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話> 《格林童話》讀後感

《格林童話》讀後感

《格林童話》讀後感

  格林童話讀後感篇一

  《格林童話》是透過“寓教於故事”的形式,讓小朋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長的豐富“養料”。教會小朋友“分辨善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做人不能懶散、智慧是進步的階梯、遇到危險要冷靜……”等等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道理。

  《格林童話》寓教於樂,每一則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揹包、帽子和號角》告訴人們做事不能太貪心,多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好報。《灰姑娘》則說明了凡事不能光看外表,美好的本質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的。《不孝的兒子》教人們懂得了對待父母、長輩一定要孝順、尊敬……

  《格林童話》源自民間,在藝術上通俗、質樸、粗獷、生動,表現了純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個性鮮明,善惡對錯一目瞭然。不少主人公憨態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橫生,引人入勝。把真、善、美與假、惡、醜的矛盾衝突置於斑多彩的夢幻之中,藉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局告終。如今在這樣一個物慾如潮如流的社會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時無法正確辨別善與惡、對與錯。這種時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話》,在一個個生動、簡單的故事裡你會體味出內在的深刻意義——以理性的態度去辨別世間的善惡對錯。

  看《格林童話》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放飛,看看故事情節體味一下其中的意義,欣賞欣賞其語言藝術的特色。猶如採最豐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來滋養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格林童話讀後感篇二

  喜歡抱著這本格林童話。很舊了,但舊的很好看。內容已經爛熟於心,就是忍不住開它,摸摸它。恩,只是摸著看著就很幸福。

  應該是從姑姑那拿到的。她很溫柔很美,我從未覺得會有人比姑姑還美,她的美是從內心發散出無法用言語褻瀆的美。我對姑姑有種特別的感情。從幼兒園時我就開始借宿在姑姑家。因為爸媽工作太忙,而且姑姑家離學校近。

  剛搬到姑姑家時姑姑送了我一本《格林童話》。那時很多字詞都不懂,所以姑姑每晚都會教我讀一篇,再告訴我一些小道理,她會一個個的教會我那些生字。姑姑像媽媽一樣陪在我的童年。

  後來,後來姑姑生了個可愛的小妹妹。我很疼愛她,所以像姑姑一樣的念給她《格林童話》像姑姑一樣教她人這一生要勤勞,不能懶惰,不然每一個霍勒大媽都會淋你一身的瀝青;教她做人不能太貪心,如果太貪心就會和漁夫的妻子一樣,最後什麼也得不到;教她不要遇到一些小困難就喪失了鬥志,其實勝利就在前方,要像沒有手的姑娘一樣用善良的心來對身邊的每一個人,老天也會被你感動的。

  再後來我和妹妹漸漸長大,書漸漸的不再嶄新,姑姑,也漸漸的老了。沒了光滑的皮膚,沒了輕盈的體態,沒了烏黑的髮絲,但她還是美得不可方物。

  有一天,姑姑病了,病得很嚴重。不得不躺在病床。是肺炎,咳嗽越來越頻,聲音也越來越嘶啞。我急忙的帶著我的《格林童話》去見姑姑。我給她讀故事伴她入眠。慢慢的病情好轉了。

  但突然的家裡的大山——姑父倒下了,病了,需要手術。姑姑忙的焦頭爛額。姑父好了,姑姑又倒了。

  比上一次更嚴重。每每看到這本書都會想起姑姑,想到姑姑敦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