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 宋 楊萬里
楊萬里學問淵博,才思健舉,展現了驚人的詩作才華,為後人留下了不少的詩篇。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宋代楊萬里的梔子花,歡迎閱讀!
梔子花
宋代
楊萬里
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孤姿妍外淨,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無風忽鼻端。如何山谷老,只為賦山礬。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官至秘書監。一生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晚年閒居鄉里長達15年之久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有《誠齋樂府》。
楊萬里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今日詩壇誰是主,誠齋詩律正施行。”(姜特立《謝楊誠齋惠長句》)“四海誠齋獨霸詩。”(項安世《又用韻酬潘楊二首》)他的詩歌創作,走過的是一條由廣學博取、轉益多師而至面向現實、師法自然的道路。他的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
他起初模仿江西詩派,重在字句韻律上著意,後來認識到江西詩派追求形式、艱深蹇澀的弊病,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盡焚其力作詩篇千餘首,決意跳出江西詩派的窠臼而另闢蹊徑。他在《荊溪集自序》中曾回憶過自己走過的創作道路:“餘之詩,始學江西諸君子,既又學後山(陳師道)五字律,既又學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絕句,晚乃學絕句於唐人。……戊戌作詩,忽若有悟,於是辭謝唐人及王、陳、江西諸君子皆不敢學,而後欣如也。”自此“永珍畢來,獻予詩材”“前者未做而後者已迫,渙然未覺作詩之難也”(《荊溪集序》)。他在詩中也曾明確表白:“傳派傳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風流。黃(庭堅)陳(師道)籬下休安腳,陶(潛)謝(靈運)行前更出頭。”(《跋徐恭仲省幹近詩》之三)
知識擴充套件:古代詠花詩選之梔子花
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 唐劉禹錫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已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梔子花詩 宋 王義山
當年曾記晉華林。望氣紅黃梔子深。
有敕諸官勤守護,花開如玉子如金。
此花端的名薝蔔。千佛林中清更潔。
從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壽佛。
次梔子花韻 宋 陳造
居士窗前簷蔔花,清香不斷逗窗紗。
傷和錯底風過關,照夜偏憐玉雪葩。
瓊樹未應矜潔白,金神端為發英華。
世間俗眼便紅紫,試遣詩翁較等差。
梔子花 宋 董嗣杲
玉瓣涼叢擁翠煙,南薰池閣燦雲仙。
芳林園裡誰曾賞,簷卜坊中自可禪。
明豔倚嬌攢六出,淨香乘烈嫋孤妍。
風霜成實秋原晚,付與華燈作樣傳。
詠餘商卿梔子花 宋 劉過
捍不求知色自然,朝來何許雪華鮮。
如行佛國參知識,未嫁仙姿益淨娟。
梅子已黃猶夜雨,客遊方倦作春眠。
地卑山近征衣潤,不費燻爐一炷煙。
梔子花 宋 舒嶽祥
六出臺成一寸心,銀盤裡許貯金簪。
月中不著蠅點璧。春過翻疑蝶滿林。
陸地水光山院靜,炎天冰片石壇深。
楊州只說瓊花好,漠漠風水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