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昌齡> 從軍行王昌齡其四翻譯

從軍行王昌齡其四翻譯

從軍行王昌齡其四翻譯

  從軍行(其四)是唐代邊塞大詩人王昌齡的名作古從軍行七首中的一首。下面內容由小編為大家分享從軍行王昌齡其四翻譯,一起來看看吧!

  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

  青海的湖上烏雲密佈,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們,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註釋

  ⑴從軍行:樂府的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製樂器。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為傷離別之辭。

  ⑶獨上:一作“獨坐”。

  ⑷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一作“誰解”。

  ⑸新聲:新的歌曲。

  ⑹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⑺撩亂:心裡煩亂。邊愁:久住邊疆的.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⑻關城:指的是邊關的守城。

  ⑼雲沙:像雲一樣的風沙。

  ⑽表:上表,上書。掩塵骨:指屍骨安葬。掩,埋。

  ⑾龍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築城於此,置神威軍戍守。長雲:層層濃雲。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門關。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一作“雁門關”。

  ⒁破:一作“斬”。樓蘭:漢時西域國名,即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一帶。西漢時樓蘭國王與匈奴勾通,屢次殺害漢朝通西域的使臣。此處泛指唐西北地區常常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政權。終不還:一作“竟不還”。

  ⒂前軍:指唐軍的先頭部、隊。洮河:河名,源出甘肅臨洮西北的西傾山,最後流入黃河。

  ⒃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後裔。據《新唐書·西域傳》記載:“吐谷渾居甘松山之陽,洮水之西,南抵白蘭,地數千裡。”唐高宗時吐谷渾曾經被唐朝與吐蕃的聯軍所擊敗。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區製作的一種工藝品,可用來儲水。

  ⒅敕:專指皇帝的詔書。星馳:像流星一樣迅疾賓士,也可解釋為星夜賓士。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