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蘇軾> 蘇軾的紅顏知己

蘇軾的紅顏知己

蘇軾的紅顏知己

  導語:著名的詩人蘇軾是一位非常有博學的才子,而自古以來,才子身邊都少不了,紅顏知己的陪伴。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詩人蘇軾的紅顏知己,歡迎閱讀!

  蘇軾的紅顏知己

  熙寧二年後,蘇軾相繼擔任過開封府推官,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剛到湖州沒幾天,就遭奸人陷害蹲了大獄。王閏之受到了極大的驚嚇,沒有跟隨蘇軾赴汴京獄。幾個月後,蘇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不久王閏之由蘇轍護送到黃州。這位少夫人和她堂姐一樣聰慧,她甘願和丈夫過清淨的農家生活。《蘇長公外紀》說蘇軾在東坡養了一頭牛,不料得了牛水痘,眼看將死,王閏之獻計說:“趕快熬一鍋青蒿湯,準能救活。”蘇軾如法炮製,牛果然痊癒。

  元豐八年(1085),司馬光執政,蘇軾遇赦擔任登州(今山東蓬萊)知州,上任七天被召回朝,初授中書舍人,接著升任翰林學士,其間外任杭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揚州知州,又回朝擔任禮部尚書、翰林承旨。就在這一年,跟隨了蘇軾二十多年的王閏之因病醫治無效,死於汴京。蘇軾在《書金光明經後》中說:“軾之幼子過,其母同安郡君王氏諱閏之,字季章,享年四十有六。以元祐八年八月一日卒於京師。”王閏之剛閉上眼,蘇軾便被轟到了河北定州,沒幾天又貶惠州,再貶海南島,直到六十五歲才遇赦北歸。如果王閏之不死,也只能跟著倒黴的丈夫流落嶺南活受罪!這兩位蜀中麗人,王弗可謂紅袖添香,王閏之可謂禍福與共,她們都親身領略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才子蘇東坡的風範,從這一點來說,她們真是很幸運。

  蘇軾身邊還有位麗人也姓王,叫朝雲,是他當杭州通判時收入室中的,那年朝雲十二歲,是杭州的歌妓。蘇軾為朝雲寫的.墓誌銘說:“東坡先生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敏而好義,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看來“敏”和“義”可以概括朝雲的品行。宋朝士子身邊雖有夫人,還可以名正言順地納妾。朝雲的“敏”主要表現在藝術方面,時不時為蘇軾淺斟低唱,是她分內之事。她跟著蘇軾也沒少擔驚受怕,發配黃州、流放惠州,都在蘇軾身邊。紹聖三年(1096)七月的一天,身在惠州百無聊賴的蘇軾想聽朝雲唱歌,於是命她把《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唱一遍。朝雲似有所感,流淚說道:“妾平生最不忍唱者,‘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二句也。”蘇軾傷感道:“我方傷春,你又悲秋!”沒想到幾天之後,朝雲竟死在惠州,年僅三十四歲。

  蘇軾一生接觸過的女人不止這三位。葉廷琯《鷗波餘話》說:“衡山王泉之曾至都昌,見《都昌縣誌》載坡公南遷時,遣妾碧桃於縣。”意思是蘇軾被貶惠州,為了讓侍妾碧桃少受罪,到都昌後,將她留在那裡自謀生路。為此還頗為傷感地寫了首詩:“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臺一萬家。水隔南山人不見,東風吹老碧桃花。”陳鵠《耆舊續聞》又說:辰州陸知州曾對他說,蘇軾《賀新郎》詞提到“榴花”,人皆不知其意。他曾在晁說之家見過東坡手稿。晁說之告訴他:“東坡有妾名朝雲、榴花,朝雲死於嶺外,惟榴花獨存,故詞多及之。”意思是朝雲死後,蘇軾身邊還有侍妾榴花相伴。關於碧桃、榴花的記載比較缺乏,其真實性究竟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蘇東坡怎麼死的?

  宋代文豪蘇東坡,為人心胸寬闊、樂觀豁達,又自通醫藥、注重養生,應該是比較長壽的,卻只活到66歲就病故了,未盡天年。他雖然仕途坎坷、幾經磨難,可是沒有死於“烏臺詩案”,沒有死於赤壁貶謫,也沒有死於海南流放,卻在迴歸養老常州時、染病自己吃錯藥而身亡,真是死得有些冤枉,讓後人惋嘆不已。

  關於蘇東坡的病案,歷史資料記載比較詳細,清代醫家多說是“感受暑溼而自用溫補之誤治”,這種說法很可能是事實。但考之情理,我認為他之所以固執自病自診、明明吃錯藥病情危重之後還自以為是,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歸根結底還是東坡先生在醫藥方面名高自負而造成的。

  首先,蘇東坡當時得的並非什麼不治之症。那是宋徽宗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時值酷暑炎熱。蘇軾從海南貶謫地歸來,與熱情歡迎他的大書畫家米芾一道乘船遊太湖。興之所致,他開懷納涼、暢飲冰水,半夜即急瀉不止,第二天就全身軟弱乏力,疲憊不堪。這種情況本當嚴格禁食肥膩,宜服清熱解暑之劑,但蘇軾素來喜服溫補之藥,竟然選用黃芪等藥熬粥服食。更有甚者,三日後米芾又設宴款待。盛情難卻,蘇軾赴宴之後,病勢陡然加重,胸膈作脹,繼而全身高熱不退,齒間流血。這時他仍不問郎中,自己服用人參、茯苓、黃茋等溫補補藥,僅二十多天後就與世長辭了。後世醫家認為他顯然是因為天熱冷飲宴食而患了痢疾,按林語堂的西醫說法可能是阿米巴性的痢疾。這種病在古代當然算是比較厲害的,當年劉備的死就是“朕初疾但下痢耳!”。可那是三國時代,到了宋朝,中國的醫學已經進步很大了,應該說這種病是已經有醫藥可治了。那麼,蘇東坡當時為什麼沒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呢?

  起初當然是因為蘇東坡以為自己精通醫藥,慣常自病自診。這對於普通的頭疼腦熱未尚不可,但他在病情危重時還不請高明的專業醫生來救治,這首先就得歸因於蘇東坡太自負於自己在醫藥方面的名望了。

  我們知道,古代許多文人雅士都喜歡玩中醫藥,那不僅因為中醫的理論陰陽五行辯證論治很對他們的學問,而中藥採集炮製香氣繚繞也頗有興味。比如白居易、柳宗元以及後來的陸游、曹雪芹等都喜歡玩這一味,而蘇東坡尤為出名。蘇東坡一生熱心於濟世救人的醫藥學,與醫藥學家們交遊甚厚。他不僅精研醫理,還廣求中藥,除了有學術專著《蘇學士方》流傳於世外,尚有不少關涉醫理醫藥的短文。他嫻熟許多藥方,常給人開方抓藥。特別是元祐五年正月,杭州爆發了嚴重的瘟疫,當地醫生都一籌莫展,蘇東坡親自開了一劑名叫“聖散子”的藥方,百姓喝藥防疫,“所全活者,至不可數”。所以民間歡呼“天降蘇知州救民於危難”,一時名動天下,蘇軾儼然成為文學與醫學俱絕的跨界專家學者大師。就在他從海南歸來甚至在生病期間,慕名找他開藥方的粉絲還絡繹不絕(當然也有是藉此求字的)。有如此大的名望架著,蘇東坡當然硬挺著也不好意思請別人。他自己不肯開口另請高明,別人當然也不好替他請,別的醫生也不敢來為他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