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句> 心意變愛意的詩句

心意變愛意的詩句

心意變愛意的詩句

  愛過便有了痕跡,愛過便有了記憶,愛過,便無悔於今生來世。

  1.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史達祖《綺羅香》)

  2.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直紅一點臂砂嬌(王國維《虞美人》)

  3.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陳亮《虞美人·東風蕩颺輕雲縷》

  4.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鞦韆剪剪風(楊慎《鷓鴣天》)

  5.鳳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6.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7.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8.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9.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0.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柳永《少年遊》)

  11.參軍春思亂如雲,白髮題詩愁送春。——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12.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周邦彥《滿庭芳》)

  13.大家且道,是伊模樣,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14.楓樹夜猿愁自斷,女蘿山鬼語相邀。——李商隱《楚宮》

  15.莫更傷心,可憐秋到,無聲更苦(項鴻祚《水龍吟》)

  16.閒品秦箏,淚滿參差雁。——呂渭老《薄倖·青樓春晚》

  17.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詠蟬》

  18.一片閒愁,想丹青難貌。——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階》

  19.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20.澹澹輕煙,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顧春《早春怨》)

  21.秋來愁更深,黛拂雙蛾淺。——楊無咎《生查子·秋來愁更深》

  22.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辛棄疾《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23.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元好問《清平樂》)

  24.愁雲淡淡雨瀟瀟。——石孝友《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

  25.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26.悲歡離合總無情。——蔣捷《虞美人·聽雨》

  27.不繫雕鞍門前柳,玉容寂寞見花羞,冷風兒吹雨黃昏後。——喬吉《春閨怨·不繫雕鞍門前柳》

  28.相呼已到無人境,何處玉簫吹一聲。——施肩吾《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

  29.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辛棄疾《念奴嬌·賦雨巖》

  30.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送魏二》

  31.離人話。——納蘭性德《一絡索·過盡遙山如畫》

  32.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33.聚散若匆匆,此恨無窮。

  34.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35.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處淒涼否(顧貞觀《金縷曲》)

  36.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張惠言《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37.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雲表《寒食詩》

  38.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溼。——李師中《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

  39.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絃膠。——杜牧《讀韓杜集》

  40.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隱《端居》

  41.樓兒忒小不藏愁。——蔣捷《虞美人·梳樓》

  42.故園目斷傷心切。——向子諲《秦樓月·芳菲歇》

  43.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淒涼,剩粉餘紅。——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44.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45.關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鑑。——岳珂《祝英臺近·北固亭》

  46.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王昌齡《送柴侍御》

  47.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懷古》

  48.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雲裡(敦煌詞)

  49.江南自是離愁苦,況遊驄古道,歸雁平沙。——王沂孫《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50.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51.無言暗將紅淚彈。——納蘭性德《河傳·春淺》

  52.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53.更無人處一憑闌。——朱彝尊《賣花聲·雨花臺》

  54.竟無人解知心苦。——晏幾道《蝶戀花·笑豔秋蓮生綠浦》

  55.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56.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

  57.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58.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陳維崧《好事近》)

  59.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