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天祥> 衣帶贊 文天祥

衣帶贊 文天祥

衣帶贊 文天祥

  引導語:《衣帶贊》是由南宋愛國將領文天祥犧牲前創作的文學作品,是此內容為“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下文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衣帶贊》,南宋丞相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絕筆中一段贊文。原文如下: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創作背景

  至元十九年,文天祥就義於北京。臨刑之前,文天祥從容地對吏卒說:“吾事畢矣。”南向拜而死。文天祥遇難之後,人們在他的衣帶中發現絕筆遺言:“吾位居將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軍敗國辱,為囚虜,其當死久矣。頃被執以來,欲引決而無間,今天與之機,謹南向百拜以死。其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後世將其中的贊文稱為《衣帶贊》。

  “贊”,古代一種文體,常用於抒情,以情調激揚、風格精煉著稱。“贊”常以押韻的四言句寫成,篇幅相對短小。徐師曾在《文體明辨》中把“贊”分為雜贊、哀贊、史贊三類。認為雜贊專用於褒美人物、文章、書畫等;哀贊專用於哀人之歿而讚揚其德操;史贊則詞兼褒貶,可用於對歷史人物的品評。

  文天祥的`《衣帶贊》當屬於哀贊一類,既是自己秉承的道德準則的宣示,也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更是留給世人的一塊豐碑。

  原文

  吾位居將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軍敗國辱,為囚虜,其當死久矣。傾被執以來,欲引決而無間,今天與之機,謹南向百拜以死。其贊曰“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 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

  文天祥從容就義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期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民族英雄。19歲時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中選吉州貢士。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終失敗。1276年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過零丁洋》和《正氣歌》最為人所認識和稱道。九死一生,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光耀史冊!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義,時年四十七。作品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原文

  天祥至潮陽,見弘範,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厓山,使為書招張世傑。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笑而置之。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範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範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復食。至燕,館人供張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

  註釋

  ①弘範:蒙古漢軍元帥,率領部下抓獲文天祥。

  ②捍:保衛。

  ③兵馬司:主管京師治安的機關。

  ④鄉同“向”。

  ⑤厓山:宋軍抗元的最後據點。

  ⑥渲染:水滴下的樣子。

  ⑦捄:同“救”。

  ⑧供張:陳設帷帳及一切用具。

  ⑨鄉,同“向”

  譯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陽,見到弘範,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見,文天祥堅持不拜.弘範就以賓客之禮接見了他,並與其共入厓山,並要求文天祥作書與張世傑,令其投降.文天祥說:"我不能報效祖國,反而教我讓人背叛自己的國家,怎麼可以這樣做呢?"弘範仍然要求他寫招降書,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所做的《過零丁洋》的詩文給了他,詩末有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看了後,就不再提及此事.後來厓山被攻破,弘範在軍中置酒大擺慶功會,弘範說:"你的國家已經滅亡,你作為宰相忠孝已經兩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榮華富貴,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淚下,說:"國家滅亡而不能救,身為國家之臣,國家危亡而無能為力,已是死有餘辜,怎麼還敢苟且偷生而懷有二心呢!"弘範感其義,派人將其護送至京師,文天祥在路上八日未食一飯,仍然沒有餓死,文天祥就開始吃飯了.到了北京(即燕京),其所押解住處的人提供給他好衣好食,但天祥並不為所動,他不住在自己的住處,通宵坐至天明,然後被移交兵馬司,由衛兵把守看管.......文天祥臨刑前面不改色,對旁邊的訇卒說:"我的使命完成了."向南叩拜而死。

  練習

  1、用“/”標出下列句子朗讀時的停頓處。

  繾 使/ 護 送 天 祥 /至 京 師

  2、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⑴書:( 作書)⑵涕:( 淚)⑶殊:(不變 )

  3、弘範“使(天祥)為書招張世傑”,天祥是怎麼說的?又是怎麼做的?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1.我自己不能報效祖國,還教我讓別人背叛自己的國家,我怎麼能這樣做。2. 寫了一首詩給他,是過零丁洋,最後一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翻譯"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 國家滅亡而不能救,作為人臣即使死了,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罪過,怎能苟且偷生,另事他主呢?)

  5、從文中找出能體現弘範敬重天祥的句子。(不少於兩句)

  (1.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厓山,

  2.弘範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

  6、閱讀全文並結合你學過的課文,談談文天祥至今仍為人們敬仰的原因。

  (因為他堅貞不屈 不做叛徒 至死也不忘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