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王維的《孟城坳》賞析

王維的《孟城坳》賞析

王維的《孟城坳》賞析

  孟城坳

  王維

  新家孟城口,古木餘衰柳。

  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

  王維詩鑑賞:

  孟城坳:這是《川集》的第一首。王維隱居於川別業時,常與裴迪“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二人同詠川孟城坳等二十景,各成五言詩二十首,由王維輯成《川集》,並寫序言云:“餘別業在川山谷,其遊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宮槐陌、臨湖亭、南、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竹裡館、辛夷塢、漆園、園等,與裴迪閒暇,各賦絕句云爾。”

  孟城坳是川的第一景。原是初唐詩人宋之問的別墅。宋之問曾以文才出眾和阿附權貴而顯赫一時,後兩度貶謫,客死異鄉,這所川別墅也就因此荒蕪了。王維搬入此處,眼望古木衰柳,很自然地想到別墅的舊主人,內心油然生出一種昔盛今衰之感。詩人為“昔人”宋之問而悲哀,但想到以後的“來者”也會為自己而悲,又覺得今日自己的悲哀是徒然的。這種“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王之《蘭亭集序》)

  的悲嘆,滲透了人生無常、萬事皆空之感,更顯得無比深沉。王維隱居川,是因為張九齡罷相,李林甫專權,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而採取的.一種不滿現實又逃避現實的行動,但他內心的幽憤始終無法消除。

  所以《川集》中的一部分篇章,在悠遊山水中,不時透露出悲哀、憤鬱的情緒。

  《川集》絕句每首都以地點為題,都是選擇一地富於特徵的或優美明朗或暗淡清冷的景物,抒發詩人在隱居生活中的歡樂閒適或孤寂苦悶,滲透了詩人靜觀萬類或參禪過程中的某種了悟,使詩富於理趣和禪味,這就是它們比一般泛詠山水景物的小詩顯得意境深乃至幽玄之處。每首詩都是一個獨立的畫面,合起來又是一幅和諧的全景。詩人採取篇幅短小的五言絕句形式,更使這些作品以小見大,以一當百,寫得精煉含蓄,耐人尋味。這一首《孟城坳》寫景僅一句“古木餘衰柳”,借一片疏落的古木和枯萎的柳樹,顯示出孟城口衰敗零落的景象;又借一個“餘”字寓無限感慨,使人由今之衰聯想到昔日古樹參天、楊柳依依掩映著精雅山間別墅的盛景,可謂畫一目而盡傳精神。一句“古木餘疏柳”即形象鮮明如畫,三四句兼寫出今視昔之悲和後視今之嘆,從而使詩境包蘊了昔日、今天、未來的廣闊悠長時空。清人李評這首詩:“ 四句中無限曲折,含蓄不盡。”(《詩法易簡錄》) 非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