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話> 格林童話讀後感600字

格林童話讀後感600字

格林童話讀後感600字

  格林童話不僅僅是“小兒科”的睡前讀物,它是德國文學的一塊不可多得的瑰寶,它是整個古老日耳曼民族智慧的結晶,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600字的格林童話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格林童話讀後感600字篇1:

  《格林童話》是透過“寓教於故事”的形式,讓小朋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長的豐富“養料”。教會小朋友“分辨善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做人不能懶散、智慧是進步的階梯、遇到危險要冷靜……”等等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道理。

  《格林童話》寓教於樂,每一則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揹包、帽子和號角》告訴人們做事不能太貪心,多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好報。《灰姑娘》則說明了凡事不能光看外表,美好的本質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的。《不孝的兒子》教人們懂得了對待父母、長輩一定要孝順、尊敬……

  《格林童話》源自民間,在藝術上通俗、質樸、粗獷、生動,表現了純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個性鮮明,善惡對錯一目瞭然。不少主人公憨態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橫生,引人入勝。把真、善、美與假、惡、醜的矛盾衝突置於斑斕多彩的夢幻之中,藉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局告終。如今在這樣一個物慾如潮如流的社會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時無法正確辨別善與惡、對與錯。這種時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話》,在一個個生動、簡單的故事裡你會體味出內在的深刻意義——以理性的態度去辨別世間的善惡對錯。

  看《格林童話》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放飛,看看故事情節體味一下其中的意義,欣賞欣賞其語言藝術的特色。猶如採擷最豐碩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來滋養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格林童話讀後感600字篇2:

  又讀了一遍《格林童話》,我聯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小時候我總是對夢想充滿了渴望,夢想自己成為白雪公主,跟七個小矮人快樂地生活著:夢想自己是小紅帽,戰勝大灰狼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夢想自己又成了灰姑娘,在舞會上大展風姿……無數個夢想堆積成了無數個快樂。小時候的快樂,也許在大人們看來是極其的平凡,極其的微不足道。但是對我們這些小孩兒子來說簡直就是幸福無比。快樂就是媽媽牽著自己幼嫩的小手彎冑興興地踮著小腳丫逛街、買玩兒具;快樂就是一家人圍在桌子旁開心地品嚐美味的佳餚:快樂就是夏天的夜晚在迷人的星空下跟著爸爸數著閃閃的星星……這,就是家帶給我的快樂!

  快樂就是跟鄰居小孩兒一起在柔軟的草地上打滾、猜謎語;快樂就是在幼兒園裡跟自己同齡人一塊玩耍、做遊戲;快樂就是和小夥伴一同辦家家兒酒……這,就是朋友帶給我的快樂!

  入學後,學校成了我的另一個家,快樂就是和同學們學習、做課問遊戲;快樂就是聽著老師那回味無窮的課;快樂就是你在困難時,同學們那關切的目光和溫暖的雙手……這,就是校園帶給我的快樂!

  漸漸地,我長大了,書就成了自己最可親的朋友,快樂就是每天對著書如飢似渴地閱讀:快樂就是把書當成了精神食糧,是它給我指點學習、做人的方向;快樂就是在你學習中遇到疑難時,給我正確的`解答……這,也是《格林童話》這本書給予我的快樂!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快樂,需要我們好好把握,讓自己的生活永遠充滿快樂!

  格林童話讀後感600字篇3:

  我始終記得這樣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用在我們對書的選擇上也非常的合適。因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本壞書也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對於處於“人之初”的我們來說,人生最初的幾本書尤為重要。

  我從小就愛看童話和寓言故事,因為它具有感化和教育我們兒童的力量。在這些書中,我最愛的是《格林童話》。在那些新穎、鮮活、生動的童話中,我找到了另外一個多彩而真實的世界,幼小的心靈認識和感受到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以一顆充滿童真的心看待自己身邊的一切。

  在《格林童話》的故事中,美麗純潔的白雪公主、幼稚純樸的小紅帽、可愛善良的灰姑娘,漂亮機智的馬琳、樸素善良的漢斯、自作聰明的小卡特里斯……我非常喜歡這些形形色色的朋友,關注著他們每個人的命運,常常為他們悲傷的結局感到惋惜,為皆大歡喜感到快樂。我對故事中那些純真善良的人物充滿了愛,而對那些陰險、狠毒的人物充滿了恨。

  在《格林童話》神奇美妙的故事中,還常常會有一對戀人出場。他們的愛情有歡樂,也有曲折。在他們由於壞人的破壞而分手時,我為他們捏一把汗;在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時,我又為他們開心。總之,我牽掛著《格林童話》中的每一個人物,和他們一起快樂,一起憂傷,一起跌倒,一起爬起。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常常使我深深的陶醉在《格林童話》神奇的世界中。

  《格林童話》這本書使許多像我一樣的小朋友有了一個夢幻般的天堂,有了夢幻般的朋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十分充實,對未來充滿了純真的美好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它會更加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以一顆充滿愛的心去追逐自己的夢想。《格林童話》真是一本適合小朋友們讀的好書呀!

  格林童話讀後感600字篇4:

  童話,是人們不可拒絕的,童話,是人們所盼望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世界像童話般的不可思議,像童話般的幸福與美好。

  我們每一個人,甚至我們的父母,都在格林童話的影響之下長大:我們伴著小紅帽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採擷這路邊最豔麗的野花;我們為白雪公主的去世掬一捧眼淚,在王子出現的時候再破涕為笑;我們憎恨著灰姑娘醜陋的繼母和兩個姐姐,同情著那位睡在煤灰堆裡的女孩;還有可愛的七隻小山羊,會變成王子的青蛙,恬靜的睡美人,恩愛的白雪和紅玫瑰……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永遠停留在我們童年的記憶裡。第一次我們對善於惡,美與醜,貧與富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而那最初的智慧與道德概念居然來自那個遙遠的國度,由那個高大而堅韌的民族為我們講述,而格林童話中那永遠幸福的結局又給小小的我們帶來了多少歡樂和夢想。

  《格林童話》中有篇童話是非常著名的,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那就是《白雪公主》。這篇童話我覺得是格林兄弟的驕傲,是他們的經典之作。

  “白雪公主原是在皇宮裡過著平凡的生活,但由於她的繼母嫉妒她的美麗,想至她於死地,所以白雪公主被迫逃到了森林裡,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善良的七個小矮人。但是皇后知道了白雪公主還沒死,就住在七個小矮人的家裡,所以又研製了一個毒蘋果,毒死了白雪公主。但好人有好報,白雪公主終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格林童話”中的每一篇童話都在教育我們怎樣做人。

  其中,我記憶最深的就是《漁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從前,有一位漁夫和他的妻子,是靠打魚過日子的,生活得很貧窮,只有一條破船。有一天,漁夫去打魚,打到了一條比目魚,這條比目魚是一位王子,是被巫婆施了魔法的。王子請漁夫把他放回大海,漁夫就把比目魚王子放回了大海。漁夫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妻子,妻子貪心地說:“你這個笨蛋,你幹嘛不向他要一茅屋呢?快去啊!快快去向他要一間茅屋去啊!”漁夫去找比目魚,比目魚一口答應了。漁夫的妻子還想要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比目魚都一一答應了。漁夫的妻子越來越貪心了,接著,要做國王、教皇,比目魚都答應了。但又過了幾天,漁夫的妻子又想做上帝,想讓太陽、月亮也聽她的指揮,可比目魚沒有答應,最後,又恢復到了原樣。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不可以貪心,如果貪心的話,你就會變成了一個很貪的人。凡是靠別人過日子的,最後,不利的還是自己。以後,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做一個靠自己的本領好好生活的人!

  格林童話不僅僅是“小兒科”的睡前讀物,它是德國文學的一塊不可多得的瑰寶,它是整個古老日耳曼民族智慧的結晶,它經過兩位出色的語言學家的整理,走入了全世界孩子的內心,成為了開啟他們心智的第一把鑰匙,成為拜訪他們人生的第一部著作。而那個古老而內斂的民族,卻像一位神秘的爺爺一樣在黑森林幽暗的光線中安詳的守望著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純真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