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蒹葭翻譯鑑賞

詩經蒹葭翻譯鑑賞

詩經蒹葭翻譯鑑賞

  《蒹葭》出自《詩經·國風·秦風》,是一首描寫旨在‘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詩。下面,朋友們不妨一起來看看這篇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置身其中體味下那個時候的民風,下面是詩經蒹葭翻譯鑑賞,歡迎參考閱讀!

  兼霞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註釋:

  蒹葭(jiān jiā):蘆葦.

  蒼蒼:茂盛深色狀.

  伊人:那人.

  溯洄(sù huí ):逆流向上.

  從:追尋,探求.

  溯游:順流而下.

  宛:好像,彷彿.

  萋萋:同悽悽,茂盛狀.

  晞:幹.

  湄:水草交接處,即岸邊.

  躋(jī):高起,登上高處.

  坻(chí):水中高地

  采采:眾多的樣子.

  已:停止.

  涘(sì):水邊.

  右:向右轉,道路彎曲.

  沚(zhǐ): 水中小沙灘, 比坻稍大些.

  蒹葭原文翻譯:

  蘆葦密密又蒼蒼,晶瑩露水結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岸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流而下去尋她,彷彿就在水中央。

  蘆葦茂盛密又繁,晶瑩露水還未乾。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邊。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嶇難登攀。順流而下去尋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蘆葦片片根連根,晶瑩露珠如淚痕。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邊。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艱險如彎繩。順流而下去尋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兼霞原文賞析:

  《蒹葭》是一首情詩,它寫的是一個秋天的清晨,蘆葦上的露水還未曾幹,有位戀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復,神魂顛倒,心焦地尋求他(她)思念的人——伊人。

  這首詩以水、蘆葦、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霧籠罩著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詩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體現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霧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紗。她一會出現在水邊,一會又出現在水之洲。尋找不到,急切而又無奈的心情正如螞蟻爬一般癢,又如刀絞一般痛。就象我們常說的“距離產生美感”,這種美感因距離變的朦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霧裡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發顯得難以捉摸,構成了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彩畫。

  這首詩和《詩經》中多數篇章一樣,都採用重章疊句、一唱三詠的表現手法,轉換視角,深化主題,本詩也不例外。詩的每章開頭都採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透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讚歎,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覆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詩每章的頭兩句都是以秋景起興,引出正文。它既點明瞭季節與時間,又渲染了蒹蒼露白的悽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物件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託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得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在這裡,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

  蒹葭原文背景:

  《蒹葭》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是255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二是“招賢”說;三是“愛情”說。由於此詩之本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徵信,故而以上三種說法均難以最終定論。

  《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評論:《蒹葭》選自《詩經秦風》這是一首被古今人譽為“情真景真,風神搖曳的絕唱”,是“思心徘徊,百讀不厭的傑作”。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言秋水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

  明代鍾惺《評點詩經》:異人異境,使人慾仙。

  清代牛運震《詩志》:只二句(指首二句),寫得秋光滿目,抵一篇悲秋賦。

  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覺點睛欲飛,入神之筆。……“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兩番摹擬,所以寫其深企願見之狀。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此詩在《秦風》中,氣味絕不相類。以好戰樂鬥之邦,忽遇高超遠舉之作,可謂鶴立雞群,翛然自異者矣。

  清末陳繼揆《讀風臆補》:意境空曠,寄託元淡。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雲氣,竹影仙風。故此詩在《國風》為第一篇縹緲文字,宜以恍惚迷離讀之。

  清末王國維:《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 (《人間詞話》)

  後世影響

  《秦風·蒹葭》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明顯。宋玉在《九辯》中透過對秋天的氣象和草木搖落的情狀的描寫,製造了一種肅殺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悲涼悽苦的心情,或是受了《秦風·蒹葭》的影響,由此可見《楚辭》對《詩經》的繼承和發展線索。《古詩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樓》的發端,賦中見興、以景託情的寫法,也沿用了《秦風·蒹葭》的筆法。其後的曹丕,從此詩中化出了“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燕歌行二首》)的詩句。曹植的《洛神賦》、李商隱的《無題》詩也是《秦風·蒹葭》所表現主題的回應。“蒹葭之思”(省稱“葭思”)、“蒹葭伊人”甚至成為舊時書信中懷人的套語。而當代通俗小說家瓊瑤的一部言情小說就叫作《在水一方》,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歌就是以此詩為本改寫的。

  《詩經》簡介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05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