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著名詩句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詩句吧,詩句是組成詩詞的句子。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詩句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屈原的著名詩句,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2、聞赤松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屈原《離騷》
3、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楚辭》
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5、願歲並謝,與長友兮。——屈原《楚辭》
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7、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辭》
8、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楚辭》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10、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11、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13、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楚辭》
14、少司命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蓀何以兮愁苦;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悲莫愁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帶,修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與女沐兮咸池,希女發兮陽之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祝⑨兮好歌;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慧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屈原《九歌》
15、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辭》
16、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楚辭》
17、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屈原《楚辭》
18、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楚辭》
19、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謇將澹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靈皇皇兮既降,飆遠舉兮雲中;覽冀洲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20、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辭》
2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2、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楚辭》
23、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辭》
24、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屈原《楚辭》
25、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屈原《漁夫》
26、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謬鏘鳴兮琳琅;瑤席兮玉縝,盍將把兮瓊芳;蕙餚蒸兮蘭藉,莫桂酒兮椒漿;揚包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屈原《九歌》
27、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28、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屈原《漁父》
29、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屈原《橘頌》
30、"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屈原《九歌》
31、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屈原《楚辭》
32、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離騷》
33、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山鬼——屈原《楚辭》
34、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去歸來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數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36、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九歌·國殤》
37、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屈原《楚辭》
38、哀莫哀兮生別離,樂莫樂兮心相惜。——屈原
39、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屈原《楚辭·漁父》
40、願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山鬼——屈原《楚辭》
41、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闇闇,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斡維焉系,天極焉加?八柱何當,東南何虧?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屈原《天問》
42、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屈原《離騷》
43、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餘太息;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桂棹兮蘭枻,斵冰兮積雪;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餘以不閒;朝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餘玦兮江中,遺餘佩兮醴浦;採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屈原《楚辭》
44、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是以見放。——屈原《楚辭·漁父》
45、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46、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餘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捐餘袂兮江中——屈原《九歌湘夫人》
47、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屈原《離騷》
48、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屈原《離騷》
49、魂兮歸來!去君之恆幹,何為四方兮?舍君之樂處,而離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50、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屈原
51、天時懟[duì]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九歌.國殤》
52、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楚辭》
53、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餘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餘,將騰駕兮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捐餘袂兮江中,遺餘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屈原《楚辭》
54、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屈原《楚辭》
55、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芬馨兮遺所思;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採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屈原《九歌》
56、黃鐘譭棄,瓦釜雷鳴——屈原《楚辭·卜居》
57、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屈原《楚辭·離騷》
58、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湘夫人》
59、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屈原《楚辭》
60、約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離騷》
6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採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屈原《楚辭》
62、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吾檻兮扶桑;撫餘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駕龍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羌聲色兮娛人,觀者儋兮忘歸;緪瑟兮交鼓,蕭鍾兮瑤簴;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敝日;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餘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撰餘轡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屈原《九歌》
63、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混濁而莫餘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屈原《楚辭》
64、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
65、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屈原《楚辭》
66、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離騷》
67、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屈原
68、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脩之故也。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69、大司命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君迴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一陰兮一陽,眾莫知兮餘所為;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何為?——屈原《楚辭》
70、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屈原《九歌》
71、深固難徙,廓其無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屈原《橘頌》
72、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屈原《楚辭》
73、戶服艾以盈腰,謂幽蘭不可佩——屈原《離騷》
74、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春氣奮發,萬物遽只。——屈原《楚辭》
75、薄暮雷電,何以憂?厥嚴不奉,帝何求?伏匿穴處,爰何雲?荊勳作師,夫何長?悟過改更,我又何言?——屈原《天問》
76、悲莫愁兮生別離,樂莫樂兮心相知——屈原《九歌》
77、山中人兮芳杜若。——屈原《九歌》
78、后皇嘉樹,桔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從,更壹志兮——屈原
79、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辭》
80、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
81、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屈原《楚辭》
82、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九歌》
83、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屈原《楚辭》
84、九歌·禮魂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屈原《九歌》
85、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屈原《離騷》
86、掔木根以結茞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屈原《楚辭》
87、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故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屈原
88、燕翩翩其辭歸兮,蟬寂漠而無聲。雁廱廱而南遊兮,鵾雞啁哳而悲鳴。獨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時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悲憂窮戚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去鄉離家兮來遠客,超逍遙兮今焉薄!專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蓄怨兮積思,心煩憺兮忘食事。原一見兮道餘意,君之心兮與餘異。車既駕兮朅而歸,不得見兮心傷悲。倚結軨兮長太息,涕潺湲兮下霑軾。忼慨絕兮不得,中瞀亂兮迷惑。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屈原《楚辭》
89、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凜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離芳藹之方壯兮,餘萎約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嚴霜。收恢臺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顏淫溢而將罷兮,柯彷彿而萎黃。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惟其紛糅而將落兮,恨其失時而無當。攬騑轡而下節兮,聊逍遙以相佯。歲忽忽而遒盡兮,恐餘壽之弗將。悼餘生之不時兮,逢此世之俇攘。澹容與而獨倚兮,蟋蟀鳴此西堂。心憷惕而震盪兮,何所憂之多方。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極明。竊悲夫蕙華之曾敷兮,紛旖旎乎都房。——屈原《楚辭》
90、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屈原《楚辭》
91、河伯與女遊兮九河,衝風起兮水揚波;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登崑崙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靈何惟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遊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屈原《楚辭》
92、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遊。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屈原《離騷》
93、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忽馳鶩以追逐兮,非餘心之所急。——屈原《離騷》
94、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屈原《楚辭》
95、鳥飛反故鄉,孤死必首丘——屈原
96、何曾華之無實兮,從風雨而飛颺!以為君獨服此蕙兮,羌無以異於眾芳。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心閔憐之慘悽兮,願一見而有明。重無怨而生離兮,中結軫而增傷。——屈原《楚辭》
97、姱修滂浩,麗以佳只。曾頰倚耳,曲眉規只。滂心綽態,姣麗施只。小腰秀頸,若鮮卑只。——屈原《楚辭》
98、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邅吾道夫崑崙兮,路修遠以周流。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朝發軔於天津兮,夕餘至乎西極。鳳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路修遠以多艱兮,騰眾車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軑而並馳。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抑志而弭節兮,神高馳之邈邈。——屈原《楚辭》
99、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若椒以自處。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涕泣交而悽悽兮,思不眠以至曙。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傷太息之愍憐兮,氣於邑而不可止。糺思心以為纕兮,編愁苦以為膺。折若木以弊光兮,隨飄風之所仍。——屈原《楚辭》
100、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屈原《楚辭》
101、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02、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屈原《楚辭》
103、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屈原《離騷》
104、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er),璆鏘(qiuqiang)鳴兮琳琅;瑤席兮玉瑱(zhen),盍將把兮瓊(qiong)芳;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揚枹(bao)兮拊鼓(fugu),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jian)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屈原《九歌》
105、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州?——屈原《九歌·湘君》
106、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屈原
107、"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屈原"
108、朝馳餘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屈原《湘夫人》
109、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屈原
110、彷彿聽見美人在呼喚著我,我要立刻駕著飛騰的馬車和她一起遠走高飛。(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屈原《湘夫人》
111、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屈原《離騷》
112、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佤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餘太息。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桂櫂兮蘭枻,斫冰兮積雪。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餘以不閒。鼂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屈原
113、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闇闇,惟時何為?陰陽三合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爭遣伐器,何以行之?並驅擊翼,何以將之?昭後成遊,南土爰底。厥利惟何,逢彼白雉?穆王巧挴,夫何周流?環理天下,夫何索求?妖夫曳衒,何號於市?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天命反側,何罰何佑?齊桓九會——屈原
114、路漫漫其修遠兮——屈原《離騷》
115、目極千里兮,傷心悲。——屈原
116、孤身追落日,深夜叫開天。——屈原《離騷》
117、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屈原《離騷》
118、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119、世人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屈原
120、蘇糞壤以充幃,謂申椒其不芳。——屈原《離騷》
121、"忳鬱邑餘挓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屈原《離騷》"
122、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皋蘭被徑兮,斯路漸。——屈原《招魂》
123、暾將出兮,照我扶桑。——屈原《東君》
124、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屈原《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