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辛苦學醫
王勃,唐文學家。生於公元650---676年。字子安。山西河津人。麟德初進士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親因溺水驚嚇而死。王勃少有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也稱初唐四傑。其詩偏 重於寫個人生活,風格較為清新。
十三歲的王勃隨父親一起來到洛陽城,真的開了眼界,見了不少稀罕東西,他每天在街上到處亂走,看到什麼都想問個明白。
這一天,王勃來到西街口,看到一群人圍著一位白髮老者不知道正在做什麼。王勃急忙擠進人堆裡一看,原來這白髮老者正在與人把脈看病呢,老人閉著雙目,並不去看病人面色與表情,卻可以把病人的病情說得很準,一個個病人都從老者那裡拿了草藥,滿意地走了。王勃聽人議論說:“這曹醫生真是華佗再世,看病一看一個準!”
整整一天,曹醫生這裡人來人往,老者一直忙個不停,王勃也忘了吃飯,整整看了一天。
天黑下來了,看病的人都走了,曹醫生才注意到身邊有一個小孩子。他微笑著和藹地對王勃說:“小孩子,你想看病嗎?”
“不,我想跟您學看病。”
這句話倒讓曹醫生一愣,他拍拍王勃的頭說:“回家吧孩子,學醫可不是你這樣的小孩子乾的事,那要吃很多苦呢!”
曹醫生說著,收拾了東西,背上藥箱子就走了。
曹醫生並沒有把王勃的話放在心上,因為王勃只是個小孩子,也許是 隨便說說就算了的。
可是第二天一早,王勃又等在昨天那個地方了,他不但一天都不回家,認真地看著曹醫生給人治病,而且還很勤快地幫著曹醫生做這做那。一連半個月,王勃都會早早地在街邊等曹醫生,學習的熱情一點也沒減少,這倒讓老醫生有些動心了。
看來這孩子是真的愛上行醫這一行了。
終於有一天,老醫生來到了王勃的家裡,經王勃父親同意後,老醫生決定收下這個徒弟,帶他進山學醫去。
王勃來到了山林裡,才知道老醫生的生活是很苦的`,白天他要滿山遍野地去採藥,哪裡山高就往哪裡走,哪裡林深就往哪裡去。有時採藥走得遠了,老醫生就住在大樹上或山洞裡,以山林為家,以野獸為伴。
再說吃的,老醫生家裡壓根沒有什麼正經的飯食,走到哪裡,就在哪裡就地採些野果野菜,打些野味吃,王勃在這裡住了一個月,就覺得自己和野人差不多。
可是從小生活條件優越的王勃並沒有被這種艱苦的生活嚇倒,他一直興致勃勃地跟著曹醫生學習。風裡來雨裡去的生活讓王勃更健壯了,幾個月後,他認得了許多草藥,也學會了製作草藥的簡單方法,老醫生出山給人家看病時,王勃就替他揹著藥箱,認真地學習如何把脈,如何下藥。
到了夜裡,王勃湊著柴草的火光,認真地看醫書,背藥方,常常讀書到深夜。
一年過去了,王勃人變得又黑又瘦,但說起草藥和藥方來,卻頭頭是道,儼然一個小大夫了。
幾年後,十八歲的王勃不但醫術學成了,還為最難懂的《黃帝八十難經》做了註釋,人人都說王勃學醫 能吃苦,他創造了醫學史上的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