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王維《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送沈子福之江東》

  《送沈子福之江東》

  楊柳渡頭行客稀,師蕩槳向臨。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沈子福之江東》賞:

  此詩第一句點出送客是在渡口。它在一片婆娑的楊柳掩映之中,所以說“楊柳渡頭”。句尾的“行客稀”三字則寫渡口的冷落。這其中隱隱透出詩人此時的心情。全句從靜與動兩個側面清晰地描繪出江邊送客時的情景。第二句寫客船已發,送行者即本詩的抒情主人公站在岸頭目,送友人,心逐江波。情思悠遠。這時,惜別變為對朋友一路行程的關心。這兩句,既是環境的安排,也有氣氛的烘托,為以下的感情抒發作了準備。

  七絕的第三句多是全篇的關鍵。這一承轉句的作用在於開拓詩境。格調的高下,筆法的工拙,要看這一句。本詩的第三句以春色比友情,可以說是空出奇。朋友的惜別相思之情,同季候上的春色有什麼共同之處呢?但詩人用這一比喻,卻使人覺得詩格外生色。不僅是因為這個比喻新奇。而且它能化無形為有形,能將主觀情感轉變為客觀事象。於是“相思”成了目可以視,耳可以聞的東西。似乎它的濃淡,深淺,也都可以體察入微。一句話,“春色”即為“相思”的表徵。人們對春色的`所有美好感覺、印象,乃至古往今來騷人墨客對春色的歌詠,此時也都成了“相思”一語的豐富內涵。

  兩個事物,不管它們之間存在多大的差異,只要有某一點相近,即可構成比喻。這一比喻之所以好.首先因為它是合於情理的。仔細一想,人們的友愛,朋友的情誼,不正象那使萬物滋榮,隨著東風細雨染遍山川原野的春色麼?春色不也如同友誼那樣情意綿綿麼?人們生活在友愛之中,心裡會泛起無限春意。朋友間的感情交流。也恰如溫和的春風。從詩的上下文說,這一比喻是承接第一句的“楊柳”而來。由“楊柳”.可以想象一派蓬勃爛漫的春景。從第二句的“師蕩槳”四字.也可以想見那一江濃綠如酒的春水。這是就眼前景物取譬,現成而無生硬之感。

  取以作譬的事物“春色”充溢天地之間,無處不在。從行人一方著眼,便是朋友的深情厚愛無時無刻不在他身邊,於是他感到自己的好友始終跟自己一道。滿目春色即是他的顏色,江上氤之氣便是他的呼吸。所有這些,無非是說真摯的友情不怕天長水遠,可以超越時空的侷限。可若是直接這麼說出來,那就不成其為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