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辛棄疾>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全文翻譯以及賞析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全文翻譯以及賞析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全文翻譯以及賞析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是一首關於中秋的詞作,在詞人辛棄疾眼中,對月亮的描述是怎樣的呢?月亮體現怎樣的情感呢?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全文翻譯以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譯文

  今夜可愛的月亮嬌媚千般,你向什麼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還有一個人間,那裡的人剛剛看見月亮升起在東邊?茫茫的宇宙空闊無沿,是浩浩長風將那中秋的明月吹遠?是誰用繩索繫住明月在天上高懸?是誰留住了嫦娥不讓她嫁到人間?

  據說月亮是經海底運轉,這其中的奧秘無處尋探,只能讓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煩。又怕那長鯨在海中橫衝直撞,撞壞了華美的月中宮殿。蛤蟆本來就熟悉水性,為什麼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潛?假如說這一切都很平安,為什麼圓月會漸漸變得鉤一樣彎?

  賞析

  本詞創作時間無從確考,是一首題材和體裁都新穎別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送秋詞。

  從體裁上看,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曾作《天問》,通篇設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在這首《木蘭花慢》詞中既不思鄉吊人,也不懷古傷今,而摹仿屈原的《天問》體,創造性地採用問句形式,打破上下片換意的定格,就明月西沉後的去向接連提出了九個問題,這在唐宋詞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向月亮發問的詩詞前已有之,如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通篇發問,一問到底的僅有辛棄疾此作。同時,詞的用韻也完全適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並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羈勒的磅礴氣勢。

  從內容上看,“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前人寫月,多思鄉、懷人、弔古之情,此詞拋開這一切,將有關月亮的深沉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話傳說,融匯交織成一幅深邃而美麗的神奇畫卷,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作者別開生面就明月西沉而賦,並由此展開瑰麗奇特的想象,從廣闊的太空,再到到深幽的海底,深情地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悠悠月兒將執行到何處去?天外是否另有人間?這裡月落時,那裡的月亮是否剛剛從東方升起?反映了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與思索,並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其中有許多暗合現代科學,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早於哥白尼三四百年的辛棄疾,對天體宇宙,對月出月落的自然現象發出這樣的問題,顯示出聰明智慧和朦朧的科學探索精神。作者在發問中,將神話傳說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廣寒宮等巧妙地編織進去。忽而天上,忽而海中,忽而人間,忽而月宮。創造出豐富絢爛、神奇多姿的浪漫主義藝術形象,使人在對神秘宇宙的探索思考中,同時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不失為一篇詠月、送月佳制。

  作者打破上下闋分工(上闋寫景、下闋抒情)的定格,“換頭”不變,上下一氣渾融,打破詞要溫婉的傳統,以詩為詞,以文為詞,將詩和散文句法,融入詞中,大大增加了詞的表現力。上闋就月的去、來、系、留展開想象思考。下闋就月經海底,生出疑問和憂愁。不作生硬的比附、影射,然憂國之思從憂月之中透出。辛棄疾以皎潔的圓月象徵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強烈地透露出辛棄疾對誤國誤民的奸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全詞即景發問,中間穿插神話傳說.最後以景收束,放的開,收得攏,戛然而止、發人深思。

  綜觀全詞一氣呵成,緊湊連貫,讀來勢同破竹。詞的視野廣闊,構思新穎,想象豐富,既有浪漫主義色彩,又包含生活邏輯,且有難能可貴的科學斷想,打破前人詠月的陳規,道前人所未道,發前人所未發,其意義較那些對月傷懷的作品寄託深遠,其境界較那些單純描寫自然景物的詠物詞更高一籌。

  拓展

  《木蘭花慢·中秋飲酒》詩詞鑑賞

  宋朝: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翻譯/譯文

  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繫住了嗎?月宮裡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

  聽說月亮遊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衝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麼,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鉤模樣?

  註釋

  ①將旦:天色將曉。《天問》:楚詞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種種奇問,作品由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組成,或自然,或社會,涉及面極廣,表現出作者勇於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對》,對《天問》之問逐一作答。辛詞仿《天問》體,在詞中一氣提出九問。此詞詠月,卓有創新:一,前此有待月詩,而無送月詩。二,引《天問》體入詞。三,《天問》問月僅二,辛詞不僅九問,且“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球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王國維《人間詞話》)。四,善想象,富描繪,豐美瑰麗,把對天宇的探索和神話傳說熔為一爐,而又自出新境。此亦前之未有,故彌足珍貴。

  ②“可憐”兩句:一問。天色將曉,月亮悠悠西行,將行向何處?可憐:可愛。言中秋之月團圓皎潔,惹人生愛。

  ③“是別有”三句:二問。難道西天極處別有人間,月從這邊冉冉西落,又從那邊人間緩緩東昇?光影:指月亮。

  ④“是天外”三句:三問。太空浩渺,月亮執行是否憑藉浩蕩秋風?空汗漫:空虛莫測,廣大無際。

  ⑤“飛鏡”句:四問。月亮如飛鏡無根,是誰用繩索將它懸系太空?李白《擬古》:“長繩難系日。”

  ⑥“嫦娥”句:五問。月中嫦娥千秋不嫁,又是誰殷勤將她留下?(héng橫)娥:即月裡嫦娥。據神話傳說,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藥,乘風奔月,從此永居月宮。

  ⑦“謂經”兩句:六問。聽說月亮西經海底而重返於人間東方,究竟是真是假。問無由:無從查詢。恍惚:謂此說迷離恍惚,不可捉摸。

  ⑧“怕萬里”三句:七問。謂上說如真,則月亮行經海底時,月中的玉殿瓊樓怎不為恣意縱橫的萬里長鯨衝破撞壞?玉殿瓊樓:神話傳說謂月中自有“瓊樓玉宇爛然”(《拾遺記》),故俗稱“月宮”。

  ⑨“蝦蟆”兩句:八問。倘言月中蝦蟆自會游水,則玉兔何以能在水中自由沉浮?按:神話傳說謂月中宮中有金蟾戲水,白兔搗藥。故堪:固然能夠。

  ⑩“若道”兩句:九問。如說月亮一切安然無恙,則何以一輪圓月漸漸變作一彎銀鉤?按:此指月亮的盈虧圓缺變化。無恙(yàng樣):完好無損。

  賞析/鑑賞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月詩不可勝計,詠月詞也多得不可勝數。但是,真正能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卻並不很多,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

  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曾寫過一篇《天問》,全篇是對天質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使用《天問》體,而創作的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象奇瑰,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不懷人,不弔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剎那時間,象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象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美神話傳說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請看他那妙趣橫生的發問是: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接著又問: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繫住了嗎?這些問題,問得異想天開,而又饒有興味。傳說后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離開人間而獨居於廣寒宮。於是,作者又發問:月宮裡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聽說月亮遊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衝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麼,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鉤模樣?

  詞人這一連串的發問,把我們帶入了富於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嫵媚,問得奇,問得妙。

  當然,稼軒寫這首詞不只是馳騁藝術才思而已,其中也有著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在詩詞中,向月亮發問,前已有之,不算什麼發明創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幾時來,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然而,這首詞中所提出的一些疑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大膽猜測,卻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繞地球旋轉這個科學現象的發現,曾引起天文學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觀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時,已經隱約猜測到這種自然現象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

  在宋代詞人中,辛棄疾一向被推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謂“豪”,就是豪縱跌宕,橫絕古今;所謂“放”,就是雄放恣肆,別開天地。辛棄疾的詞,的確達了這種境界。他這首用《天問》體寫詞,通篇設問,一問到底,這在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它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氣對月發出一連串的疑問。詞的用韻也完全適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並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羈勒的磅礴氣勢。並且,這首詞還有其另外一層含義,即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在這首詞中,作者以皎潔的圓月象徵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強烈地透露出作者對誤國誤民的奸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

  作者簡介

  辛棄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辛棄疾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現存詞600多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公元1207年秋,辛棄疾逝世,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