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勃> 王勃滕王閣序名句

王勃滕王閣序名句

王勃滕王閣序名句

  導語:王勃乃“初唐四傑”之一,少年時期便有“神童”之名,其才情在這風華絕代的《膝王閣序》裡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以下是小編分享的王勃滕王閣序名句,希望大家喜歡!

  1、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2、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3、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4、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5、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7、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8、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9、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10、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拓展:

  滕王閣序讀後感

  滕王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另外三座是岳陽樓、黃鶴樓、蓬萊閣)。而如果沒有王勃的這篇千古流傳的《膝王閣序》,滕王閣的盛名自然會削減不少。王勃乃“初唐四傑”之一,少年時期便有“神童”之名,其才情在這風華絕代的《膝王閣序》裡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用詞華美瑰麗,用典琳琅滿目,行文氣勢磅礴、收放白如,既歌詠了滕王閣的雄偉壯觀、賓主的才華橫溢以及滕王閣周圍的絕妙勝景,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憤慈悲涼而又不甘沉淪的屈湘。《滕王閣序》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不朽的地位。

  就是這樣一位滿腹珠磯的才子,卻得不到重用,鬱鬱寡歡,心情煩悶兩個月後,王勃渡海去探望父親時,不幸溺水身亡。

  王勃的悲劇並不是很個別的現象,自古以來文人就常常成為統治者的工具,甚至僅僅是擺設。即如李白,已經達到了詩歌創作的頂峰,亦不過在皇帝的賞識下進官當一個御用文人,一個招之即來、抨之即去的“寵物”李白很不滿,但又有什麼辦法呢?除了寫下類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詩句來一抒豪情,他並沒有什麼辦法擺脫這種屈辱的地位。

  但幾千年來中國文人的.悲劇命運僅僅在於統治者嗎?顯然不是。文人往往自命不凡,的確,在知識普及程度很低的古代,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是可以在精神層面上俯視芸芸眾生的。但這種精神上的距離,在實際生活中也使知識分子與人民大眾有了隔膜像白居易那樣寫詩要讓老婆婆也能明白的文人實屬風毛麟角。脫離群眾的後果是什麼呢?上不能為統治者所用,下不屑與勞苦大眾為伍。多少文人就這樣落得個孤家寡人,潦倒而終。

  還有,文人往往受”學而優則仕“的影響,把做官作為人生理想。殊不知,官場險惡,風雲莫測。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坤有一段經典臺詞:”……紀先生您在文海遨遊,而我卻在宦海打滾兒。文海偶而有點小風小浪,宦海卻永遠是血雨腥風。“看,文壇與官場就有這樣的差別!有些文人學會了政治權謀,搖身一變成為政治家,如王安石;另一些文人”保持本色“,除了幾根硬骨頭和一肚皮學問外,別無長處,於是官是做不下去的,如陶淵明。可悲的是,文人對統治者,在野則口誅筆伐,對官場黑暗也深惡痛絕,但朝廷一開始吸納文人,絕大多數文人又趨之若鶩。明末張獻忠舉兵人蜀,長刀一揮,血流成河。可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一宣佈”開科取士“,立刻有 8000多名文人從四面八方趕到成都試圖謀取功名,孰料全變成了張軍的刀下之鬼。

  千年一嘆―中國文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