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晏殊> 鳳銜杯 晏殊

鳳銜杯 晏殊

鳳銜杯 晏殊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下面是其作品《鳳銜杯》相關介紹!

  鳳銜杯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柳條花纇惱青春。更那堪、飛絮紛紛。一曲細清脆、倚朱唇。斟綠酒、掩紅巾。

  追往事,惜芳唇。暫時間、留住行雲。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處裡、覺尖新。

  鳳銜杯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留花不住怨花飛。向南園、情緒依依。可惜倒紅斜白、一枝枝。經宿雨、又離披。

  憑朱檻,把金卮。對芳叢、惆悵多時。何況舊歡新恨阻心期。空滿眼、是相思。

  作者介紹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於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評價

  《珠玉詞》中沒有長調慢詞,全是小令。由此也可知:一方面當時慢詞尚未流行,晏殊篤守《花間》的成規;同時可見晏殊這些詞大都是在酒席或壽筵上臨時即景之作,不是仔細用心推敲出來的.。其次,晏詞集中沒有朋友之間的和作。

  晏殊詞中也沒有遊山玩水或羈旅愁苦如柳永、張先諸人的作品,這是由於他一生富貴,自然無愁苦之詞,但他也並非全無悲慼,不過他所悲所戚的是人生中共有的“無可奈何”的共悲,而非個人為某事的小悲小痛,又因為他一生歷任各級大官,縱有兒女之情也不能象柳永、秦觀那樣表達出來,所以他詞中又似乎有一種潛伏的風情,不能傾瀉出來,只能在一定範圍內隱約地表達,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