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安石> 王安石待客軼事

王安石待客軼事

王安石待客軼事

  待客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婦家的親戚(因為)到京城,所以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出席,以為王安石必定會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時候,覺得很飢餓,但不敢離去。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餚都不具備。蕭氏子心裡暗暗的責備王安石。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一會兒就上飯了,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邊取來自己吃,蕭氏子感到很慚愧,便回去了。

  【原文: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蕭氏子至京師,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日過午,覺飢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餅兩枚,次供豬數四,頃即供飯,旁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驕縱,不復下箸,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王安石軼事食魚餌

  某天,宋仁宗皇帝心情不錯,一高興決定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派對——“賞花釣魚宴”,把夠級別的京官都請到御苑,領略一番原汁原味的皇家情調。當時王安石的'職務是“知制誥”,就是皇帝辦公室秘書處負責草擬詔書的官員,管機要的重臣,自然也在被邀之列。

  “賞花釣魚宴”,顧名思義就是宴會的娛樂專案有賞花和釣魚兩項,聚餐前來賓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以盡雅興。王安石對花興趣不大,他選的專案是釣魚。早有內侍將備好的魚餌盛在金盤中置於茶几上。皇家釣魚自然與眾不同,魚餌的配製不消說是花了工夫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香精香料摻了不少,不要說魚,就是人也會抵擋不住誘惑。這不,王大人魚還沒釣,不知是因為聞到香氣還是別的什麼,竟鬼使神差地抓起一粒魚餌放進嘴裡細嚼慢嚥起來。這一嘗不打緊,居然對上了胃口,遂一發不可收,幾個回合下來,竟將一盤魚餌吃了個精光!

  這事很快傳到仁宗皇帝耳中。第二天,仁宗很是納悶地對宰輔講了這件事,並說:“王安石這人怪啊,誤食魚餌一粒也就罷了,可他生生吃下一整盤,不近情理嘛!”

  王安石軼事拒諂

  邵州武岡知縣郭祥正,上書朝廷,要皇帝以後“專聽王安石區劃,凡議論有異於王安石者,雖大吏當屏”。神宗感此表章甚為“辨暢”,就問安石:“你認得郭祥正此人嗎?安石答:“過去在江東時認識他。這個人很有點縱橫家才能,善於察言觀色行事,但心術不正,絕不可用。”這時郭祥正已因功升了官。聽到安石對神宗講的話,就趕快辭官回家去了。

  熙寧八年,安石再相,但由於改革派的內部分裂,使新政推行更為困難,“上告求去甚切”,一再要求辭職。有個叫練亨甫的人,對中丞鄧綰說:“你為何不對皇帝說,要用特殊的禮遇來挽留丞相呢?把丞相有官職的子侄都升成高官,沒官職的親朋都授與官職,再在京師賜與丞相第宅田邸,丞相辭職的要求就會打消了。”鄧綰聽信了練亨甫的話,在上朝時就把上面的話一一對皇帝說了。神宗聽了也沒答話,只是點了點頭,表示聽明白了。一天,安石又向神宗求去。神宗說:“只要你能留下,你的要求我都答應,只是還沒有一座合適的房子給你。”安石聽了十分驚異,問:“我何時有這等要求?”神宗把原委一說,安石就請查辦這件事,於是撤了鄧綰和練亨甫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