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閱讀練習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閱讀練習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閱讀練習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上片寫景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在山野裡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不容易體會到的。

  閱讀詩歌並回答問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_______________。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1.這首詞的作者辛棄疾是(  )人

  A.南宋

  B.北宋

  C.南唐

  正確答案:A

  2.這首詞的詞牌名是(  ),題目是(  )。

  A.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B.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

  正確答案:A

  3.這首詩中有兩個對偶句,請找出來。(多選題)

  A.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B.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C.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D.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正確答案:A C

  4.這首詞表達了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答: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1.這首詞的詞牌名是_______,詞題是_______。

  2.把詞中的空缺處補充完整。

  3.詞中的“見”讀_______,它的意思與“_______”相同。

  4.詞中描寫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詞上片寫_______的夏夜,以鳥驚、_______、_______這些山村特有的音響,把_______寫得生機勃勃;下片以輕雲小雨、 _______和_______的突然發現,表現_______的樂趣。本詞流露出作者_______和_______ 。

  答案

  1.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2.清風半夜鳴蟬

  3.xiàn 現

  4.月、鵲、蟬、蛙、星、雨、店、橋

  5.月明風清 蟬鳴 蛙噪 黃沙道 天氣時陰時晴 舊遊之地 夜行鄉間 對豐收之年的喜悅 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拓展閱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賞析

  這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閱讀這首詞,要注意時間和地點。時間是夏天的傍晚,地點是有山有水的農村田野。這首詞描寫的是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然而詩人卻把這形象巧妙的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 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幹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於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人們的關注點從長空轉移到田野,表現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聯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此時此地,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而說豐年的主體,不是人們常用的鵲聲,而是那一片蛙聲,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令人稱奇。在詞人的感覺裡,儼然聽到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爭說豐年。先出“說”的內容,再補“聲”的來源。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造。

  以上四句純然是抒寫當時當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詞人所描寫的夏景並沒有就此終止。如果說詞的上闋並非寥廓夏景的描繪,那麼下闋卻顯然是以波瀾變幻、柳蔭路曲取勝了。由於上闋結尾構思和音律出現了顯著的停頓,因此下闋開頭,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定的音勢。“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裡,“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這些都是為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相吻合。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儘管很熟,可總因為醉心於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也都沒有察覺。前文“路轉”,後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於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確實是令人玩味無窮。

  單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裡,讀者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於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作者筆下這一個個畫面,流露出詩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正是作者忘懷於大自然所得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