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讀後感

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讀後感

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讀後感 篇1

  今天,我讀了一首詩,名字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從中我體會到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鄰的真摯友情。

  當時,因為遭受朝廷貶謫,友人離京赴任蜀州。王勃與友人不得不分離,但詩人覺得即使兩人遠隔萬水千山,兩人也親如近鄰。

  患難見真情。生活中虛情假意不少,酒肉朋友更多,而真正的朋友是能捨己為人地互相幫助,設身處地地相互關切,雖不至於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也應該是志同道合,肝膽相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在探求知己時要擦亮雙眼,只有真正的友誼才能經久不衰,交忠誠正直的朋友才能讓雙方都有成就。這讓我想到了鍾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伯牙琴彈琴極具天賦,琴聲優美動人,但始終無人能聽懂他琴聲中寄託的感情。但是鍾子期能聽清會意,與伯牙成為了最好的朋友。還有唐代詩人白居易與元稹,兩人都被貶,相同的命運,使他們的心緊緊聯絡到一起,相知二十年,世稱為元白。

  什麼是朋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給了我們一個答案:真正的友誼可以克服空間的阻隔,消除孤獨苦悶。朋友分益友與損友兩種。我們不能盲目結交朋友。真正的友誼應該是朋友間患難相濟,勠力同心。魯迅先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可見朋友在精而不在多。

  獨木難成林。在人生茫茫沙漠中尋一二同行者,心有靈犀,守望相助,實乃幸事!你會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美好情愫,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良好祝願,有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高雅情趣,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美妙感受。

  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讀懂了友情,我要廣交益友,做世間最幸福的人!

  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讀後感 篇2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尾聯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指唐的帝都長安城。“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後世稱它三秦之地。“輔”,輔佐,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意思是“以三秦為輔”。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絡。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無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河源直看到東海。“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從三峽直看到長安。該詩運用誇張手法,開頭就展開壯闊的境界,一般送別詩只著眼於燕羽、楊枝,淚痕,酒盞不相同。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離鄉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悽惻。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於當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卻有其獨到的妙處。此詩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矯夭變化,不可端睨。第五六兩句,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悽惻轉為豪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結尾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兩行詩貫通起來是一句話,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揮淚告別啊!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緊接前兩句,於極高峻處忽然又落入舒緩,然後終止。拿樂曲做比方;樂曲的結尾,於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有的卻要拖一個尾聲。因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越分析欣賞越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