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教案範本
辛棄疾是豪放派詞人代表,詞風一直是雄渾大氣,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卻一改其以往作風,以寧靜優美的文筆刻畫了一副美麗的田園風光,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生活美。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這首詞是寫農村生活的佳作,那麼,本課的教學應該怎樣開展呢?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教案範本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透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透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小黑板、課前蒐集有關宋詞的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簡介作者、時代背影。
1、猜一猜詩人:(出示詩人介紹)
2、我們還學過他哪首詞?能背出來嗎?(《清平樂·村居》
3、你對他還有其他了解嗎?辛棄疾,號稼軒,是我國南宋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已被金人佔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中國。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歷程中,曾遭貶職,先後有二十餘年是在江西上繞閒居多年。)
是啊,聽說,上繞那兒風景優美,農田水利條件好。辛棄疾對那一帶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詩人到黃沙嶺的小路上欣賞風景,即興寫下了一首詞。叫《西江月黃沙道中》,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詞。
6、板書課題,齊讀,你知道了什麼?(詞牌名、課題的意思、黃沙的位置)
過渡:這首詞寫了什麼呢?下面讓我們讀一讀。開啟書本。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懂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現):讀的時候,哪個字音要特別注意,齊讀。生評價。
(2)讀得真棒,要把這首詞讀好,要注意什麼?停頓和重音(再出示詞)
3、自由讀。
4、齊讀。
過渡:
同學們讀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句意思。
1、默讀,自行解決詩句的意思。
A、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如藉助註釋、看圖、單音變雙音字、調換順序、補充詞語等)B、不懂的地方反覆默讀幾次。C、有疑問、不懂的'地方作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
(1)你懂得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出示詞語:別枝驚鵲鳴蟬說豐年七八個
兩三點舊時茅店社林忽見)
有不懂的詞意思嗎?
(2)你懂得了哪句話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質疑一:
(1)指名說:誰在說豐年”?師質疑:你從哪看出是豐年?(出示稻花圖)
學生回答(農民、詩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們,看到這一片長得這麼好的莊稼,你會說什麼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們的對話?
(同桌自由選擇表演)
請學生表演:(3組:詩人與農民、青蛙之間、詩人與農民之間的對話)
從剛才的表演,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四。賞讀,悟詩情。
1、創設情境品讀。
同學們,剛才我們讀懂了詞句的意思,下面,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南宋時,與詩人同行,一起欣賞那裡的美景,願意嗎?(出示圖)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黃沙嶺,天已經黑了,走在黃沙嶺的小路上,你看到什麼呢?下面聽老師讀(配樂)。
2、彙報。
聽完,看完,你有什麼感覺?美在哪?,請你說說,你認為最美的地方,把你認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讀給同桌聽。
3、學生彙報。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引導:美在哪?你覺得哪個詞用得最好?(驚、鳴),一,體會“以動襯靜的寫法。(板書:景美。請你來讀讀,你覺得怎麼讀好這句?(舒緩)2、對比讀:誰願意挑戰他,讀得更美?給掌聲。五、總結。
引讀: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在夜晚行走在黃沙嶺上,
看見了----(明月高懸)(綠樹環繞)(喜鵲鵲翻飛),辛棄疾不禁高興地吟道――(齊讀第一句)
聞到了和聽到了-----(蟬兒輕叫)(蛙鳴齊唱)、聞到了(稻香撲鼻)豐收在即;喜訊遠傳,,不禁歡快地唱道――全詞(齊讀第二句)
走著,走著,忽然驟雨將至,茅店立見,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棄疾夜行山道,不禁興奮地唱道——(齊讀三、四句)
多麼迷人的景色啊,老師也被你們的朗讀給陶醉了,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讀,好嗎?看看我們的讀能否把後面的老師也陶醉了?有信心嗎(配音師生串讀)。
五、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景:以動襯靜(迷人)熱愛大自然
情:說豐年(喜悅)關心農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