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辛棄疾> 西江月 辛棄疾

西江月 辛棄疾

西江月 辛棄疾

  這首詞,有一個生動具體的氣氛,也表達出一種親切感受到的情趣。這種情景交融的整體就是一個藝術的形象。下面和小編一起感受一下這首詞吧。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註釋】

  ①西江月:詞牌名。

  ②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③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④鳴蟬:蟬叫聲。

  ⑤舊時:往日。

  ⑥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⑧見:同“現”,顯現,出現。

  【譯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彷彿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一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他的眼前。

  【賞析】

  【詩人簡介】

  辛棄疾(1140.5.18-1207.10.3),南宋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軒,因此自號“稼軒居士”。漢族,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風閘村)人。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辛棄疾的始祖辛維葉,在唐曾任大理寺評事,由隴西狄道遷濟南,故世為濟南人。高祖辛師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賓州司戶參軍。祖父辛贊,因累於族眾,靖康之變時未能隨宋室南渡,仕於金,先後為譙縣、開封等地守令。辛棄疾父辛文鬱早卒,他自幼隨祖父辛贊生活。   辛棄疾在文學上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讚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並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

  【創作背景】

  辛棄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彈劾罷官,回到帶湖家居,過著投閒置散的退隱生活。辛棄疾一直重視農業生產和同情民間疾苦,這於辛棄疾閒居上饒帶湖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