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日詩句
君子以儉德闢難。《周易·否》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出處:《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出處:《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四。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範純仁列傳》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三國時期〕諸葛亮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北宋〕司馬光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瑄
憫農二首--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春遊唐劉兼
聖主未容歸北闕,且將勤儉撫南夷。
詠史--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侈。 --陸游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