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教學實錄及評析

《望廬山瀑布》教學實錄及評析

《望廬山瀑布》教學實錄及評析

  師:同學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現在,請你們自由背誦你最喜歡的那一首。

  (學生紛紛自由背誦)

  [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師:誰願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無聲惜細流……”

  師:你能告訴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嗎

  生:《小池》。

  師:背得不錯。誰能比他的聲音更宏亮

  生:“春種一粒粟……”

  師:你背的是哪一首

  (生沉思)

  師:誰來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風》。

  師:對,背詩還要記住詩名。還有誰想背

  生:我背《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

  師:剛才聽了幾個同學的背誦,她的聲音是最洪亮的。

  (學生舉手踴躍,又一位同學背誦。)

  師:不錯。今天我們還能學習兩首古詩,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透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這兩位詩人有了哪些瞭解

  [注意了課內外結合,教師的著眼點不僅僅是學會這兩首古詩。]

  生:杜甫被人們稱為“詩聖”。

  師:李白呢

  生:李白被稱為“詩仙”。

  師:人們對他們的詩篇喜愛之極,所以給他們這樣的稱號。還知道別的嗎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歲死的……(眾人笑)

  師:應該說病逝。

  生:李白是61歲病逝的。

  師:雖然只活了六十多歲,卻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還了解些什麼

  生:我知道李白寫了九百多首詩。

  師:流傳至今的大約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嗎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師:他一生是在窮困和戰亂中度過的,但這一首詩卻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寫的,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見的。這一次,李白暢遊廬山,寫下了《望廬山瀑布》。(同時板書)

  師:我們已經學過《瀑布》一課,在葉聖陶先生的筆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李白是怎麼描寫廬山瀑布的呢請同學拿出自學提綱。(打出投影片)誰來讀一讀

  (生讀自學提綱。自學提綱:1.讀一讀這首詩,想一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藉助字典或聯絡詩句理解詞語的意思,如“生”“遙”“川”“疑”等,並說說詩句的意思。3.記下不懂的問題。)

  師:開啟書,到51頁。按照自學提綱一步一步地學,學完一道題再學一道題。

  (學生自學,老師巡視指導。)

  (學生又讀,有了進步,群體練讀。)

  (公開課上再次給讀得不夠的學生以時間,讓其練讀,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教風樸實。)

  師:就這樣邊說邊讀,還有讀懂的內容嗎

  生:我把整首詩都讀懂了。

  師:可以說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說瀑布從三千尺那麼高的.地方飛快地流下來,是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的。

  師:他有一個詞理解得非常準確,知道是哪個詞嗎

  [啟發學生注意聽,及時發現同伴的長處。同時,不追求統一的答案,注重詞彙的積累和運用。]

  生:……“飛”,他說的是飛快的意思。

  師:不錯,對剛才那位同學的解釋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三千尺”並不是真有三千尺那麼高,它是誇張。

  師:那你想怎麼說

  生:瀑布飛快地流下來,大約有三千尺那麼高,就像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了下來。

  師:他也有一個詞補充得好……

  生:“好像”!

  師:對。就是這個“疑”字,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就像是”。

  師:都可以。這瀑布就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多麼壯觀!自己讀一讀這兩句,想象一下瀑布奔騰而下的氣勢。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老師範讀,學生再次練讀。)

  師:誰再試試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讀得好!再現了瀑布宏偉的氣勢。齊讀這兩句。

  師:不錯,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何等壯觀。這裡,詩人為什麼用上了“疑”字呢(板書:疑)

  生:不是真有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而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所以用上了個“疑”字。

  師:對,這不禁使我們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詩,《靜夜思》中,好像也有這樣的筆墨。“床前明月光……”

  (溫故而知新。這裡不但紮實地解決了“疑”字,而且透過運用,使學生感悟到李白詩詞的風格,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師:這神話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詩詞特有的風格。想象這景象,自己帶著感情讀一讀這首詩。

  (學生自己有感情地讀)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容,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生:為什麼這裡說“疑是銀河落九天”,而不說“像是銀河落九天”

  師:誰幫他解決

  生:因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師:(轉向提問的學生)你比較一下,同一個意思,用哪個字好呢可以讀一讀,體會一下詩人的想象力。

  生:用“疑”更好。

  生:為什麼“生紫煙”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這兩個問題提得多好!質疑環節得到落實。值得稱讚的是,對學生的提問,老師發動全班同學思考,解答,不包辦代替。]

  師: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大家怎麼想(板書:生)

  生:因為這裡還有產生的意思,所以用學生的“生”。

  師:對,可以綜合著理解,先產生而後升起。明白了嗎

  (學生會意點頭)

  師:隨著大家的想象,我們眼前就出現了這樣的景象,千丈青山襯著一道銀白的瀑布,這瀑布飛騰奔湧,傾瀉直下。這麼壯觀的景象只有遠望才能一覽無餘。那麼該怎樣讀這首詩呢請你們想象這景象,自己放開聲音讀一讀。

  (學生自由練談,指名讀。)

  師:你們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這景象

  生:(齊喊)想!

  (放錄影,同時點出畫面中的“生紫煙”、“掛前川”。)

  師:現在,你們面前就是廬山瀑布,你們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再次練讀)

  師:做詩人還可以自然些,你們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學生有表情帶動作地練讀統背,後集體背誦。)

  師:透過讀詩,我們看到了一很壯美的圖畫。那麼《絕句》又會把我們帶入到怎樣的情景中呢你們自己讀幾遍第二首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學生自由練讀)

  師:對於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比如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還有什麼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