩題:分析“泊”的含義。

  (3)感知詩意:詩人船泊瓜洲,離鐘山近在咫尺,卻回不去,於是感嘆吟詩,寫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懷念家鄉金陵。

  5.小結學習方法:初讀知詩意。

  (二)二讀,細讀全詩,理解詩句。

  1.詩人泊船瓜洲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他是怎樣描寫的?請讀全詩,用“——”標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 ”畫出寓有深情的詞語。

  2.抓住質疑處,運用多種方法解疑。

  間(jiàn):隔開,間隔。

  只:僅僅。

  數重:幾層。

  綠:吹綠了。

  還:歸。

  3.理解本詩的特色。

  前兩行看是寫眼前景象,但在詩中卻飽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卻不能回金陵去,可見詩人懷念家鄉的感情是十分濃厚的。

  4.小結學習方法:細讀品詩句。

  (三)三讀,精讀全詩,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靜,星光燦爛,詩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會產生哪些聯想和想像?心中會有哪些感受?

  2.學生扮演詩人,講述想象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