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藝術特徵》現代文閱讀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的試題。
①唐詩的一個顯著的藝術特徵,在於其形象化,以形感人。這種形象,卻多與建築有關。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只欲欄邊安枕蓆,夜深閒共說相思。這些建築形象,都詩化了,情態化了,所以都是那麼的感人。反過來說,由於文學的積澱,中國古代建築的形象也變得含情脈脈。當我們看到建築迴廊、欄杆、臺階、屋簷、門窗等等,都會觸景生情,這些形象本身就是詩一般的語言。
②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中國古代建築不僅美在建築形象,更美在其空間。它多形成內向性庭院式空間,情態也在其中。早在東漢,就有《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樹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這是一處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間。詩中一對戀人依依惜別,贈枝葉留念,讀來感人。這一情結,以美麗的庭院做背景;但反過來說,這個庭院因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積澱起更多的情態符號。
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庭院春夜,形態朦朧,動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陰影裡,生動無比。在靜謐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彌散在空氣中;蟲聲在夜靜人鬧之中,更令人憧憬,感到時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這美好的庭院空間中了。
④蘇州拙政園裡有個小園海棠春塢。院子三面圍廊,一面是粉牆。靠粉牆處一個花臺,上面植數竿修篁,一叢海棠。每當海棠花盛開,給小院增添許多美感。蘇軾有詩《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詩與小院,似乎互為比興,增色不少。相傳這個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詩意而作的。三面環廊,意象出詩中的月轉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說,沒有詩情畫意之素養,就不會遊園,也不懂造園。
1.下列對第一節文字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作者引用唐詩是為了說明形象化是唐詩的一個顯著的藝術特徵。
B.作者引用唐詩是來說明唐詩中感人的藝術形象大多是建築形象。
C.作者引用唐詩是來說明中國古代建築多是詩化、情態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詩是為了說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詩意,才能使人觸景生情。
2.下列不能體現中國古代建築多形成內向性庭院式空間,情態也在其中的一項是()
A.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B.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D.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3.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第二段引用詞句庭院深深深幾許,意在表明中國古代建築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樹》描寫戀人院中依依惜別,贈枝葉留念,使美麗的庭院更具情態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說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樹的陰影裡。
D.讀了《海常》詩更能夠理解詩人以拙政園的海棠春塢為題材的原因了。
答案:
1.C
1.A
1.B 答案解析: 1.本節的寫作物件是中國古代建築
1.古代建築的內向性庭院式空間和情態這兩點缺一不可
1.A更美在其空間;C應是院牆陰影,與樹無關;D因果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