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樛木全文
關於《樛木》自古以來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但我寧願相信這是一首祝福一對相戀已久的情人終成正果的贊詩。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詩經樛木全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全文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譯文
南山有棵彎腰樹,野葛到來纏住它。有這快樂的君子,幸福到來安定他。
南山有棵彎腰樹,野葛到來掩蓋它。有這快樂的君子,幸福到來扶助他。
南山有棵彎腰樹,野葛到來縈繞它。有這快樂的君子,幸福到來成就他。
註釋
①這是一首祝賀新婚的民歌。人先以葛藟纏繞樛木,比喻女子嫁給丈夫。然後為新郎祝福,希望他能有幸福、美滿的.生活。詩凡三章,每章只改易二字,句式整飭,以群歌疊唱的形式表達出喜慶祝頌之情。
②樛(jiū):下曲而高的樹。
③葛(gé)藟(lěi):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布。藟似葛,野葡萄之類。
④累:攀緣,纏繞。此處又作纍。
⑤只:語氣助詞。
⑥君子:此處指結婚的新郎。
⑦福履:福祿,幸福。后妃能逮下而無嫉妒之心,故眾妾樂其德而稱願之曰:南有樛木,則葛藟累之矣,樂只君子,則福履綏之矣。
⑧綏:安定,安撫人心的意思。
⑨荒:覆蓋。
⑩將:扶助;或釋為“大”。朱熹:《詩經集註》將,猶扶助也。
縈(yíng 營):迴旋纏繞。《康熙字典》:玉篇縈,旋也。廣韻 繞也。
成:就;到來。
賞析
《詩經》中的“興”語往往兼有“比”義,《樛木》就是如此。“興”者起也,“先詠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詩集傳》)。從這一解說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二句,乃是首章所詠之本體;“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則是引起所詠之詞的“興”體。後二章每章只改動二字,大體意思與首章相近,運用的是“國風”常用的“疊章”形式。以反覆詠唱逐層推進,在迴環往復中造成濃濃的感情。故從“興”之引起的“所詠之詞”看,這乃是一首為“君子”祝“福”的歌,當無可疑。
而這三章中的“興”語,同時又帶有“比”義。“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詩中的“彼物”即“樛木”和“葛藟”,“此物”則是“君子”和“福”——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纏繞,比君子的常得福祿相隨,也實在非常形象。故從各章之“比”義看,這也是一首形象動人的祝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