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楊萬里> 曉行望雲山全文賞析 楊萬里

曉行望雲山全文賞析 楊萬里

曉行望雲山全文賞析 楊萬里

  《曉行望雲山》向我們展現了詩人楊萬里的心靈世界,是楊萬里的代表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曉行望雲山全文賞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曉行望雲山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譯文

  下了一夜的雨,東方剛破曉,詩人出門,影影綽綽地看到天邊有連綿不斷的.山巒。

  忽然他發現有一座山峰向上升,於是在對比之下,知道那不動的山,才是真山。

  註釋

  可觀:壯觀。

  方知:才知道。

  簡析

  從第一句看“時候”,從第二句看“景象”。重視“霽”的理解。①善於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徵,把曉行所見靜與動的景緻寫得變幻神奇。②把雲誤當山峰,寫得新穎、活潑,很有情趣。③語言質樸自然,明白如話,卻把景物描摹得生動逼真。

  作者以自己由錯覺到獲得真知的體會告訴人們:生活中,常有以假亂真的現象發生,但假象終究不能掩蓋真實。我們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應全面深入地觀察事物,以明辨真偽。(第一層指明其中的道理,第二層應表明我們的態度。兩個要點遞進展開。)

  誠齋體的突出特點就是善於巧妙地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徵和動態。如《曉行望雲山》:'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卻有一峰突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曉行望雲山》,描寫的是自己的新鮮感覺,展現的是詩人的心靈世界。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南宋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歷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等。反對以鐵錢行於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閒居鄉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他作詩25000多首,只有少數傳下來。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任職廣東,發現惠、潮等州外皆無軍營,將士皆居城中,遂奏請同意,在所有諸路鄉間外砦蓋造廨舍營房,不準士兵遷駐城內。在惠州先後寫下膾炙人口的詩作如《白鶴峰》《遊東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橋》《遊豐湖》等,其中《遊豐湖》是惠州西湖歷代名詩之一:“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潁水及羅浮,東坡原是西湖長,不到羅浮便得休”。其人其詩在惠州影響很大,被祀於西湖畔的景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