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安石> 王安石《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王安石《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王安石《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經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於個人提升。什麼型別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王安石《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王安石《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篇1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註釋:

  北山:即今南京東郊的鐘山。

  陂(bēi):池塘。

  塹(qjàn):這裡指水渠。

  回:彎曲。

  塹:溝渠。

  回塘:彎曲的池塘。

  灩灩:形容春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樣子。

  北山:鐘山,在金陵(今江蘇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裡隱居。

  譯文:

  北山綠色的山泉漲滿山塘,筆直的溝渠和曲折迴環的池塘裡的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因陶醉於春天美麗的景色,靜靜地細數落花久坐;因慢慢地尋找碧綠的芳草而回家晚了。

  賞析

  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鐘山,卻除了滿身的公務之後,王安石潛心於著述,創作了大量工緻雅麗的絕句,表達了閒適散淡的心緒。這首《北山》就寫在此時。

  《北山》的前句寫春水漫漲,直塹、橫塘波光灩灩、耀人眼目。“輸綠”生動傳神,寫出春天盎然的生機及山泉的澄碧。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中,詩人王安石細數落花,緩尋芳草,留連於自然的美景中,不忍歸去。這之前,雖然有王維“興闌啼鳥緩,坐久落花多”(《從歧王過楊氏別業應教》)、劉長卿“芳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長沙述賈誼宅》)一類的詩句,但王安石卻能化其詩意,為我所用,與眼前的景、心中的情緊密融合。後來者居上,“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反而比王詩、劉詩的名聲大,成為傳誦不衰的名句。 葉夢得說:“王荊公晚年詩律尤精嚴,造語用字,間不容髮。然意與言會,言隨意遣,渾然天成,殆不見有牽率排比處”(《石林詩話》捲上),指出王安石後期詩歌的藝術特徵。

  王安石 《北山》練習題

  (1)請分析首句中“輸”字的妙處。(3分)

  答案:輸”字用了擬人化(化靜為動)手法,北山將翠綠的泉水輸送給山塘,春水漲滿陂堤,呈現出灩灩的波光,生動傳神地描寫出春天的生機盎然。(①能夠點明“擬人化手法(或化靜為動)”給1分;②能夠結合詩句分析給1分,應扣住“翠綠的泉水”;③能夠答出效果:“生動傳神”的效果給1分;或者答“表現出作者對北山春光的喜愛之情”也給1分。)

  (2)詩的三四句描繪出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案:①詩人悠閒地數著落花久坐,又慢慢地尋著碧綠的春草回家。②“坐久”“歸遲”表現出詩人的從容不迫,悠閒自得。③“細數”、“緩尋”則暗含了一種百無聊賴的閒愁。(能夠答出①點給2分,其中一句1分;能夠答出②③點中任何一點給2分。第②點答“恬淡閒適”“淡泊閒散”等同樣給2分,答喜愛、愉悅等不給分;第③點答“失落、無奈、落寞、孤獨”等同樣給2分,答傷感、悲傷等可給1分。)

  (3).詩中的“輸綠”一詞用得好,請你說說它好在哪裡。(2分)

  答案:“輸綠” 一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春天盎然的生機及山泉的澄碧。

  (4).詩歌的三、四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寫出詩人留連於自然的美景中,不忍歸去。從而表達了詩人閒適散淡的心緒。

  詩人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介紹】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延壽鄉(今東鄉縣黎圩鎮上池村)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時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其“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遊褒禪山記》。

  【生平】慶曆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籤書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節度判官公事、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知縣。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江南東路(在今江浙一帶)刑獄。治平四年(1067(丁未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逝於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諡號“文”,故世稱王文公。是唐宋著名八大家之一。

  【成就】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王安石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絡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所作多為有關政令教化、適於世用之文。他反對西昆派楊億、劉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風,認為“所謂文者,務為有補於世而已矣。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畫為之容也。”(《上人書》)正因為安石以“務為有補於世”的“適用”觀點視為文學創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臨川先生文集》等。他所著的《傷仲永》在人教版初一下冊課本有收錄。

  王安石《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篇2

  北山

  宋朝·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北山》譯文

  北山把濃郁的綠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悄悄地上漲;直的塹溝,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

  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悠閒,細細地數著飄落的花瓣;回去時,慢慢地尋芳草,到家已是很晚。

  《北山》註釋

  北山:即今南京東郊的鐘山。

  輸綠:輸送綠色。陂(bēi):池塘。

  塹:溝渠。回塘:彎曲的池塘。灩灩(yàn):形容春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樣子。

  《北山》賞析

  王安石的絕句,最喜歡將自然界景物擬人化,讓萬物都賦有生機活力,帶有感情色彩,這首作於晚年寫鐘山的詩前兩句也是如此。詩中的北山本是無情之物,但春天到來,萬物萌生,山上一片濃綠,映現在滿陂春水中也是一片綠色,似乎是山主動地把自己的綠色輸送給水塘,又隨著春水上漲,彷彿要把綠色滿溢位來;水,也很多情,或直,或迂迴彎曲,以種種秀姿,帶著粼粼波光,迎接著山的綠色。這聯詩,把綠色寫活,特別引人注目。王安石擅長寫綠,除“春風又綠江南岸”、“兩山排闥送青來”這類膾炙人口的句子外,又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來”,也狀出顏色的流動,與此詩創意彷彿。

  山有情,水有情,人亦有情。詩人面對著這誘人的山水,留連忘返。因為心情悠閒,坐了很久,以至於仔細地觀察著花朵飄落,默數著一朵,二朵······坐夠了,回途饒有興趣地尋覓著芳草,滯留了多時,回家已經很晚。這兩句,透過數花、尋草兩個動作,很形象地反映了自己淡寂安閒的心理。

  詩前兩句純是景語,寫得細膩工巧;後兩句純是情語,寫得紆徐平緩。寫景時,注意了色彩的渲染,把靜態寫得彷彿飛動起來;寫情時,透過客觀敘述,刻畫主觀情緒,境界全出,把動態寫得平靜之至。詩全首用對,在整齊中同時富於變化。如三、四句,出句先寫結果,後寫原因,坐久了,心情很閒適,所以數起了落花;對句先寫因後寫果,因為尋芳草,所以回去晚了。內容與藝術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結合,詩便以其鮮明的特色為廣大詩家所喜愛。“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這兩句歷來被評家關注,宋吳開在《優古堂詩話》中認為徐俯詩“細數李花那可數,偶行芳草步因遲”有竊取王安石詩的嫌疑。

  《北山》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王安石變法失敗後,辭職退居江寧(今南京)。在春天到北山遊玩,為這雨後落花飄飄點點的美景所陶醉而流連忘返,就寫了這首詩。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②,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注】①北山:即今南京東郊的鐘山。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王安石變法失敗後,辭職退居江寧(今南京)。②陂(bēi):池塘。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作者退居江寧,春日到北山遊玩,為春水瀲灩、花落草長的美景所陶醉而流連忘返。

  B.作者筆下春水多情,或直流無礙,或曲流迂迴,帶著粼粼波光,以種種秀姿漫映著北山。

  C.詩的三、四句對仗工整,同時又富於變化,敘述自己的行動,巧寓主觀情緒,境界全出。

  D.全詩前兩句寫所見之景,著筆雄渾壯闊;後兩句敘事寓情,情感紆徐平緩,韻味悠長。

  15.本詩“北山輸綠漲橫陂”與《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句皆著一“綠”字,請結合詩歌賞析其妙處。

  【答案】14.D15.①兩句詩皆著一“綠”字,賦予靜態色彩以流動感,極為傳神寫出了眼中之景,寄寓著強烈的感情色彩。②“北山輸綠漲橫陂”運用擬人手法,活化了靜態的綠色。春天到來,北山綠意正濃,似乎主動將自己的綠色輸送給水塘,映得滿陂春水也是一片綠色,隨著春水上漲,綠色彷彿又要滿溢位來。綠色的流動營造出一派春意盎然之境,表達了詩人對北山滿心的喜愛。③“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寫出了春風吹綠江岸的動態,把無形的春風轉換成滿眼流動的綠色,寫出了春風的活力,顯示了春天的生機,增強了詩的韻味。綠滿江岸之景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之情正相諧合。

  王安石《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篇3

  原文:

  北山

  陟彼北山,言採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從事。

  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鮮我方將。

  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

  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

  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

  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譯文:

  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顆顆採擷著紅紅的枸杞。像我這樣身強力壯計程車子,每天起早拉晚忙得不停息。國君家的公事無盡又無休,最憂心無閒問候父母起居!

  你看廣褒無垠的普天之下,沒有一處不是國君的封土;你看各處封土的天邊盡頭,沒有一人不是國君的奴僕;可嘆那大夫分配勞役不公,唯獨讓我為國事如此勞苦!

  四匹雄壯的馬兒奔走蹚蹚,我為國君公事不停地奔忙。國君忙不迭讚我寶刀未老,嘖嘖稱讚我正當年富力強。我自我感覺也是膂力正壯,盡心盡力地奔波經營四方。

  但我看到有的人靜享安樂,有的人鞠躬盡瘁操勞國事;有的人安睡在床高臥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勞作不止;

  有的人不聞不問百姓號叫,有的人勤政不息憂心煩惱;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無憂,有的人忙於國事長期操勞;

  有的人完全沉溺飲酒作樂,有的人謹小慎微不敢承擔;有的人出來進去高談闊論,有的人忙裡忙外萬事都幹!

  註釋:

  1.言:語助詞。杞:枸杞,落葉灌木,果實入藥,有滋補功用。

  2.偕(xié)偕:健壯貌。士:周王朝或諸侯國的低階官員。周時官員分卿、大夫、士三等,士的職級最低,士子是這些低階官員的'通名。

  3.靡(mǐ)盬(gǔ):無休止。

  4.憂我父母:為父母無人服侍而憂心。

  5.溥(pǔ):古本作“普”。

  6.率土之濱:四海之內。古人以為中國大陸四周環海,自四面海濱之內的土地是中國領土。《爾雅》:“率,自也。”

  7.賢:多、勞。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賢之本義為多……事多者必勞,故賢為多,即為勞。”

  8.牡:公馬。周時用四馬駕車。彭彭:形容馬奔走不息。

  9.傍傍:急急忙忙。

  10.鮮(xiǎn):稱讚。鄭箋:“嘉、鮮,皆善也。”方將:正壯。

  11.旅力:體力。旅通“膂”。

  12.經營:規劃治理,此處指操勞辦事。

  13.燕燕:安閒自得貌。居息:家中休息。

  14.盡瘁:盡心竭力。

  15.息偃:躺著休息。偃,仰臥。

  16.不已:不止。行(háng):道路。

  17.叫號(háo):呼號。毛傳:“叫呼號召。”

  18.慘慘:又作“懆懆”,憂慮不安貌。劬(qú)勞:辛勤勞苦。

  19.棲遲:休息遊樂。

  20.鞅(yāng)掌:事多繁忙,煩勞不堪的樣子。錢澄之《田間詩學》:“鞅掌,即指勤於馳驅,掌不離鞅,猶言身不離鞍馬耳。”

  21.湛(dān):同“耽”,沉湎。

  22.畏咎(jiù):怕出差錯獲罪招禍。

  23.風議:放言高論。傅恆等《詩義折中》:“或出入風議,則己不任勞,而轉持勞者之短長。”

  24.靡事不為:無事不作。傅恆等《詩義折中》:“勤勞王事之外,又畏風議之口而周旋彌縫之也。”

  賞析:

  《小雅·北山》這首詩著重透過對勞役不均的怨刺,揭露了統治階級上層的腐朽和下層的怨憤,是怨刺詩中突出的篇章。

  詩的前三章陳述士的工作繁重、朝夕勤勞、四方奔波,發出“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的怨憤。“嘉我未老”三句典型地勾畫了大伕役使下屬的手腕,他又是讚揚,又是誇獎,活現了統治者馭下的嘴臉。

  後三章廣泛運用對比手法,十二句接連鋪陳十二種現象,每兩種現象是一個對比,透過六個對比,描寫了大夫和士這兩個對立的形象。大夫成天安閒舒適,在家裡高枕無憂,飲酒享樂睡大覺,什麼徵發號召不聞不問,吃飽睡足閒磕牙,自己不幹,誰幹卻去挑誰的錯,說誰的閒話。士卻被這樣的大伕役使,他盡心竭力,奔走不息,辛苦勞累,忙忙碌碌,什麼事都得去幹,還成天提心吊膽,生怕出了差錯,被上司治罪。這樣兩種對立的形象,用比較的方式對列出來,就使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在比較中得到鑑別,從而暴露了不合理的等級社會的不平等事實及其不合理性。在對比之後全詩戛然而止,沒有評論,也沒有抒發感慨。透過鮮明的對比,讀者可以自然地得出結論,多讓讀者去體味涵詠,不必直寫。所以,吳闓生《詩義會通》評論這是“妙筆”。

  唐韓愈的著名長篇五言古詩《南山》,其中有兩段,一段連用十九個以“或”字起句的句子,另一段連用三十個以“或”字起句的句子,都是兩句一對比。很明顯,韓愈借鑑了《小雅·北山》的這種手法。但是,韓愈的詩未免過於鋪陳繁富,如沈德潛所批評:“然情不深而侈其辭,只是漢賦體段。”比較而言,韓愈詩不如《小雅·北山》情切而明晰。

  第五章首句“或不知叫號”,現代學者多釋為“呼叫號哭”,譯釋為“人間煩惱”(餘冠英)、“悲號”(金啟華)、“人叫號”(袁梅)、“放聲大哭”和“民間疾苦”(程俊英)等等,多是說這位大夫聽不到人民痛苦的怨訴或號哭。這樣來譯釋,多少感到突兀、牽強,不很圓融。“叫號”一詞,毛傳解為:“叫呼號召。”孔疏解為:“叫號,連綿字……叫呼號召四字同義也。”傅恆等《詩義折中》解為:“耳不聞徵發之聲。”吳闓生《詩義會通》解為:“叫號,呼召也,不知上有徵發呼召。”近人陳子展《詩經直解》解為:“不知道有號召。”這些解釋比較接近原義。照這樣解釋,詩中這位悠然自適、貪杯耽樂的大夫,根本不聞不問朝廷的徵發呼召,除了吃喝玩樂睡大覺,就是閒聊扯淡。這個形象是比較豐滿的。《詩經》的註疏遺產很豐富,有些舊注並沒有錯,不必曲為新說。

  這篇詩在封建社會起到了諷諫作用。等級森嚴、任人唯親的宗法等級制度,必然造成如《小雅·北山》詩中所描寫的上層的腐敗和下層的怨憤,統治階級這種內部矛盾的進一步尖銳化,必將是內部的渙散、解體以至滅亡。所以,清高宗敕撰的《詩義折中》也強調說,勞逸不均就是“逸之無妨”和“勞而無功”,因此就會上層腐敗,下層撂挑子,這是關係國家存亡之“大害”。詩中暴露的一些現象,在今天的現實中也是存在的。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②,直塹③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注]①王安石晚年隱居金陵,築室於鐘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②陂:池塘。③塹:護城河。

  (1)第一句的“輸綠”一詞別緻典雅,試結合詩歌前兩句分析該詞的妙處。(4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詩人是如何表達的?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

  答案:

  14.(8分)

  (1)(4分)北山一片翠綠,綠色倒映在河塘中,顯得春意盎然。把北山擬人化,化靜為動寫出春光的濃厚。

  評分標準:景物描述2分,修辭及解說2分;分析意思對即可給分。

  (2)(4分)一、二句寫北山河塘綠意濃郁,景中含情,表達出對春光的喜愛之情;三、四句寫作者仔細地數著落花,慢慢地尋覓芳草,很晚才回家,在細節描寫(或“動作描寫”)中表現出心情的閒適。

  評分標準:情感2分,分析2分;意思對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