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水調歌頭> 蘇軾《水調歌頭》詞牌名對照

蘇軾《水調歌頭》詞牌名對照

蘇軾《水調歌頭》詞牌名對照

  引導語:蘇軾《水調歌頭》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表達了詞人由心有所鬱結,到心胸開闊的樂觀曠達情懷。下文是有關這首詩的譯文詞牌名對照,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蘇軾《水調歌頭》原文

  明月幾時有,

  ⊙●●○●(句)

  把酒問青天。

  ⊙●●○△(平韻)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協平韻)

  我欲乘風歸去,

  ⊙●○○⊙●(句)

  又恐瓊樓玉宇,

  ⊙●○○⊙●(句)

  高處不勝寒。

  ⊙●●○△(協平韻)

  起舞弄清影,

  ⊙●●○●(句)

  何似在人間。

  ⊙●●○△(協平韻)

  轉朱閣,

  ●⊙●(句)

  低綺戶,

  ⊙●●(句)

  照無眠。

  ●○△(協平韻)

  不應有恨,

  ⊙○⊙●(句)

  何事長向別時圓。

  ○●○●●○△(協平韻)

  人有悲歡離合,

  ⊙●○○⊙●(句)

  月有陰晴圓缺,

  ⊙●○○⊙●(句)

  此事古難全。

  ⊙●●○△(協平韻)

  但願人長久,

  ⊙●⊙○●(句)

  千里共嬋娟。

  ⊙●●○△(協平韻)

  水調歌頭譯文

  明月從何時才有?手持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歸返,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瓊樓玉宇,愛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風寒。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間!

  轉過硃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悵無眠。

  明月不該有什麼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願離人能平安康健,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賞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代表作,倍受後人的讚譽和喜歡。是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傳世詞篇。一零七六年蘇軾貶官密州,時年四十一歲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時值中秋佳節,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內心頗感憂鬱,情緒低沉,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詞。其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裡,詞人透過對月宮仙境的想象,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上片一開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脫化而來的。“舉著酒杯詢問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時有的”?此句充分顯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隱藏著內心對人生的痛惜和傷悲。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問的內容,把對於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裡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乘風回到月宮,又怕那裡的淒涼,受不住那兒的寒冷,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這裡表達了詞人“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風歸去”說明詞人對世間不滿,“歸”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來住在月宮裡只是暫住人間罷了。一“欲”一“恐”顯露了詞人千思萬慮的思想矛盾。真可謂“奇逸之筆”。“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上緊密相接,寫詞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隨人舞動,天上雖有瓊樓玉宇也難比人間的幸福美好。這裡由脫塵入聖一下子轉為喜歡人間生活,起伏跌宕,寫的出神入化。

  詞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宮裡去,脫離曾讓他無限煩惱的人間,但是詞人終究是現實的,對人生是熱愛的,因此,親手抹去了這種虛無的畫景。

  下片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硃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找著屋裡失眠的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於是詩人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地表達了對於不幸分離的人們的同情。詞人思想是豁達的,他需要自我解脫,所以他一質問的語氣發洩佳節思親的情感。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世間總有悲、歡、離、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這些自古以來都是難以周全圓滿的。此句流露出了詞人悟透人生的灑脫和曠達的性格,也是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感嘆,這裡以大開大合之筆從人生寫到自然,將各種生活加以提煉和概括,包含了無數的痛苦、歡樂的人生經驗。結束句“但願人長九,千里共嬋娟。”只希望人們能夠永遠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賞天上的明月。這裡是對遠方親人的'懷念,也是一種祝福。

  全詞情感放縱奔騰,跌宕有致,結構嚴謹,脈絡分明,情景交融,緊緊圍繞“月”字展開,忽上忽小,一會離塵,一會入世,語句精練自然,顯示了詞人高超的語言能力及浪漫灑脫超逸的詞風。

  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認為這是寫中秋最好的一首詞,此說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尋味。它的意境光闊,胸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一種美好的享受。

  蘇 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閱讀練習題與答案

  1.寫出詞中表明時間變化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詞人不為離愁別苦所束縛的樂觀思想,也表達了詞人的美好願望。

  3.古代詩詞中,有很多寫月抒懷的詩句,你能舉出兩例嗎?

  4.本詞上闋寫______,下闋寫______,其實是__________。

  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包含了什麼哲理?試簡要分析。

  答案:

  1. 轉朱閣,低綺戶 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 略 4。問天 問月 問人生

  5.詩人把人的悲歡離合與月的陰晴圓缺相對,說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