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蒹葭全文拼音

詩經蒹葭全文拼音

詩經蒹葭全文拼音

  導語:《蒹葭》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八句。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經蒹葭全文拼音,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jiān jiā

  蒹 葭

  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ūang

  蒹 葭 蒼 蒼 , 白 露 為 霜。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

  所 謂 伊 人,在 水 一 方。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cháng

  溯 洄 從 之,道 阻 且 長;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

  溯 遊 從 之,宛 在 水 中 央。

  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

  蒹 葭 萋 萋,白 露 未 晞。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méi

  所 謂 伊 人, 在 水 之 湄。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jī

  溯 洄 從 之,道 阻 且 躋;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chí

  溯 遊 從 之,宛 在 水 中 坻。

  jiān jiā cǎi cǎi bái lù wèi yǐ

  蒹 葭 採 採, 白 露 未 已,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sì

  所 謂 伊 人, 在 水 之 涘。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yòu

  溯 洄 從 之,道 阻 且 右;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zhǐ

  溯 遊 從 之,宛 在 水 中 沚。

  字詞釋義

  1、蒹(jiān):沒長穗的蘆葦。葭(jiā):初生的蘆葦。

  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2、蒼蒼: 茂盛的樣子

  3、為:凝結成。

  4、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

  5、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物件。

  6、一方:那一邊。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順流而下。

  一說“洄”指彎曲的水道,“遊”指直流的水道。

  8、從:追尋。

  9、阻:險阻,(道路)難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幹。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13、躋(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灘

  15、涘(sì):水邊。

  16、右:迂迴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灘。

  白話譯文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

  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追隨她的道路險阻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彷彿在河水中央。

  蘆葦悽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乾。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對岸。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那道路坎坷又艱難。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彷彿在水中小洲。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那道路彎曲又艱險。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彷彿在水中的沙灘。

  作品賞析

  選自《詩經—國風—秦風》。應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作品。《蒹葭》是有關愛情詩篇。也可以深化理解為一種可望不可及但依然苦苦求索的追求苦尋的精神象徵。

  詩篇可分為三節。每四句一節。首節描寫深秋凌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出現在眼前的是彌望的茫茫蘆葦叢,呈出冷寂與落寞,詩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兒在哪裡呢?只知道在河水另外一邊。整個場景就停留在這樣一段,而後不停地閃回。充滿了藝術的短暫和瞬間重複的復調美。

  後兩節只是對首節文字略加改動而成,這種僅對文字略加改動重章疊唱是《詩經》中常用的手法。具體到此詩,這種改動都是在韻腳上——首節“蒼、霜、方、長、央”屬陽部韻,次節“悽、唏、湄、躋、坻”屬脂微合韻,三節“採、已、渙、右、濁”屬之部韻——如此而形成各節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節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讓人深刻體會變化之中又包涵了穩定的結構。同時,這種改動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如“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間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氣溫升高而融為露水,露水在陽光照射下蒸發——表明了時間延續。如此繁複推進,層層疊唱,充滿了吟唱性,旋律性,給詩歌增添無窮歌唱性和旋律美感,強化了詩歌的悽婉纏綿深厚情致。

  整個詩意空幻虛泛,卻飽含著非常強烈的象徵意味。在將“伊人”理解為情人、戀人這種淺表層的抒發人們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之外,我們也能夠深深體會到主人公所傳遞給我們的,人類所共同面對的一種宿命:那就是社會人生中所遭遇到的普遍命運, 所謂可望難即的境遇。我們可以將“所謂伊人”外化為所追求的目標、事業成功、前途、理想,而在不斷求索中所遭遇到阻礙、迷惑、失落等等。

  這也正是這篇詩歌能夠流傳千古的重要原因,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在這樣的追求—阻礙—惆悵的體驗中找到共鳴,找到感同身受的認同感。這樣的詩篇也就充滿了無窮的象徵意味和豐富的哲理寓意。