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句> 有關描寫黃鶴樓的詩句

描寫黃鶴樓的詩句

有關描寫黃鶴樓的詩句

  《黃鶴樓》作者是唐代文學家崔。其詩文如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

  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 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飛去的黃鶴再也不能復返了, 唯有悠悠白雲徒然千載依舊。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在目, 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 面對煙波渺渺的大江令人發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譯】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著天邊奔流。

  《黃鶴樓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譯文】

  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遊黃鶴樓所作。本詩寫遊黃鶴樓聽笛,抒發了詩人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

  《題黃鶴樓石照》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呂岩。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黃鶴樓前吹笛時,白蘋紅滿江湄。

  衷情慾訴誰能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古詩全文如下: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譯文】

  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手裡拿一根鑲綠玉的杖,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攀登五嶽尋仙道不畏路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遊。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鬥旁,九疊雲屏像錦繡雲鋪張,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闕巖前雙峰立入雲端,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重崖疊嶂聳雲莽莽蒼蒼。翠雲紅與朝陽相互輝映,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登高遠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天上萬裡黃雲變動著風色,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這興致因廬山風光而滋長。閒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淨,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修煉三丹和積學道已初成。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雲裡,手裡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遊太清。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作者為宋代文學家岳飛。其全文如下: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譯文】

  登樓遠望中原,只見在一片荒煙籠罩下,彷彿有許多城郭。想當年啊!花多得遮住視線,柳多掩護著城牆,樓閣都是雕龍砌鳳。萬歲山前、蓬壺殿裡,宮女成群,歌舞不斷,一派富庶昇平氣象。而現在,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著京師郊外,戰亂頻仍,風塵漫漫,形勢如此險惡。士兵在哪裡?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百姓在哪裡?他們在戰亂中喪生,屍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卻田園荒蕪,萬戶蕭疏。何時能有殺敵報國的機會,率領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的胡虜,收復中原。然後歸來,重遊黃鶴樓,以續今日之遊興。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作者為唐代詩人、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譯】

  一旦成為貶滴之人,就像賈誼到了長沙,日日西望,望不見長安,也望不見家。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聲聲《梅花落》的笛聲,使這五月的江城又見到紛落的梅花。

  《菩薩蠻·黃鶴樓》作者為當代文學家毛澤東。其古詩全文如下: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滔滔,心潮逐浪高。

  【譯】

  多少大河流貫中國, 而潛隱之一條鐵路連線南北。 煙雲細雨舒捲著迷茫,龜山與蛇山緊鎖著長江。昔日的黃鶴已飛去了何方? 如今這兒只有些遊客過往, 我將借酒澆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勝似滾滾長江的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