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愛國的詩句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詩句都不陌生吧,詩句是組成詩詞的句子。你知道什麼樣的詩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詩句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愛國的詩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愛國的詩句 1
1、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夜泊水村》
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子江》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
6、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就義詩》
7、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閣序》
8、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陸游《關山月》
9、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李白《清平調·其三》
1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
11、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1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3、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4、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左遷之藍關》
15、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
16、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宋·陸游《金錯刀行》
17、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
18、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示兒》
19、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2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21、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林安邸》
22、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陸游《關山月》
23、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24、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麟《出塞》
25、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
26、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過若松町》
27、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陣子》
28、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濟翁
29、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3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中國愛國的詩句 2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2、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3、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曹植《怨歌行》
4、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5、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6、鸚鵡殊姿致,鸞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詠鸚鵡》
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8、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9、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10、昨夜上皇新授籙,太真含笑入簾來。——張祜《集靈臺·其一》
11、霸基弊不振,晉楚更張皇。——柳宗元《詠三良》
12、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屈原《國殤》
13、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14、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1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6、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17、更持銀盞起,為君壽。——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範倅壽》
18、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楊繼盛《就義詩》
19、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夏完淳《即事·復楚情何極》
20、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21、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文及翁《賀新郎·西湖》
22、天時地利與人和。——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23、春思遠,誰歎賞、國香風味。——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24、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黃庭堅《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25、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6、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五》
27、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獄中題壁》
28、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29、幾回憶,故國蓴鱸,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30、埋沒錢塘歌吹裡,當年卻是皇都。——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裡》
31、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聞。——杜甫《琴臺》
32、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曹植《怨歌行》
33、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34、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35、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飢虎齧空林。——鄭思肖《二礪》
36、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