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採蓮曲翻譯
王昌齡的這篇《採蓮曲》與梁元帝《碧玉詩》相比則更勝一籌,意義更為雋永,對中晚唐的詩歌有著重要的影響。
採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王昌齡採蓮曲翻譯一
一群採蓮姑娘身穿和綠色荷葉一樣顏色的.羅裙,粉紅的荷花映照著姑娘們鮮豔的臉龐。她們混雜在池塘中難以發現,聽到姑娘們的歌聲,才知道有人出來的一番景色。
王昌齡採蓮曲翻譯二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王昌齡採蓮曲註釋
①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製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亂入:雜入、混入。
⑤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⑥聞歌:聽到歌聲。
⑦始覺:才知道。
創作背景
採蓮曲,古曲名。王琦注:“《採蓮曲》起梁武帝父子,後人多擬之。”這首詩是王昌齡被貶龍標時所做。
在唐天寶七年夏天,王昌齡任龍標尉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初次與阿朵見面,卻是別有一番情趣。那時候,王昌齡獨自一人行走在龍標城外,在東溪的荷池,看見了一幅絕美的畫面,那就是看見酋長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荷池採蓮唱歌的情景 ,遂作採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