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楊萬里> 楊萬里的詩憫農拼音

楊萬里的詩憫農拼音

楊萬里的詩憫農拼音

  《憫農》是宋代楊萬里的作品,詩中借閏年比平年時間長來表達農民對歉收饑饉的無奈和悲涼。這首詩用層層迭加的手法,步步推進,揭示農民的苦難,作者悲憫同情的意緒浸透於字裡行間,使作品字字血,聲聲淚,扣動讀者的心絃。下面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了楊萬里的詩憫農拼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mǐn nóng

  《憫農》

  sòng yáng wàn lǐ

  宋  楊萬里

  dào yún bù yǔ bù duō huáng, qiáo mài kōng huā zǎo zhuó shuāng.

  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yǐ fēn rěn jī dù cán suì, gèng kān suì lǐ rùn tiān cháng.

  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註釋】

  憫農:同情農民。憫,憐憫,同情。

  稻雲:水稻如雲,比喻稻田面積大。

  黃:成熟。

  蕎(qiáo)麥:蕎麥,頂花生長的一種早熟的糧食作物,葉心形,互生;花散穗狀,白色*;果實近三稜錐形,果皮灰黑色*,磨成的麵粉為白色*,可食。

  空花:是指無實之花,即光開花沒結果。

  著(zháo):受到。

  已分:早就料知。 分,料想,料到。

  更堪:即更哪堪,哪裡又經得起或經受得了。

  閏:即閏月。閏月,閏月年照正常年份多出一個月。

  【古詩今譯】

  稻田因天氣大旱而沒有多少成熟的,蕎麥也因為寒霜來得太早而沒了收成。農民們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飢挨餓過日子了,卻偏偏又趕上今年閏了一個月,捱餓的日子就更長了。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南宋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歷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等。反對以鐵錢行於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閒居鄉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他作詩25000多首,只有少數傳下來。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任職廣東,發現惠、潮等州外皆無軍營,將士皆居城中,遂奏請同意,在所有諸路鄉間外砦蓋造廨舍營房,不準士兵遷駐城內。在惠州先後寫下膾炙人口的詩作如《白鶴峰》《遊東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橋》《遊豐湖》等,其中《遊豐湖》是惠州西湖歷代名詩之一:“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潁水及羅浮,東坡原是西湖長,不到羅浮便得休”。其人其詩在惠州影響很大,被祀於西湖畔的景賢祠。

  賞析

  第一首詩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第二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閒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是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是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很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絡在一起。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採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裡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並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後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最後,詩的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也是這兩首小詩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