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辛棄疾> 辛棄疾描寫春天的詩句

辛棄疾描寫春天的詩句

辛棄疾描寫春天的詩句

  辛棄疾,豪放派詞人的代表,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下面是關於辛棄疾描寫春天的詩句的內容,歡迎閱讀!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代: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譯文

  迎著風兒,想要勸春光停住腳步。春光卻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願同岸邊的落花一樣隨流水而去,暫且就成為在泥土上飄舞的飛絮。

  看著鏡中頭髮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時光。人沒有辜負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負了自己啊!從夢中醒來才感覺遠離了許多憂愁,只是牽掛著風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註釋

  住:停,止,停留。

  星星:頭髮花白貌。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譯文

  村頭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枝條,剛剛綻放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種已經有一些蛻變成了蠶兒。一脈平緩山崗上,細草間小黃牛犢兒在鳴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樹林,樹枝間休息著一隻只烏鴉。

  山有的遠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橫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邊有家小酒鋪,可以打一些酒來。城裡的桃花李花把風雨當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頭一片薺菜花中盛開。

  註釋

  ①鷓鴣天:小令詞調, 雙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韻, 下片五句三平韻。唐人鄭嵎詩“春遊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調名取於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

  ②些(sā):句末語助詞。

  ③平岡:平坦的小山坡。

  ④暮鴉:見王安石《題舫子》詩:“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佔白鷗沙。”這裡隱括其句。

  ⑤青旗:賣酒的招牌。

  ⑥薺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莖葉嫩時可以吃

  漢宮春·立春日

  宋代: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譯文

  從美人登發上的嫋嫋春幡,看到春已歸來。雖已春歸,但仍時有風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猶在。燕子尚未北歸,料今夜當夢迴西園。已愁緒滿懷,無心置辦應節之物。

  東風自立春日起,忙於裝飾人間花柳,閒來又到鏡裡,偷換人的青春容顏。清愁綿綜如連環不斷,無人可解。怕見花開花落,轉眼春逝,而朝來塞雁卻比我先回到北方。

  註釋

  漢宮春:詞牌名。《高麗史·樂志》名《漢宮春慢》。《夢窗詞集》入“夾鍾商”。各家句讀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九十六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立春日: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土壤逐漸解凍。《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綵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南朝·陳·徐陵《雜曲》:“立春歷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

  “春已”三句:謂從美人登發上的嫋嫋春幡,看到春已歸來。春幡:古時風俗,每逢立春,剪綵綢為花、煤、燕等狀,插於婦女之糞,或綴於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勝,綵勝。稼軒《蝶戀花·元日立春)詞起句雲:“誰向椒盤答綵勝。”此風宋時尤盛。

  “無端”兩句:言雖已春歸,但仍時有風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猶在。無端:平白無故地。

  “年時”兩句:燕子尚未北歸,料今夜當夢迴西園。年時燕子:指去年南來之燕。酉園:漢都長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都稱西園,專供皇帝打獵和遊賞。此指後者,以表現作者的故國之思。

  “渾末辦”兩句:言已愁緒滿懷,無心置辦應節之物。渾:全然。黃柑薦灑:黃柑酪制的臘酒。立春日用以互獻致貿。更傳:更談不上相互傳送,青韭堆盤:《四時寶鑑》謂“立春日,唐人作春餅生菜,號春盤”。又一說,稱五辛盤。《本草綱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號五辛盤。故蘇拭《立春日小集戲辛端叔》詩云:“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辛詞本此,但反用其意。

  “卻笑”五句:言“東風”自立春日起,忙於裝飾人間花柳,閒來又到鏡裡,偷換人的青春容顏。黃梅染柳:吹得梅花飄香、柳絲泛綠。鏡裡轉變朱顏:謂年華消逝,鏡裡容顏漸老。更:何況。

  “清愁“兩句:言清愁綿綜如連環不斷,無人可解。解連環:據《戰國策·齊策》.秦昭王遣使齊國,送上玉連環一串,請齊人解環。群臣莫解。齊後以椎擊破之,曰:環解矣。辛詞用此喻憂愁難解。

  “生怕見”兩句:言怕見花開花落,轉眼春逝,而朝來塞雁卻已先我還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飛來的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