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汪曾祺>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通用22篇)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通用22篇)

  汪曾祺的作品從―開始,就是以民間生活的題材引人入勝。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運的農民、各種各樣的小商人等,從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豐富淵源,對於時代的獨特回應。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

  說來慚愧,我是個好吃的人,但又成不了美食家。讀書也是,雖雜不精,兒時家訓:惜衣有衣穿,愛書有書看,故而勉強算是個喜歡讀書的人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看書很少談什麼體系,管他什麼名家名著,一冊在手,翻翻插圖,看看目錄,憑著跳躍眼中的隻言片語判斷要不要細讀慢品,就像與人相處也是如此,第一眼的喜好決定了相交程度。**慣延續,雖存侷限,即使錯失,不留遺憾!而汪曾祺的作品就在我“隨便翻翻”中常置案頭,百讀不厭,如若錯失,定有遺憾!

  讀汪老的第一篇文章是《故鄉的食物》,早都說了,我是個好吃的人,自然容易被介紹美食的作品吸引。古往今來,從蘇東坡到李漁,從袁枚到梁實秋,直至周作人、林語堂、陸文夫、賈平凹·····這些作家都寫過談吃論喝的作品和隨筆,而汪曾祺的美食散文獨開一枝,厚重且飄逸,世俗又脫俗。筆觸靈動,娓娓道來,齒頰留香之餘深諳人文內涵。我的故鄉和他比鄰,鄉土風情多有相似,筆墨之間倍感親切。少年讀時只想嘗味,及至成年背井離鄉,品嚐了人生諸多酸甜苦辣後再讀舊文,更加明白“鄉愁是病,食物是藥”,沒有食物和文化的承載,又怎能體味得到蔬食三昧?首篇“炒米和焦屑”確實說不上有什麼好吃,不愛它的人更加費解,不就是把米炒熟、將鍋巴磨碎賴以果腹的方便食品嗎——可今年寒假結束,離鄉返粵,我有限的行李之列就帶了十包鍋巴!連自己都奇怪,數十年往返奔波中,對手提肩背早就不堪負重,因此慶幸在物流如此發達的今天,每每選擇寄走行李,可連貼身衣物都懶得攜帶的我,為什麼不把鍋巴一併寄走呢?——衣服髒了可以再洗,鍋巴碎了可不行!那掉落一地的鄉愁啊,恐怕才真是不堪負重吧!

  當然,汪曾祺的作品遠不止介紹美食,涵蓋了散文、小說、劇本、文學評論,行文看似不講究章法結構,然而那是“苦心經營的隨便”。在語言上,他非常重視乾淨自然,要求自己“能不說的話就不說”,讀他的文章渾樸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現和諧的意趣。彷彿啜品醇厚綿長的老酒,以為酒不醉人,其實早在開壇的那刻已陷入了酒香中。這方顯汪老功力的爐火純青、臻於化境。一如他對自己的評價“文求雅潔,少雕飾,如行雲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的確如此,文章的好壞,在於通篇讀下來,或如沐春風,或引發深思,無論輕鬆或沉重,能給人帶來感覺和思考的,才配得上“文章”二字吧!要不《聊齋志異·司文郎》中的瞎和尚怎麼能僅憑嗅覺便可得到或如飲甘霖或咳嗽作嘔的反應呢!

  小說《三姊妹出嫁》寫了三個閨女長大出嫁的故事,父親秦老吉挑擔子賣餛飩,一來小本生意,二來獨自拉扯,辛苦辛酸自不待言,本該是個悲傷的調子,可在汪老的筆下,淡淡的憂愁之下流淌的更多是對生活的期盼和嚮往。是啊,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日子一天天都還是要往下過的,凡事只要有一點堅持,並不需要所謂大道理的貫徹,心安理得過自己的人生就好——

  “姐兒仨有時一起互相嘲戲。三姑娘小鳳是個鑞嘴子,咭咭呱呱,對大姐姐說:

  十個麻子九個俏,不是麻子沒人要!

  大姐啐了一口。

  她又對二姐姐說:

  姑娘姑娘真不醜,一嫁嫁個吹鼓手。吃冷飯,喝冷酒,坐在人家大門口!

  二姐也啐了她一口。

  兩個姐姐容不得小鳳如此放肆,就一齊反唇相譏:

  敲鑼賣糖,各幹各行!

  小妹妹不幹了,用拳頭捶兩個姐姐:

  賣糖怎麼啦,賣糖怎麼啦!

  秦老吉正在外面拌餡兒,聽見女兒打鬧,就厲聲訓斥道:

  靠本事吃飯,比誰也不低。麻油拌芥菜,各有心中愛,誰也不許笑話誰!

  三姊妹聽了,都吐了舌頭。

  這樣的文字,汪老信手拈來,生動活潑語言精煉,源於生活語感藝術,這樣的文字真叫人喜歡!

  讀《多年父子成兄弟》,不由就想到自己的父母。我的父親算是開明豁達,母親苛求嚴厲,遵循中國傳統理念的“上下有別”,她認為長幼尊卑是不可侵犯的界限,在這樣的思想下,母親雖然對孩子內心疼愛有加,但母女間難有親暱無間的融洽。看到汪曾祺和父親、子女的相處,不由心生羨慕,貌似不尊實則有序,難道不是嗎,非得要低眉垂首畢恭畢敬才叫孝順?文中說:“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該儘量保持一點童心”。只有真正領會了“傳統”的真諦,才能切身貫徹傳統真道吧!如今我也身為人母,女兒伶牙俐齒,偶有不恭,每每此刻,我總想起自己的童年,中國人講求含蓄內斂,明明有愛,偏要疾歷,明明欣賞,偏要剋制!進而連保持最平常的親子關係都嫌奢侈,善而不得法為愚善,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在把握正確的核心和限度之外,允許孩子所謂“小小的不敬”呢,我希望和孩子也能“多年母女成姐妹”,成不成姐妹待定,讓時間來見證吧······

  文如其人,汪曾祺自稱是一箇中國式的抒情的人道主義者。出生殷實人家,求學西南聯大,雖談不上口含金匙,也算大好前程。但個人的力量再大,在時代波流中,很多人生道路卻是身不由己的選擇!從曾經衣食無憂窮到“一度想死”,從階下右派到“御用文人”,從不想出名到晚年盛譽,他一生經歷了無數苦難和挫折,受過各種不公正待遇,有低谷有輝煌,儘管如此,仍能夠跟隨內心的召喚,一草一木中感受微小的喜悅。有人說,應該像魯迅那樣拿禿筆當利劍才能真正表達出語言的力量,汪曾祺文中有花花草草、風俗飲饌,看似平和的文字下,未嘗沒有憂憤和抗爭,雖然他表現的不像魯迅那麼明顯,這可能是一個人自小的成長環境和個人氣質所決定的吧,他不是憤世嫉俗的戰士,他也許只是個樸素的文人!

  我們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上,看不慣的東西那麼多,如廖一梅所言:“平和天真的外表下是一顆獅子般怒吼的心靈,永遠無法向現實妥協。”每每念此,也恨不能“揪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泥地裡拔起來”,可隨著歲月加持,邪魅退散,應該相信,該開花的會開花,該發芽的會發芽,即使什麼都沒看見,也還有種子會留在土裡!

  在最壞的時代,做最好的自己。感到憂慮和恐懼時,讀書讓我安靜。好友喜年少家貧,出自深山,她說:“你工作在圖書館,給我推薦些書唄”,我自知才疏學淺,無法像錢鍾書一樣揮手列出洋洋書單,我對她說:“沒事讀讀汪曾祺吧,不必刻意,隨性就好”。

  真的,沒事讀讀汪曾祺吧!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2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自述都是不期而遇,行雲流水的記錄也註定了他的作品中不可磨滅的散文影子。一切景語皆情語。初讀汪曾淇先生的作品不管是《復仇》、《老魯》,還是其他的作品總有一股淡淡的韻味縈繞在心頭。一切語句中都有著氣氛,人性的氣氛。不直接描寫人物,只憑著這些氣氛使讀者體會出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動,在字裡行間都浸透了人物,這便是散文的精髓,也是汪曾祺先生一向所貫徹的。

  我認為散不是追求或故意為之而能做到的。故意便破壞了散的自然與純潔,散的意便會化散開去,這便失去了散的根。汪曾祺先生在序中說:“我的另一個特點是:散。這倒是有意而為之。”散並不是刻意便可描摹得出的,沒有一種深邃的體會,不對自己所創作的作品懷有一種強烈感情的人,是吐不出幾句金玉良言的。汪先生此處是沒有意識到豐富的人生閱歷,複雜的心路歷程,百態的人性面目對他的創作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這些使他散得更加深刻。文章形的散,也是汪曾祺所追求的。佈局嚴緊的小說,在他眼中就像是被鐵箍捆綁住的南瓜,最終只能面臨爆炸。信馬由韁,為文無法,這才是汪先生的心嚮往之。

  《詩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之志,發言為詩。”詩是一種最普遍的藝術,如陽光一般散落在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詩的最本質特徵是抒情美。無論是小說、散文、戲劇、最優美之處,無不閃現出詩的光環來。因而詩是文學中的文學。在藝術領域中,詩無處不在。詩美是藝術美中普遍因素的最高體現。詩的美也不時出現在非文學藝術的領域中,科學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至是人的生活狀態、工作狀態中也散發出智慧光彩都有詩的蹤影。詩並不只是在詩裡,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學樣式和藝術類型的共同質素。所以,詩是一種普遍的藝術。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細品其中飽含詩的韻味美與節奏感。文章中無不洋溢著對未來生活的期待與嚮往,正是詩人的典型特點:無論如何堅持也要衝破黑暗。即使是汪先生最低谷的日子—被劃為右派,他也仍然堅守著這份信念。美妙的文章如詩,這正是對這本小說選的最佳詮釋。

  好的作品缺少不了對於人性的解釋即對於真善美的詮釋,作者個人的感情的宣洩、表達也就自然包括其中。這都融入一個“情”字,這既表達了作者對世界的善惡觀、是非觀,又從某種角度中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底層百姓的描寫。情於民間,要反映人的最悲最苦無疑是老百姓最有情可表,有話可說,有事可敘。汪先生的《老魯》、《雞鴨名家》、《大淖記事》正是這樣反映民間事的佳作。

  散、詩、情,只留下了《雞鴨名家》裡的餘老五和陳長庚,《故鄉三陳》裡的三陳,《徙》裡的一輩子也未得“徙於南海”的高先生,《八千歲》裡總是穿藍布二馬裾吃草爐燒餅的八千歲,以及《大淖記事》裡的老錫匠、年輕的十一子與巧雲。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3

  平凡的人物,從中又折射出不平凡。作者以樸實清新的筆觸寫那些平凡實在的人,寫他們的生活,寫他們的生,寫他們的死,寫他們的所想,寫他們的所做,寫他們的歡樂,寫他們的悲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者都寫,天大的事兒,芝麻綠豆的小事兒。詹大胖子,連老大,八千歲,高閻王,王四海,陳四,陳小手……嫁娶,生孩子,賣椒鹽餅子西洋糕,賣米,唱戲,求雨,買獎券,賣藝……作者寫了許多“小人物”,寫了許多彷彿並“不值一提”、“微乎其微”的“小事兒”,但從中卻透露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世的悲歡離合。作者正是以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去闡釋生活,闡釋人生。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生活?這就是。什麼是真正的人生?這就是。

  第一次讀汪曾祺的小說,我就被吸引住了,深深地。我只感覺他的小說中充滿了無窮的生活的樂趣。我為小說中的人物而哭而笑,而喜而悲。平凡的百姓永遠是生活的主題,平凡的百姓永遠是歷史的主題。

  我很欣賞作者在《小說三篇》之一《賣蚯蚓的人》中所說的幾句話:“我對所有的人都有興趣,包括站在時代前列的人和這個漢俑一樣的賣蚯蚓的人”“我要了解他們吃什麼和想什麼”“我是個寫小說的人,對於人,我只想了解、欣賞,並對他們進行描繪,我不想對任何人作出論斷”“我對人,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審美意義”。正如此說,作者在他的每篇小說中幾乎不作議論,只是很自然地展示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的原型,讓讀者去感受那種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美。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我想這正是源於它的瑣細,它的親暱,它的真實。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4

  小時讀漢樂府《十五從軍徵》,非常感動。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裡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詩寫得平淡而真實,沒有一句進出呼天搶地的激情,但是慘切沉痛,觸目驚心。詞句也明白如話,不事雕飾,真不像是兩千多年前的人寫出的作品,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也完全能讀懂。我未從過軍,接觸這首詩的時候,也還沒有經過長久的亂離,但是不止一次為這首詩流了淚。

  然而有一句我不明白,“採葵持作羹”。葵如何可以為羹呢?我的家鄉人只知道向日葵,我們那裡叫做“葵花”。這東西怎麼能做羹呢?用它的葉子?向日葵的葉子我是很熟悉的,很大,葉面很粗,有毛,即使是把它切碎了,加了油鹽,煮熟之後也還是很難下嚥的。另外有一種秋葵,開淡黃色薄瓣的大花,葉如雞腳,又名雞爪葵。這東西也似不能做羹。還有一種蜀葵,又名錦葵,內蒙、山西一帶叫做“蜀薊”。我們那裡叫做端午花,因為在端午節前後盛開。我從來也沒聽說過端午花能吃,——包括它的葉、莖和花。後來我在濟南的山東博物館的庭院裡看到一種戎葵,樣子有點像秋葵,開著耀眼的硃紅的大花,紅得簡直嚇人一跳。我想,這種葵大概也不能吃。那麼,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後來我讀到吳其癋的《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吳其癋是個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讀書人。他是嘉慶進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撫。但他並沒有只是做官,他留意各地物產豐瘠與民生的關係,依據耳聞目見,輯錄古籍中有關植物的文獻,寫成了《長編》和《圖考》這樣兩部鉅著。他的著作是我國十九世紀植物學極重要的專著。直到現在,西方的植物學家還認為他繪的畫十分精確。吳其癋在《圖考》中把葵列為蔬類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動的語氣,幾乎是大聲疾呼,說葵就是冬莧菜。

  然而冬莧菜又是什麼呢?我到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才見到。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裡,幾乎餐餐都有一碗綠色的葉菜做的湯。這種菜吃到嘴是滑的,有點像蓴菜。但我知道這不是蓴菜,因為我知道湖北不出蓴菜,而且樣子也不像。我問服務員:“這是什麼菜?”——“冬莧菜!”第二天我過到一個巷子,看到有一個年輕的婦女在井邊洗菜。這種菜我沒有見過。葉片圓如豬耳,顏色正綠,葉梗也是綠的。我走過去問她洗的這是什麼菜,——“冬莧菜!”我這才明白:這就是冬莧菜,這就是葵!那麼,這種菜作羹正合適,——即使是旅生的。從此,我才算把《十五從軍徵》真正讀懂了。

  吳其癋為什麼那樣激動呢?因為在他成書的時候,已經幾乎沒有人知道葵是什麼了。

  蔬菜的命運,也和世間一切事物一樣,有其興盛和衰微,提起來也可叫人生一點感慨,葵本來是中國的主要蔬菜。《詩經·豳風·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可見其普遍。後魏《齊民要術》以《種葵》列為蔬菜第一篇。“採葵莫傷根”,“松下清齋折露葵”,時時見於篇詠。元代王禎的《農書》還稱葵為“百菜之主”。不知怎麼一來,它就變得不行了。明代的《本草綱目》中已經將它列入草類,壓根兒不承認它是菜了!葵的遭遇真夠慘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想是因為後來全國普遍種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齊白石題畫中曾提出“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王,獨不論白菜為菜中之王,何也?”其實大白菜實際上已經成“菜之王”了。

  幸虧南方几省還有冬莧菜,否則吳其癋就死無對證,好像葵已經絕了種似的。吳其癋是河南固始人,他的家鄉大概早已經沒有葵了,都種了白菜了。他要是不到湖南當巡撫,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吳其癋那樣激動,是為葵鳴不平。其意若曰: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東西;它並沒有絕種!它就是冬莧菜!您到南方來嚐嚐這種菜,就知道了!

  北方似乎見不到葵了。不過近幾年北京忽然賣起一種過去沒見過的菜:木耳菜。你可以買一把來,做個湯,嚐嚐。葵就是那樣的味道,滑的,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種,只是葵葉為綠色,而木耳菜則帶紫色,且葉較尖而小。

  由葵我又想到薤。

  我到內蒙去調查抗日戰爭時期游擊隊的材料,準備寫一個戲。看了好多份資料,都提到部隊當時很苦,時常沒有糧食吃,吃“荄荄”,(音“害害”)。我想:“荄荄”是什麼東西?再說“荄”讀gai,也不讀“害”呀!後來在草原上有人給我找了一棵實物,我一看,明白了:這是薤。薤音xie。內蒙、山西人每把聲母為X的字讀成H母,又好用疊字,所以把“薤”念成了“害害”。

  薤葉極細。我捏著一棵薤,不禁想到漢代的輓歌《薤露》,“薤上露,何易皠,露皠明朝還落復,人死一去何時歸?”不說蔥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薤葉上掛不住多少露水,太易“皠”掉了。用此來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貼切。同時我又想到漢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爾能近取譬。

  北方人現在極少食薤了。南方人還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雲南、四川都有。這幾省都把這東西的鱗莖叫做“薙頭”。“薙”音“叫”。南方的年輕人現在也有很多不認識這個薙字的。我在韶山參觀,看到說明材料中提到當時用的一種土造的手榴彈,叫做“洋薙古”,一個講解員就老實不客氣地讀成“洋晶古”。湖南等省人吃的薙頭大都是醃製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則酸甜而極辣,皆極能開胃。

  南方人很少知道薙頭即是薤的。

  北方城裡人則連薙頭也不認識。北京的食品商場偶爾從南方運了薙頭來賣,趨之若鶩的都是南方几省的人。北京人則多用不信任的眼光端詳半天,然後望望然後去之。我曾買了一些,請幾位北方同志嚐嚐,他們閉著眼睛嚼了一口,皺著眉頭說:“不好吃!——這哪有糖蒜好哇!”我本想長篇大論地宣傳一下薙頭的妙處,只好咽回去了。

  哀哉,人之成見之難於動搖也!

  我寫這篇隨筆,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輕人多積累一點生活知識。古人說詩的作用: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還可以多識於草木蟲魚之名。這最後一點似乎和前面幾點不能相提並論,其實這是很重要的。草木蟲魚,多是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對於草木蟲魚有興趣,說明對人也有廣泛的興趣。

  第二,我勸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麼都要嚐嚐,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異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點。一個一年到頭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許多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萵筍,其實原來都是外國菜。西紅柿、洋蔥,幾十年前中國還沒有,很多人吃不慣,現在不是也都很愛吃了麼?許多東西,乍一吃,吃不慣,吃吃,就吃出味兒來了。

  你當然知道,我這裡說的,都是與文藝創作有點關係的問題。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5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這說明,吃東西和喜歡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因此,吃,也就成了人類永恆的主題之一。

  古往今來,關於描寫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獨喜汪曾祺先生的風格。究其根本,在於其文字中充滿了對這世界的讚美與感激,對生活的熱愛與真誠。

  在《故鄉的食物》裡,作者重點寫了一樣平常不過的食品—炒米。文章一開頭,作者引用了《板橋家書》中的一段話:“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此句一出,頓時讓人覺得很親切!處於社會最下層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溫暖著彼此的身體與心靈!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描寫了在戰亂年代的一個小插曲,沒有常見的悽風苦雨,也沒有常人心目中的離亂之苦,而是用幽默、浪漫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戰亂中與炒米相伴的夜晚:“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國民革命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開了仗,我們一家帶了一點行李進了煉陽觀,把一罈炒米和一罈焦屑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衝炒米、泡焦屑度過的”。在如此亂境中,還能保持這樣的一份淡定,一份安靜,一份從容,甚至一份幽默,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勇氣!而這智慧和勇氣有來自何處?文中自有交待:“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沒有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沒有對生命的無比禮讚,怎麼會有如此的胸襟與氣魄?

  《豆汁兒》描寫的則是北京城底層人民鮮活的生活畫面:“豆汁兒是製造綠豆粉絲的下腳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這是貧民食物。豆汁兒攤上的鹹菜是不算錢的”。最有趣的一段在結尾處:有保定老鄉坐下,掏出兩個饅頭,問“豆汁兒多少錢一碗”,賣豆汁兒的告訴他5分錢。“鹹菜呢?”“鹹菜不要錢。”“那給我來一碟鹹菜。”寥寥數語,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頓時讓人感到這世界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可愛,如此的讓人留戀!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6

  對汪曾祺老先生的最初印象就是這是一位資深的美食家、作家,曾讀過他不少關於美食的文章。老先生在《豆汁兒》這篇文中是這樣形容自我的吃貨本性的,“我是個'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的。”記得還有一篇關於臭豆腐的文章,題目叫做《臭豆腐與懷鄉病》,原文中的一段是這樣的,“我們在長沙,想嚐嚐毛澤東在火宮殿吃過的臭豆腐,循味跟蹤,臭味漸濃,'快了,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個公共廁所!”記得當時讀到這部分的時候笑得我直不起腰來,感覺這位老先生真是太有意思了!

  汪老所寫的美食其實也並不是什麼頂級食材和高階料理,而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很接地氣,多數是家常菜,一些甚至在小攤上就能吃到。比如本書中提到的南寧酸筍肉絲汆湯麵、四川夾沙肉、越南牛肉粉、北京豆汁兒、內蒙的手把肉等等。每每讀到汪老談吃的文章,都會頓時滿口生津,恨不能立刻去嚐嚐。

  從汪老的文章中,經常能讀出他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陽光的心態,也完全沒有文人的架子。好像任何苦事樂事在他眼裡都是一樣的,都是生活中值得享受的一部分。在《果園雜記》裡,汪老做著最簡單乏味的農活——塗白和打農藥,他是這樣說的,“我是個噴波爾多液的能手。大家叫我總結經驗。我說:一、我幹不了重活,這活我能勝任;二、我覺得這活有詩意。”如此真誠可愛的老先生,怎樣能叫人不喜歡!

  如此熱愛生活的老先生當然也會縱情山水之間,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大自然的魅力也讓他有頗多感慨。《泰山》一文中,他觀完泰山,便更覺自我微小,平常,更進一步安於微小,安於平常。如此謙虛豁達的老先生,怎能叫人不喜歡!

  讀過這本散文集,接觸到方方面面的汪曾祺老先生,才發覺他不僅僅對吃很有研究。除了食物,山水、花鳥魚蟲,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甚至是勞動,也無不吸引著他去細細體味,真真是一位大生活家。汪老的文字隨性、質樸,讀起來十分舒服,感情真摯不做作。

  其實此刻越來越快的節奏把我們壓縮成了快餐式生活,人們慢慢失去的,正是汪曾祺老先生這種細細品嚐,體味生活的愜意。你是否還記得上一次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悠閒得準備著心儀的早餐,亦或是煮一杯小茶,捧一本小書,在躺在午後的餘暉中隨意翻讀是多久之前?我們總是忙碌著前行,卻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也許直到人生的盡頭,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所追求的意義,就散佈在我們匆匆走過的路上。所以讓我們也像汪曾祺老先生般,且行且珍惜那些生活中的完美!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7

  我本是很少讀散文的。許是初中時印象過於深刻,在我的認知中,散文多半是艱澀難懂的:它不像小說那樣,所有的情節都是圍繞這一條明晰的主線層層展開,隨著故事的推進,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心境;散文往往給人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它總是從一些細微的角度入手,一點一滴地表達出作者的思緒,一切都需要讀者去細細揣摩,而這恰恰是我所不善長的。

  此次也是在室友的強烈推薦下,我才接觸了汪曾祺的作品。在看他的第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有一種驚喜的感覺。怎樣說呢,汪老的文字會讓人有一種很親和的心境。就好像冬日溫暖的午後,在些許喧鬧的院落裡,一邊捧著熱茶、曬著太,一邊聽著滿臉笑容的老人把他往昔的經歷和想法娓娓道來,那種溫馨與愜意。

  《花園》是我看的第一篇汪老的散文,文章並沒有十分華麗的辭藻,卻能讓人在腦海中清晰地描繪出在那個充滿生氣的小花園裡嬉戲玩耍的淘氣小孩。花園就是作者童年的樂土,充滿了單純的歡樂,充滿了自然的聲音,也充滿了菖蒲草的味道。他喜歡壓在草上,靜靜地注視著倒下的草慢慢站起來,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時,又把頭枕上去,嘴裡叫一聲“嗯!”;他會把馬齒莧的瓣子套在啞巴蟬的眼睛上,一放手,啞巴就一向往上飛,絕不偏斜轉彎;他認為土蜂是種蠢頭蠢腦的傢伙,所以常常愚弄它;他也會為了被貓吃點的小鳥而哭泣……這一切都經過樸素的文字,生動地呈此刻我的眼前。

  我以往看到過,有人這樣評價汪老的作品,說:它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一種平淡的美,是一種細水悠悠的淡雅。然而在它的平淡中,又無法如白開水般淡而無味,它如一呷清茶,淡雅中帶著一襲襲清香,讓人久久回味。的確,在汪老的文字裡我們不會感覺到激烈的情緒,一切都是淡淡的,卻能輕易地引發讀者的共鳴,同時容易讓人想起自我所經歷過的、所思考過的,並有一種會然一笑的心境。這應當就是汪曾祺文字的力量吧。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8

  汪曾祺較之季羨林要幸運一點點。因為京劇《范進中舉》被劃為右派,下放張家口農業研究所,卻也因為參與《沙家浜》樣板戲的製作定稿,讓他多了幾年的平安。

  汪曾祺的散文和季羨林的散文相差無多,都是沒有什麼華麗旖旎的語言,詩化的文筆,也沒有刻意的描述深層次的情感,都是很平常的描述周圍百姓的小生活情趣,遛鳥啊,喝豆汁兒啊,貼秋膘啊,下雨啊,可是,雖然都是小小的場景,他講的卻津津有味。我的腦海裡此時浮現出一位白髮老人,久經事故,而今平淡無事地坐在公園裡,平靜淡泊地看著周圍熱鬧的人群,既不參與,也未離開,卻將整個人都融進那個熱鬧中。就像是一棵大樹蔭下的人們每一天晚飯後的相見,時間久了便成了一種習慣,缺了樹蔭反而不成了景緻。不一樣的是,汪曾祺的散文多出的是濃郁的文化韻味,這種韻味是歷史帶來的,是個人感悟的。文筆雖然淡然,卻讓人感到厚重。

  最近這兩本散文,季老的多是一種是獨悟,汪老的多是市井小像,雖然都是著眼小處展開,資料也似乎平淡,可是細細咂摸,生活的氣息卻是濃郁芬芳,不禁想起自我忽略的一些過往,卻原先也都是能夠入筆的。想起這些年來一向追求文字的奇詭、唯美,那些綺麗的文字都是那麼輕浮,遠遠不及汪老和季老樸實,豁達,這或許就是經歷還不夠深吧,也或許是自我的文化底蘊還太欠缺,本能夠寫出的故事,偏偏被自我笨拙的筆給毀了。

  汪老一生經歷頗多,文字卻一向未變。雖然沒有結構的精心設計,也沒有刻意地表現什麼意味深長,就那麼娓娓道來,平淡質樸,卻能讓你感受到就像聽老輩兒講古,話語雖然平常,但趣味十足。比如他的《下水道和孩子》,一個大院要修下水道,運來沙子,巨大的水泥筒子。沒了玩鬧場地的孩子,先是怯怯地偷望,試探,一點點地開始放開地爬鬧,在高處他們看到了平時不注意的角落和視角。在那裡他們開發了新的意趣,沙堆變成了高塔、小山,水泥筒子變成了地道、涵洞,跑在洞裡,躍在洞上,不知不覺中身體變得矯健,不知不覺中個子也躥高了許多。雖然下水道修好了,可是孩子們也清楚地明白,這下頭,是下水道。

  是的,那下頭是下水道。我以往走過老家的前街,在那裡還是髒水溝的時候,上頭還有一座小木橋,每次上學,放學都需走過,之後便是如此,大堆的沙山,水泥筒子,清理了溝渠,很多的黏泥,我們玩“攻山頭”,我們玩“地道戰”,我們玩“摔鍋兒”……直到那裡變成街道。五年後我回去,那裡是個小市場,我還看到了玩伴。二十年回去,那裡便無跡可尋了,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那裡僅有記憶。

  都說讀書能讓人內心變得平靜,我覺得不夠確切。讀不一樣人寫的的書感受也會不一樣,讀小說會讓你體驗別樣人生;讀傳記會讓你思悟人生;讀散文則會產生另外一種效果,有時去回憶,有時去思考,有時又走進作者所描述的世界。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很多人說不願意寫文字,我卻覺得很多人是不願意寫自我不熟悉的文字,有些工作必須要用文字來完成,而自我又站不到那個高度,所以就會厭煩,甚至糊弄,久而久之養成了天下文字一大抄。可是,如果你讀散文你會發現,每一篇都是傾注了作者的真情實感,沒有情感的散文自然也不會稱之為散文,我理解的散文就是將以往的過往用最直接的文字表述出來,直抒胸臆,好的散文自然能夠感染到你,我喜歡讀有故事的散文,因為那裡面不僅僅有故事,還有時代的印記,不信,你也讀讀,保證你也會如我一樣,很快就能融進作者所構築的世界。

  汪曾祺的散文就是這樣,他記錄了你不曾留意,之後卻遍尋不到的記憶,和他不疾不徐地描述相比,我們有的是平安和時間,卻活得多麼焦躁。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9

  今日讀完汪曾祺散文,感觸較深。

  一是學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國漢字的獨特性和意義,他說中國漢字是用來看的,不是說的。許多詩歌一朗誦就沒有以前的東西了,所以他反對朗誦詩歌和散文。他主張一字一字的認真扣字眼,沈從文的《邊城》不到七萬字,但寫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樣從一個一個的字來看沒有什麼獨特。但當放到一齊那種行雲流水的灑脫真的很奇妙。他主張刻畫人物不應當描述太多,而應當從環境、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描述和烘托。如何組織文章他說他是先在頭腦裡應對整個文章有了輪廓以後才寫的。要先有個整體的構思。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靜坐時想出來的。

  二是他的散文風格樸素、簡練。人人看了都會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師承了沈從文的特點。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修辭,文學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和大師的本領,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說到教師沈從文、老舍他們是怎樣練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學淵源深厚,愛好廣泛,上小學時,他的祖父就給他教《論語》,寫小論文“義”,這就相當不錯了,我上小學時,除了會放羊、掏鳥窩之外,文化的東西是絕緣的。汪曾祺散文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那種“真”,一點沒有矯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語言。尤其是那種語言真是難得,是應當讓我們這些後輩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此刻好多人寫的文章喜歡辭采華麗,但資料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彆扭,不真實。由於愛好廣泛,他的散文自然就十分博雅。草木性靈、歷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風土、藝術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寫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對師友、家世、父親、母親等的回憶文章寫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現出他的善良、和藹、真實。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對父親的回憶,父子之間是那樣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親》中對三位母親的回憶。雖然兩位是繼母,但卻充滿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對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對西南聯大的諸多師友的回憶中,我們就能感覺到他對教師和同學的感情。很純真,很自然,我覺得做人就應當像他一樣。對任何人都很友好,對任何事都很認真。且那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養生之道也值得我學習。文中提到的他的教師的一些為人處世,待客之道,修身養性我覺得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應當堅持一顆童心,不要裝腔作勢。看書就是學習嘛。學文章,學做人,都很重要。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0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掛著露水(蜘蛛網上也掛著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質樸,如話家常的文筆有幾人寫得如此愜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讀汪曾祺的散文,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後,請葡萄上架。把在土裡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的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後,用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待著。

  讀到這裡,我不由得笑了,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爺般呆在架子上。

  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帶來的感覺享受。讀汪曾祺的散文處處可見這樣的文筆,行文中透著淡泊寧靜,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寫出不同的韻味。

  如自1938年9月,日軍飛機瀕臨昆明進行空襲,狂轟亂炸,西南聯大教職員宿舍亦有被炸燬的,造成人員傷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聯大學習,當時師從沈從文,後來寫得小說受其影響,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西南聯大當時集中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的著名教授和專家學者,如對魏晉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頗有研究的陳寅恪,對中國哲學史研究卓有貢獻的馮友蘭,新文學運動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專長的聞一多、錢鍾書、沈從文、柳無忌、葉公超、吳晗、錢穆、錢端升、張奚若、費孝通、羅隆基、潘光旦、賀麟、陳岱孫、王力、吳宓、聞家駟等。在很多名人的回憶錄中,這段時間是慘淡動盪的。然而在汪曾祺關於這段時間回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1

  作為一個(偽)吃貨,我是很想和汪老先生打一架的。

  經常看到段子裡寫到,若想結束一段爭辯,就突然提起“你是甜豆花黨還是鹹豆花黨”,然後一群人馬上分成兩邊,進行無法相互理解又無休止的爭論……當然你知道,和吃貨打架就是個熱鬧有趣的事情。

  汪曾祺先生是個真誠的吃貨。在“一果一蔬”裡頭他老練地介紹一些果蔬的各種吃法。諸如“豆葉在古代是可以當菜吃的”、“綠豆的最大用途是做粉絲”、“我在泰山頂上一個招待所裡吃過一盤炒棍兒扁豆,非常嫩。平生所吃扁豆,此為第一”、“蠶豆是很好吃的東西,可以當菜,也可以當零食”……簡直對於事物的瞭解全方面圍繞吃了!謝謝他的坦誠交流,我覺得要是我的話是沒辦法跟他過到一塊兒去的。我對抓起一把蔥一把蒜一把胡蘿蔔一把栗子等等等等生吃是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笑)

  說起生吃東西,我倒不是對所有沒煮熟的食物都抗拒,但好像對許多生的東西確實沒有太大興趣。但是我非常喜歡吃半熟的雞蛋,無論是半熟的溏心蛋還是三分熟的溫泉蛋,或許等到某天能接受生雞蛋的時候,我就去嘗試一些生雞蛋醬油拌飯——《銀之匙》裡頭把這種飯描述得太好吃了。確實如果對許多做法、許多食物不能接受的話,會失去享受很多美食的機會,就如我認為媽媽不敢吃不熟的東西,不吃半熟蛋真的太可惜了……(我也不敢在她面前吃也就是了)。許多肉全熟都是不好吃的,全熟的肉肉質會變糙變老,比如熟透的白切雞、全熟的牛排,吃起來太可惜了。不過也有做法的問題就是了,畢竟熬熟燉熟的肉也還是挺好吃的。

  很多人喜歡吃生的花生、玉米、栗子等等,這些我是真的不喜歡吃。大概有種“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感覺,喜歡吃的人覺得的鮮甜在我嘴裡是腥甜。土腥氣我大概不是特別喜歡。雨後草地的.土腥氣倒也還好。

  生吃大蔥我是見過的。生長在嶺南對這種吃法並不熟悉,唯一直面的一次是社團燒烤的時候,山東的師兄拿起一棵圓柱形的青青白白又長又直的大蔥說道“下面讓我來表演一下生吃大蔥”,然後咔嚓一下,比吃甘蔗還脆爽地咬了一大口……惹不起惹不起。

  小嵐子不吃生的卻偏喜歡去吃壽司,看著轉盤轉了幾圈只拿了幾碟鰻魚,是有夠難受的了(笑)。

  但是汪老先生吃的真是多,懂得的也真的多,天南地北的特產小吃吃過很多,也懂煮法。寫的也真好,許多我百度搜索到實物的東西看上去倒不如他寫的那麼誘人了。雖然描寫簡單字少,風格還平實真誠得絮絮叨叨的,該呈現的想法也一個不少。

  他寫枸杞子“禮花似的,噴泉似的垂掛下來,一個珊瑚珠穿成的華蓋”,寫粉鹽豆“長可半寸,鹽炒,豆不收縮,皮色發白,極酥鬆,一嚼即成細粉”,寫一些現在已經不多見的小吃寫得賊香,所以叫人分外遺憾,還想照著他說的做法做一遍嚐嚐。這種對食物的安利力度倒讓我想起受欣了——一個熱衷於吃熱衷於做也熱衷給別人賣安利的好友,不過個人以為她的點菜水平恐怕還未能比得上汪先生,差強人意。而汪先生(據他本人說)是被稱讚過點菜水平的。

  小嵐子的安利手法就極其拙劣了(斜眼),就只會一個勁兒地說去吃西多士去吃麵,建議去學習一下安利水平(笑)。

  覺得汪老先生分外可愛是因為他的一些直抒胸臆的話。

  聽說一個劇團團長不認識“螞蟻上樹”這道菜,於是評論“這樣的人怎麼可以當團長呢?”

  可惜幾位北方同志不吃酸藠頭,感慨“哀哉,人之成見之難於動搖也!”

  孫女愛吃汪老嫌棄的北京綠豆糕,他便說:“我的孫女很愛吃,一氣吃了幾塊,我覺得不可理解。”

  在“黃豆”一篇寫道,黃永玉的兒子黑蠻吃了汪老做的口蘑豆後在日記裡寫“黃豆是不好吃的東西,汪伯伯卻能把它做得很好吃,汪伯伯很偉大。”

  這些或是對安利賣不出去的可惜、或是對別人口味的不理解、或是對自己點菜煮菜水平的自信……都是極其有代入感的,吃貨的可愛想法。即便是要因為口味打架了,也還是覺得那麼可愛。

  歷史上真誠可愛的吃貨,還有一位——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先生。在三登子的漫畫裡頭他簡直是個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緊、有好吃的真棒這樣的堅強樂觀型吃貨。我在想熱愛吃各種各樣東西的人是不是也非常熱愛生活,熱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間煙火,也愛天地之間草木原料的自然饋贈。

  為吃貨乾杯。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2

  也許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許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現代難見散文大家。這是一種誤讀,更是一種謬論。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時偶在市集中買到的,記得還是盜版書。當時對汪先生所知甚少(應式教育的後果),只知汪先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著名作家。

  閒暇之餘,開始是以一種慵懶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讀之下竟不能放下。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說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的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我們讀到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中國學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種充滿人文色彩的筆調,向我們講述著曾經的往事,向我們傳來種種可供學習的精神與思想。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讀歷史,更如同在向眾多先賢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學習為人處世!

  讀汪老的書,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實中國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們只是缺乏學習和認知的機會。讀此書再說中國無散文大家,也許會是一種笑話!

  汪曾祺之書,不讀後悔,讀不遺憾!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3

  也許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許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現代難見散文大家。這是一種誤讀,更是一種謬論。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時偶在市集中買到,記得還是盜版書。當時對汪先生所知甚少(應式教育後果),只知汪先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著名作家。

  閒暇之餘,開始是以一種慵懶心情看《汪曾祺散文》。哪知,一讀之下竟不能放下。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說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西南聯大教授們風采,我們讀到了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傲骨,看到了中國學者在艱苦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種充滿人文色彩筆調,向我們講述著曾經往事,向我們傳來種種可供學習精神與思想。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讀歷史,更如同在向眾多先賢和在世思想老人學習為人處世!

  讀了汪老書,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實中國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們只是缺乏學習和認知機會。讀了此書再說中國無散文大家,也許會是一種笑話!

  汪曾祺之書,不讀後悔,讀了不遺憾!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4

  這位可愛的“老頭兒”,快樂地度過了一生。他雖然生長於戰亂時期,漂泊於他鄉,但仍未忘卻家鄉的一草、一木、一花、一人。他頗負盛名,但在家中,卻只是一位“家庭煮夫”。

  一杯濃茶,一支鋼筆,一沓稿紙,這是他的“文房三寶”。一天中,只有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用來寫作,其餘的時間抑或作畫,亦或閉目養神,怡然自得,僅此而已。

  他19歲離開家鄉高郵,四處求學,在西南聯合大學就讀中國文學系。這段時光是沈從文他比較為輝煌,也是比較為放縱的年華。他的老師朱自清、聞一多、李叔同,都是後人眼中叱詫風雲的人物。那個年代的師生,是真正的民族脊樑。

  61歲的他重回故鄉,鄉音無改鬢毛衰。坐在大運河的船上,他思緒萬千、熱淚盈盈。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痕跡,當年酷似周總理的英俊外表也不復存在,但沒變的還是那顆赤子之心,誰曾想到,他對家鄉的回憶一就是憑著19歲之前的生活萃取出來的?時隔42年,家鄉的美食、人文、風景,都還歷歷在目。可見,家鄉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

  今年,是這位“老頭兒”的誕辰100週年,他雖已離我們而去,但當他歸來時,仍會是那少年般的心。

  一位散文大師,一位畫家,從外表看,只不過是一位普普通通自己逗自己樂的小老頭。但在他的筆下,我們卻能夠讀出世界的陽光和抹不去的樂觀。

  他就是汪曾祺,一位開朗、豁達的老人!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5

  暑假開始了,老師向我推薦了幾本書,《汪不祺讀本》一聽它的名字我就喜歡。這本書寫的是關於他小時候在自己家的大花園所發生的趣事,如捉螞蚱、捉蜻蜓、捉蝴蝶,各種各樣的昆蟲,汪不祺先生總喜歡把它們放在小瓶子裡,開著蓋,讓這些小東西們自生自滅。

  在日常生活中,也必定離不開五味:酸、甜、苦、辣、鹹,這些都是人們做菜時放的佐料,像汪不祺先生這位名副其實的“美食家”會把所有有關吃的學問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全說出來,讓你聽得直流口水,可他為了一道菜而遺憾了六十多年。

  我小時候也有一個夢想,就是當一名美食家,但是在媽媽的勸說下,我才放棄了,除了媽媽燒的菜之外,我最喜歡吃徽州的毛豆腐了!它樣子不討人喜歡,可它經過油炸之後,簡直是舊貌換新顏,像一塊金麥,可香了!

  關於這個美味的豆腐,還有一個傳說呢!很久以前,某州的大人愛吃一位老人做的豆腐。可是,一次突發的風寒,讓老人臥病在床。這位老人一病病了好幾天,制好的豆腐放在紙箱裡,數日已過,老人已經病好了,發現豆腐已長毛,老人不捨得丟掉,就放在油鍋裡一炸,嚐了之後景竟比鮮豆腐還好吃。於是老人就把這長毛的豆腐取名“毛豆腐”,傳給了後代從此就過世了。

  所有好吃的我都愛,可我最愛“毛豆腐”。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6

  夏天,海風捋下幾多黃花,讓人免不得停下腳步。我的童稚時代就像籠在這一片綠葉滿鋪的夢中。

  在黑黢黢的夜晚,笨拙地搬出一張竹椅,坐在纏滿絲瓜藤的庭院下,晃著腳丫,聽著知了綿綿不斷的聲音,數著閃爍的星星,度過一個又一個難以入眠的夜晚。讀著汪曾祺先生所寫的文章,不禁想起兒時的夏夜,記憶猶新的是爺爺親手炮製的柚子茶。趕著夏日的烈日,將存留下來的柚子皮曬乾,封存在冰箱中。這一杯柚子茶,雖無法與汪曾祺先生筆下所寫的昆明茶館的茶相比,但卻自有它的獨特之處,酸甜之中帶著絲絲苦味,清淡得恰到好處。

  有了茶,又怎會少了糕點呢?我最為喜愛的莫過於是那九層糕了。將糯米粉與麵粉混在一起,在爐火上清蒸幾個小時便可以食用了。九層糕看上去實為普通,但味道可不一般。因糯米的緣故,入口粘滑,至少十幾下的咀嚼才可以下嚥,吃完滿口米香,再喝上一口柚子茶,不會像其他食物混在一起會產生不適的感覺,依舊是真正的清香。

  汪曾祺先生愛昆明,愛在它的茶和茶香。我愛童年,愛在它的柚子茶與九層糕融合而成的清香。抖索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寫得典雅、清淡,我倒覺得雖淡,卻淡得有味道,與我喜愛的童年的清香有著相似之處。

  汪曾祺先生說自己是在昆明茶館裡泡出的小說家,這話不錯,我想文章的清淡與這昆明茶館有脫不了的關係。我的童年固然與這柚子茶香無法分割。以前是,現在也是。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7

  這本《汪曾祺經典作品選》裡所說的作家汪曾祺,是中國當代知名作家,他以寫短篇小說和散文出名,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他本人也自稱是一位“中國式的抒情人道主義者”。同時,汪曾祺對戲曲及民間文藝也研究頗深,這一本書便是劉敬餘選編了汪曾祺所著的經典散文。

  這一篇散文選自汪曾祺先生的《昆明菜》,發表於1978年的雜誌《滇池》,是一篇介紹美食的佳作。本篇主要介紹了昆明的汽鍋雞及雲南的宣威火腿。汪曾祺先生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來襯托這兩種食物的美味:比如用廣州的鹽水焗雞、四川的怪味雞等與昆明的汽鍋雞作對比,並用自己切身品嚐的經歷來描述昆明汽鍋雞及雲南宣威火腿的獨特美味。

  如果把這一篇文章視為一篇美食攻略的話也不為過,例如在介紹汽鍋雞和宣威火腿的時候,汪曾祺先生就推薦了一家位於正義路近金碧路路西專賣汽鍋雞的百年老店——“培養正氣”,並誇讚它“雞特別鮮嫩,而且屢試不爽,獨武定雞極肥而有味。揭蓋之後,湯清如水,而雞香撲鼻。”

  在宣威火腿上,汪曾祺先生則用了著名的雪舫蔣腿以及更加高階的竹葉腿作以對比,突出它的美味。而這次,汪先生推薦了一家地道的昆明老館子——“東月樓”,並評價它“中夾兼肥帶瘦的火腿一片,在平底鐺上,以文火烙成,不加任何佐料,鮮嫩香美,不可名狀”,足見其火腿之美味。

  介紹到這裡,大家是否感覺食物的美味了,不妨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吧。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8

  暑假開始了,老師向我推薦了幾本書,《小學生汪曾祺讀本》一聽它的名字我就喜歡。這本書寫的是關於他小時候在自己家的大花園所發生的趣事,如捉螞蚱、捉蜻蜓、捉蝴蝶,各種各樣的昆蟲,汪曾祺先生總喜歡把它們放在小瓶子裡,開著蓋,讓這些小東西們自生自滅。

  在日常生活中,也必定離不開五味:酸、甜、苦、辣、鹹,這些都是人們做菜時放的佐料,像汪曾祺先生這位名副其實的“美食家”會把所有有關吃的學問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全說出來,讓你聽得直流口水,可他為了一道菜而遺憾了六十多年。

  我小時候也有一個夢想,就是當一名美食家,但是在媽媽的勸說下,我才放棄了,除了媽媽燒的菜之外,我最喜歡吃徽州的毛豆腐了!它樣子不討人喜歡,可它經過油炸之後,簡直是舊貌換新顏,像一塊金麥,可香了!

  關於這個美味的豆腐,還有一個傳說呢!很久以前,某州的大人愛吃一位老人做的豆腐。可是,一次突發的風寒,讓老人臥病在床。這位老人一病病了好幾天,制好的豆腐放在紙箱裡,數日已過,老人已經病好了,發現豆腐已長毛,老人不捨得丟掉,就放在油鍋裡一炸,嚐了之後景竟比鮮豆腐還好吃。於是老人就把這長毛的豆腐取名“毛豆腐”,傳給了後代從此就過世了。

  所有好吃的我都愛,可我最愛“毛豆腐”。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19

  本週,我讀的書是《汪曾祺經典作品》。這本書分為小說和散文兩大類。小說有《異秉》、《受戒》、《歲寒三友》、《寂寞和溫暖》、《大淖記事》、《七里茶坊》、《職業》、《陳小手》、《安樂居》、《陸判》等。散文有《花園》、《冬天》、《夏天》、《我的家鄉》、《北京的秋花》、《草木春秋》、《淡淡秋光》、《翠湖心影》、《泡茶館》、《昆明的雨》、《觀音寺》、《天山行色》、《湘行二記》、《皖南一到》、《泰山片石》……全書共283頁。

  這個小說集的第一篇就是《異秉》。由於我忘看書,全書我也就只看這一篇。

  《異秉》的主人翁叫王二,很可能是王二小的爺爺。這個“王二小的爺爺”原先是擺一個燻燒攤子的。這個燻燒攤子什麼都賣:滷豆腐乾,牛肉,蒲包肉,豬頭肉,黑瓜子,白瓜子,鹽炒豌豆,油炸豌豆,蘭花豆,五香花生米,後來還添時令的“羊糕”,“五香兔肉”……

  可是,經濟不景氣,周圍的攤子都漸漸敗落下來,不過,王二的攤子卻辦的越來越紅。接著,王二把他的攤子搬到一家店鋪那裡。金銀財寶嘩嘩嘩的往王二家裡流。

  王二富裕。他便去聽書,但我猜他啥也聽不懂。王二還愛賭博,書上說,王二輸的時候不多,這表示王二肯定是個大老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太會算計……

  文章的最後一段寫出王二的“異秉”,先解小手,後解大手……真的是因為“異秉”使他發達的嗎?恐怕是因為他的勤勞和精明使他的生意紅火起來的吧。而且,價錢公道,有誠信也是他留住“老主顧”的主要原因吧。

  這堆雞毛蒜皮的小事,作者也給說出來,可見作者特別囉嗦。可也正是他的寫作手法與眾不同之處。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20

  本週,我讀書是《汪曾祺經典作品》。這本書分為小說和散文兩大類。小說有《異秉》、《受戒》、《歲寒三友》、《寂寞和溫暖》、《大淖記事》、《七里茶坊》、《職業》、《陳小手》、《安樂居》、《陸判》等。散文有《花園》、《冬天》、《夏天》、《我家鄉》、《北京秋花》、《草木春秋》、《淡淡秋光》、《翠湖心影》、《泡茶館》、《昆明雨》、《觀音寺》、《天山行色》、《湘行二記》、《皖南一到》、《泰山片石》……全書共283頁。

  這個小說集第一篇就是《異秉》。由於我忘了看書,全書我也就只看了這一篇。

  《異秉》主人翁叫王二,很可能是王二小爺爺。這個“王二小爺爺”原先是擺一個燻燒攤子。這個燻燒攤子什麼都賣:滷豆腐乾,牛肉,蒲包肉,豬頭肉,黑瓜子,白瓜子,鹽炒豌豆,油炸豌豆,蘭花豆,五香花生米,後來還添了時令“羊糕”,“五香兔肉”……

  可是,經濟不景氣,周圍攤子都漸漸敗落下來,不過,王二攤子卻辦越來越紅。接著,王二把他攤子搬到了一家店鋪那裡。金銀財寶嘩嘩譁往王二家裡流。

  王二富裕了。他便去聽書,但我猜他啥也聽不懂。王二還愛賭博,書上說,王二輸時候不多,這表示王二肯定是個大老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太會算計了……

  文章最後一段寫出了王二“異秉”,先解小手,後解大手……真是因為“異秉”使他發達嗎?恐怕是因為他勤勞和精明使他生意紅火起來吧。而且,價錢公道,有誠信也是他留住“老主顧”主要原因吧。

  這堆雞毛蒜皮小事,作者也給說了出來,可見作者特別囉嗦。可也正是他寫作手法與眾不同之處。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21

  《詹大胖子》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主要講了:詹大胖子是五小的齋夫,他喜歡喝酒,偶爾有些小脾氣,他負責搖上、下課鈴,剪冬青樹,除了這些,其他雜事他也幹,澆水、掃梧桐葉、燒水、印試卷還送成績單!無論做什麼事,都認真負責,絕不馬虎。樣樣都他幹,他都搶著幹!詹大胖子對工作一絲不苟,每天都認真地打掃、敲鈴……古今中外,像詹大胖子這樣負責的人數不勝數。

  愛迪生就是一個工作負責,認真的人。他1877年就開始了改革弧光燈試驗,提出了要搞分流,變弧光燈的試驗。他做過優質礦石和礦苗共1600種,但仍不見成果。隨後,他的試驗回到了炭質燈絲上來了。他晝夜不急地試驗,試驗……僅管他對工作盡心盡力,但仍然毫無結果。一八八零年上半年,他把一把芭蕉扇邊縛著的竹絲撕成細絲,經炭化撕成燈絲,這就是愛迪生髮明的竹絲電燈。為了發明電燈,愛迪生每天工作十九個小時,每天清早三四點的時候,他才頭枕三、四本書在桌子下面睡一覺。從愛迪生的一舉一動中,都表現出他對工作熱愛,對發明燈的迫切。

  生活中,其實也有這樣的人。那一天,下了一場大雨,天空中的烏雲還沒有散去。我到超市去幫媽媽買些東西,路上的積水很深,我小心地從水淺的地方走。街上的人很少,忽然,我看到前面有個清潔工彎腰不知在撿什麼。我走近一看,只見他頭髮蓬亂,細小無神的眼睛,癟塌的鼻子,很不諧調的鑲在一張皺巴巴的臉上。他上身著黃色短褂,下身穿著一條灰色的褲子。他捲起袖子,正伸手去掏下水道的垃圾,水很髒,下水道口有一股難聞又刺鼻的味道,幾個女青年走過,都忍不住捂住鼻子,厭惡地看著清潔工人,但他像全然不知似的,仍然低著頭認真清理。頓時,我被他對工作的負責感動了,一股敬意從我心中油然而生。

  詹大胖子、清潔工人等等,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人,但他們仍然值得我們去尊重,他們和老師,醫生一樣高尚,他們普普通通地生活,為工作奉獻!

  汪曾祺小說讀書筆記 篇22

  暑假,我買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本想在閒暇之餘讀這本書消磨時光,那知道卻對其手不釋卷。

  《汪曾祺散文》描繪了各個地區風情,人物特色,民風習俗,以及地方特產,這一切,都使人耳目一新

  人物傳記,上到文學家,下至普通平民,一切都是汪曾祺先生所接觸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吳大和尚和七拳半》這個故事。書中描寫了兩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含辛茹苦的吳大和尚和矮的出奇的七拳半。他們都是舊社會的普通平民,他們都有燒餅店,卻擁有不同的故事,吳大和尚開燒餅餃麵店,有妻小,本來是個幸福的家庭,結果他的妻子跑了,留下了他孤單一人看家;七拳半是個體戶,他也有個燒餅店,而且生意興隆,作者對其充滿了期望。他們的故事真切再現了舊社會的平民風貌,彷彿再現了那時的鄉村生活,其樂融融的家庭,街頭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農民在田裡辛勤的勞動。這一切有苦有甜。媽媽讀了這本書後,津津樂道:“我好像回到了童年!”雖然我是沒有體驗過鄉村生活,但在汪曾祺的散文中,彷彿能感到鄉村生活的酸甜苦辣。相信汪曾祺先生也是很懷念吧!

  汪曾祺先生寫的小說,我感到的是一種親切,一種情調。他在寫人的時候,總是對別人表達一種尊敬;寫景物的時候,總是顯現對江山大河的熱愛;寫美味的食物的時候,是一種嚮往。字裡行間都是

  很實在的,不像別的一些文章,描繪的龍飛鳳舞,其實文章只是空蕩蕩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更是純真的,美好的。我們應該像他一樣,對人他友好,對事物認真。書中也描繪了他的老師為人處事,待客之道,也應該值得的我們學習。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說生活小事。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