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席慕容> 2017席慕蓉作品風格

席慕蓉作品風格

2017席慕蓉作品風格

  青春只是在旅行的時候才會有光彩的。什麼是讀萬卷書,什麼又是行萬里路?當你真正這樣履行了的時候,當你真正的坐擁萬卷書曲行萬里路的時候,你便會知道,那個曾經幼稚的你其實已經遠去,因為青春來了。——席慕蓉

  席慕蓉寫作風格

  席慕容的詩歌多寫愛情、鄉愁、時光和生命,愛的抒發已成為席慕容詩歌的第一主題。而在這些愛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憂愁。席慕容以一個女性特有的細膩的視角,來體驗著生命中的溫存。

  席慕蓉的散文詩中表現出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又遠又近的境界。人存不存在前生?我們就不用去作科學的探討與論斷了,僅就《前緣》一文而言,詩人是借前生的存在來表達她對相悅者熾烈的愛戀。

  這愛戀曾被忽視:“你若曾是江南採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

  這愛戀含著埋怨:“你若曾是那逃學的頑童,我必是從你袋中掉落的那顆嶄新的彈珠,在路旁的草叢裡,目送你毫不知情地遠去。”

  這愛戀甘願犧牲:“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燒著,陪伴你過一段靜穆的時光。”

  三個並列的意象,均用詞精美,格調清新,特別是把相悅者與自己放在不平等的地位,突出了己方的.主動與猛烈,極大的增強了情感的穿透力。

  正因為如此:“今生相逢,總覺得有些前緣未了,卻又很恍惚,無法仔細地去辨認,無法仔細地向你說出。”這無法分辨,無法述說之情,就起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的作用。

  也因為將此生與前生交錯描寫,給我的感覺是又遠又近,遠近界限難以劃分,現實與理想難以劃分,心相與理析難以劃分。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大方面,一為對花卉的描述,二為顏色的詞彙使用。在於“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樣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與她的關係最為密切。因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畫家的身份,在顏色的運用上,自然比較於其他作家貼切,形成她的一種特色。

  寫作技法

  席慕蓉的詩作一直頗受矚目,然而近年來,她的詩作產量減少,散文作品不斷的增加,其中亦有異於詩作的特色,評論其詩作的文章頗多,其實席慕蓉的散文也有另外的風味。本文將以席慕蓉的散文作品為範圍,探討其特色與寫作技巧。其散文作品較特殊之處,如‘花’在席作之中所佔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對此現象做一分析。另外,兼論席慕蓉的寫作技巧,如顏色的搭配、問句的運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作者介紹

  席慕蓉的詩作一直頗受矚目,其中亦有異於詩作的特色,評論其詩作的文章頗多,散文作品較特殊之處,如‘花’在席作之中所佔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席慕容,女,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

  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後隨家定居臺灣。她於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詩集《七里香》,在臺灣颳起一陣旋風,其銷售成績也十分驚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長的痕跡》,表現她另一種創作的形式,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代表作品有《記憶廣場》、《成長的痕跡》等。論席慕蓉的寫作技巧,如顏色的搭配、問句的運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個人影響

  在臺灣現代詩史中,席慕蓉是個非常特殊的案例。一出現便成了臺灣詩壇的“暴發戶”,創造了“軟性詩”的“席慕蓉現象”。席慕容的詩整合為暢銷書排行榜上的顯位;作品成為大、中學校女生手中的瑰寶;名字成為報刊、電臺的熱門話題;席慕容本人甚至被看成是臺灣“詩中的瓊瑤”。這一切都成為臺灣詩壇從未有過的新鮮事。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席慕容又越過海峽,在中國大陸掀起一股“席慕蓉旋風”,成為許多青年詩愛好者心目中的偶像。

  以一現代詩寫作者而能躍為當代評論家筆下的“某某現象”,席慕蓉也堪稱第一──雖然這群評論人在使用“席慕蓉現象”一詞時,多少都帶有幾分批判檢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